在當前信息技術領域,軟件的作用越來越大,社會上普遍流傳的“軟件定義世界”,“軟件定義一切”,這些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軟件地位的重大提升。

中國軟件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00年國務院發佈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國發18號文件”)。自此,中國軟件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統計,2021年我國軟件業的總產值已達9.5萬億元。現在中國已是一個軟件大國,但還不是軟件強國,尤其是在高端軟件業還有一些明顯短板需要補齊。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業資源計劃軟件,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爲企業管理層和員工提供信息化決策的系統管理平臺。ERP屬於大型企業管理軟件範疇,現代大型企業往往都依託ERP進行運作,它已成爲現代企業運營和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

ERP最早從企業單純的財務管理起步,逐漸發展到覆蓋企業管理的精細化需求,最後出現了今天的大型企業用的高端ERP軟件,這個市場歷來被SAPOracle等跨國公司所壟斷。我國企業集團使用這類軟件不但花費巨大,同時在新的世界格局演變的複雜背景下,還面臨着數據安全的重大風險。

回顧歷史,國產企業管理軟件的發展起步較早。由於企業管理起源於財務覈算信息化,早期國產財務軟件比外國產品能更好地適應中國的財務制度,這使用友、金蝶等財務軟件公司迅速發展起來。其後在市場需求驅動下,國內各廠商由財務軟件提供商逐步轉型至管理軟件及ERP領域。

目前,我國的用友、金蝶、浪潮、航天信息、東軟、博科等公司的相關技術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都有一定的佔有率。但在高端ERP領域,中國的管理軟件市場呈現出二極分化現象:幾乎所有超大型企業集團,例如世界500強企業,都採用外國跨國公司產品;只有一些較小的企業選擇用友、金蝶等國產ERP產品,究其原因在於大企業和小企業對ERP廠商的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的形式等等需求,都有明顯的差異。

最近,中國石油集團和上海博科公司等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腳踏實地,勇於創新,在發展國產高端ERP軟件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大大縮小了我國在這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我國科技人員要認識到,使一個超大型企業將其整個集團的業務管理從已使用了一二十年的SAP系統遷移到新的國產ERP上,按常規思路幾乎是不可能的,爲此,他們選擇了一條工作量極大、但也是無懈可擊的道路:他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通過近3年時間,將企業經營的海量歷史數據用自主ERP重新處理,再與原SAP ERP的處理結果逐一進行比較,最後證明,在功能方面80%的基礎功能持平,20%的擴展功能超越,全部場景符合驗證預期。

目前,中石油等研製的國產自主崑崙ERP項目已全面上線並平穩運行一年。作爲中石油崑崙ERP合作伙伴的上海博科,該民營科技企業的科技成果於2018年通過了中國工程院12名院士的鑑定,結論爲:“博科產品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成果具備了替代國外同類產品的替代能力”。中石油崑崙ERP和上海博科等合作的國產高端ERP的出現,顯示出我國科技工作者在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也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創新自信。

上述國產高端ERP相比外國跨國公司的ERP,不僅具有同等產品支撐和項目建設經驗,而且在雲技術趨勢下,國產ERP採用最新雲原生技術,在雲遷移的方式方面更具優勢,同時在本土化、體驗性等方面也大大超出國外產品。由此可見,以SAP ERP爲代表的國外產品並非不可替代。博科支持的中石油崑崙ERP的突出創新在於其自主研發的Yigo開發平臺不僅技術功能強大,並具有簡潔、易用和好用的特點,平臺採用“低代碼技術”,能直接將可視化的模型驅動設計圖轉換成計算機代碼,省去了耗時耗力的人工編碼、人工測試等環節,最終使軟件開發效率得到了數量級的提升,並使軟件的擴展和改進十分快捷,大大縮短了用戶培訓週期也節約了大筆後期運維開銷。

目前,國產高端ERP已經得到20多家大型企業集團的認可和採用,這些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央國企、外企、民企(含臺企)等集團公司。在新的世界格局背景下,面對工業互聯網新需求,這些企業集團果斷地捨棄了已使用一二十年的SAP或Oracle系統,應用國產ERP系統進行替換,這些企業不僅成功實現了企業自身核心業務系統優化升級,還在支持本土科技企業發展和國家內生信息安全上作出了表率。

近年來,我國在信息領域已經實現了一些重大突破,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新時代、新發展、新格局下,爲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要堅持牢固樹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的觀念,才能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來源:光明網)

(作者:倪光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