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又迎大事,韋爾股份擬再度增持北京君正,在這場斥資金額高達40億元的“豪賭”中,“清華系”資本隱現,呂大龍和陳大同兩位半導體行業大佬置身其中。

芯片“賭徒”——韋爾股份再度出手,擬斥資不超過40億進入車載存儲市場。

5月22日,韋爾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企業紹興韋豪擬以不超過40億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北京君正的股票,增持後累計持有北京君正股份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

或受此消息影響,北京君正公司股價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95.96元/股,漲幅高達12.95%.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韋爾股份第一次增持北京君正了,早在2021年11月公司便以5.5億定增的形式獲得了北京君正約530萬股股票。

此後,韋爾股份再度從二級市場中大舉購入北京君正股份。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3月24日至5月19日期間,韋爾股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購買北京君正1860.4904萬股,合計支付價款15.18億元。

因此,截止目前韋爾共持有北京君正約2391萬股,持股比例約爲4.96%。若此次的收購計劃能夠順利完成,韋爾股份將以10.38%的持股比例成爲北京君正的第四大股東。

來源:看究竟App

接連兩度出手,投資總額或將高達60億元,如此大手筆的增持讓不少投資者以爲韋爾股份欲拿下北京君正的控制權。而在這場“聯姻”的背後,“清華系”呂大龍、陳大同隱現其中。

60億資本盛宴隱現“清華系”身影

韋爾股份和北京君正的背後隱現“清華系”身影。

事實上,投資者的猜想也並非毫無依據,不僅兩家公司的實控人之間同爲清華科班出身,韋爾股份與北京君正的管理團隊中也不乏“清華系”人員的身影,且該部分人員的箇中關聯都較爲密切。

根據韋爾股份公告顯示,本次收購北京君正股權已然構成了關聯交易,公司董事陳智斌爲北京君正股東華創芯原董事、總經理,華創芯原持有北京君正3.26%股份,公司董事呂大龍持有北京君正0.67%股權。

2021年,呂大龍以103.77元/股的價格參與了北京君正的定增,獲得了321萬股公司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呂大龍還是韋爾股份的股東之一,2018年8月,其以定增的形式通過嘉興水木豪威、嘉興豪威兩大載體,共計獲得了韋爾股份6.2%的股份。

目前,嘉興水木豪威已變更爲嘉興華清銀杏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嘉興豪威變更爲嘉興華清龍芯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而這兩家公司的股權穿透圖中均出現了華清基業的身影,而華清基業的實控人正是呂大龍。

公開資料顯示,華清基業2012年有過一次變更,北京華清投資退出,北京華清是啓迪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而啓迪控股的背後則是清華大學。

除了呂大龍,擔任韋爾股份董事的陳智斌也是一位關鍵人物。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與陳智斌關聯密切的北京華創芯原的大股東爲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持股比例爲100%。

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中芯國際、紫光集團等國內一線半導體公司赫然在列。

而在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衆多明星股東之中卻有這麼一家持股比例僅不到1%的公司吸引了衆多投資人的眼光。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清芯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0.9991%股份。此外,北京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同樣是北京清芯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而北京清芯華創投資董事長是劉越,董事是陳大同。

劉越此前曾擔任韋爾股份公司董事一職,直至2021年9月卸任。陳大同則是北京君正的監事。

此外,陳大同還是促成韋爾股份與豪威科技聯姻的“月老”。

“掮客”陳大同,是否會“復刻”韋爾股份“奪權”豪威科技

陳大同同樣也屬於“清華系”。

企查查數據顯示,清芯華創由北京清源華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清控金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芯科技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創立,而清源華信的股東正是劉越和陳大同。

值得注意的是,韋爾股份的第九大股東元禾璞華同芯投資管理公司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爲蘇州同海同芯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而蘇州同海同芯的實控人正是陳大同(持股30%)和劉越(持股24.5%)。

公開資料顯示,陳大同是清華電子系最早畢業的一批博士,於1996年加入豪威科技成爲其創始人。

陳大同形容當時豪威科技的團隊,“80%都是華人,華人裏面80%都是留學生,留學生裏又有80%是清華畢業生”。

而清華班底出身的豪威則是當時芸芸芯片創業公司中第一個把CMOS變成產品的公司,並於2000年12月登陸納斯達克,陳大同也在豪威科技成功上市後功成身退,選擇辭職回國,並於2017年8月再度迴歸豪威科技出任臨時CEO。

有意思的是,就在其迴歸豪威後不久,韋爾股份便發佈公告稱,宣佈收購北京豪威。也因此,陳大同被認爲是此後韋爾順利收購豪威的“潤滑劑”。

回看2016年初,屆時的美國豪威剛剛完成私有化成爲北京豪威的全資子公司,對於參與這場私有化的資本而言,它們的最終目的是“套利”。

在這場資本遊戲中,一個合適的“接盤俠”十分重要,而陳大同則成了這場交易中最重要的“掮客”。

陳大同首先選擇同是清華畢業的北京君正董事長劉強來“接盤”,然而,進入2017年,證監會重點打擊忽悠式重組和蛇吞像式的收購,折騰大半年後,劉強黯然出局。

就在北京君正收購遇阻後不久,陳大同再度搭上了同爲清華校友的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來“接盤”,這也締造了後來的“韋爾帝國”。

