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5月28日電 通訊:中國企業爲埃及養殖業增添“新希望

新華社記者姚兵

在位於埃及米努夫省薩達特城第七工業開發區的一家中資雞飼料生產企業,當地工人正忙着將加工好的飼料裝載到排隊等候的卡車上。這些飼料將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埃及的養殖場,爲當地養殖業發展提供助力。

“‘新希望’生產的雞飼料質量好,深受用戶歡迎,”36歲的司機易卜拉欣·哈桑對新華社記者說,“我的車載重10噸,這段時間我每天要來拉3趟貨。我們養雞場的規模達到300萬羽,其中三分之二飼料來自這裏。”

易卜拉欣·哈桑爲當地一家養雞場承擔飼料運輸工作。他所說的“新希望”爲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是中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在埃及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的埃及片區負責人邵文介紹,公司目前在埃及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設立了4家飼料公司,一家種禽公司,在當地創造了大批就業機會,每年帶動當地養殖肉雞量達8500萬羽。

“我們生產的飼料中所使用的菌種是直接從中國進口的,它能有效促進肉雞更好地吸收飼料營養成分,在增強肉雞抗病力的同時減少了相關藥物使用,我們把這種飼料稱爲生物飼料,它的特點是優質、環保、高效。”公司質管部經理楊羅帆說。

料肉比是衡量養殖行業成熟度的標誌,比例越低,代表養殖場生產和經濟效益水平越高。“我們來之前,埃及養雞行業的料肉比是1.8,現在使用我們飼料的養殖場已經降到了1.5。”公司總經理蘇豪說。

在埃及發展的十餘年裏,公司還使不少埃及員工得到了鍛鍊和成長。

穆罕默德·拉馬丹於2012年10月加入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現在是公司生產部副經理,負責整個生產車間日常管理。“我剛加入‘新希望’時是一名倉庫管理員,通過公司培養和自己努力,逐步掌握了飼料生產技術,成長爲公司管理幹部。”他說。

阿斯瑪·賽義德於2018年7月加入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目前擔任養殖服務部副經理。她定期帶領技術人員到各個養殖場提供上門服務,實施養殖解剖和檢測工作,幫助養殖戶儘早發現問題,提高效益。“剛開始很多養殖戶信不過女性技術員,但一段時間後,他們對我有了信任,隨時給我打電話溝通養殖問題,感謝‘新希望’給我這個機會。”阿斯瑪·賽義德說。

“養殖戶從購入雞苗到出售肉雞的所有環節,都能得到公司提供的服務,大大降低了虧損風險,”阿斯瑪·賽義德說,中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給埃及畜牧行業發展增添了“新希望”。(參與採寫:閆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