此後,陳大同再次進入韋爾股份。在2018年的定增案中,由陳大同一手創辦的元禾華創(元禾璞華的前身)以33.7元/股的價格獲得了韋爾股份1958.3萬股股權。

相較於韋爾股份當前最新股價165.47元/股而言,元禾璞華持有韋爾股份股權的浮盈接近4.9倍。

除了雙方管理團隊間的密切聯繫外,韋爾股份在北京君正的影響力或將更進一步。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北京君正的股權分佈較爲分散,且公司實控人劉強、李傑的持股比例並不高,合計持股比例約爲13.08%。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北京君正發佈公告稱,由公司實控人劉強所控制的企業四海君芯計劃自2022年4月29日至2022年10月28日六個月內減持所持北京君正不超過1.89%股份。

此外,北京君正的前三大股東目前都處於減持期內,持股比例分別爲12.57%、12.57%以及11.18%的北京屹唐盛芯、上海武嶽峯以及上海雙創投資分別於今年的4月1日、1月7日以及3月25日公佈了減持計劃,減持比例分別不超過1%、2%以及2%。

結合上述股東的持股比例以及擬減持股份比例計算,頂格減持後上述股東的最終持股數量與韋爾股份完成增持後的持股數量相差無幾,這也爲北京君正最終的控制權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再加上呂大龍和陳大同的“助力”,韋爾股份在北京君正的話語權似乎更高。

不過韋爾股份方面卻就此事表達了否定態度稱,公司此次的交易並不是以控制北京君正爲最終目的。

主業承壓,亟需第二增長曲線

資本的背後,韋爾股份也有自己的考量。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是基於半導體產業投資角度考慮,中長期看好北京君正存儲芯片、模擬與互聯芯片等主營業務的市場發展前景,加強與北京君正在主營業務上的戰略合作。

事實上,早在2020年10月兩家半導體界的巨頭便已展開了合作,資料顯示,2020年12月,韋爾股份與北京君正合資設立上海芯楷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

依託北京矽成多年的Flash設計經驗和技術積累,研發面向消費市場的NOR Flash產品,目前產品已經完成投片,且各項性能指標基本達到預期要求。

NOR Flash與CMOS模組兩塊完全無法產生協同的業務,很難想象爲何韋爾要選擇這個方向開疆擴土。

而公司於不久前所發佈的財報或許能給出答案。4月18日,韋爾股份正式公佈2021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04億元,同比增長21.59%;歸母淨利潤44.76億元,同比增長65.41%.

一份營、利雙增的成績單卻並沒能達到市場的預期,根據此前公司公佈的2021年年報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4.68-48.68億元。相較之下,公司2021年最終的業績只落在了預告下限附近。

而在公司財報發佈後的首個交易日,投資者也是選擇用腳投票。開盤後,公司股價低開低走,以跌停報收。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64.44元/股,跌幅報10%。

事實上,2021年至今,韋爾股份的股價已從高點回落超過50%,而公司股價大跌的背後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CMOS圖像傳感器業務出現了增長放緩的問題。

根據公司財報數據顯示,韋爾股份2021年營收結構顯示,公司67.47%的營收來自CMOS圖像傳感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CMOS傳感器的下游應用中,智能手機方面的收入佔比爲57%,佔據一半以上份額。

或是受到2021年手機行業銷量低迷影響,韋爾股份CMOS圖像傳感器產品銷量僅同比增長5.66%。而在2019年、2020年,CMOS圖像傳感器產品銷量分別同比增長78.93%、53.66%。

不僅如此,智能機的寒冬併爲隨着時間跨入2022年而結束,相反更加嚴重了。根據信通院官網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6934.6萬部,同比下降29.2%,其中5G手機出貨量5388.4萬部,同比下降22.9%,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7.7%。

也因此,韋爾股份的一季報再度遇冷。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韋爾股份實現營收同比下降10.84%,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13.9%。

對此公司解釋道,“由於受到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和國內新一輪疫情的影響,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略有下降。”

疫情似乎成了所有業績下滑公司最好的藉口,然而,當疫情消失後韋爾股份真的能夠重回正軌嗎?

不可否認,近兩年來疫情、缺芯等客觀因素的發生確實對手機市場的供需產生了一定的擾動。但這都只是表面,深層次上,手機市場的日益飽和、終端產品的缺乏創新纔是近年來智能出貨量不斷下滑的癥結所在,也是相關公司業績與股價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韋爾股份迫在眉睫。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