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大交割量

近日玉米期貨迎來了單月合約歷史上最大交割量,達到121.146萬噸。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合約已摘牌,實物交收正在有序進行中。交易數據顯示,玉米2205合約共計交割121.146萬噸,其中滾動交割121萬噸,一次性交割1460噸。而上一次,玉米期貨單月交割量紀錄是2005合約的56.385萬噸,不足此次交割量的一半。

玉米期貨價格屢創新高,於近期觸及10年高位,通聯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玉米期貨價格上漲近40%。面對處於緊平衡的玉米市場,今年1月以來大商所先後6次出臺風控措施,以提高市場交易成本、控制市場交易熱度。

“玉米期現貨價格持續上漲,二者價差持續擴大,隨着2205合約臨近交割月,期現價格逐漸收斂,通過本次交割期現貨價格基本持平,實現有效迴歸。”路易達孚(上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進口方面,華安期貨分析,由於國際糧食緊張糧價上漲,進口玉米利潤一度出現倒掛現象,進口玉米高價也抑制了我國進口玉米量。目前由於地緣衝突持續發酵,全球通脹進一步上升且短期難以緩解,推升玉米貿易成本。

中國農業農村部5月玉米預估報告顯示,預估5月我國進口玉米爲1800萬噸,環比下降2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0%。

據華安期貨監測,農資成本方面,當前北半球正值玉米播種期,對氮肥需求較大,化肥表現強勢將通過成本傳導至玉米價格。另外,原油價格持續高位也會增加玉米貿易的運輸成本。

此次爲了增強玉米期貨市場交割便利性和風險管理功能,大商所逐步把玉米集團交割倉庫向全國拓展,目前已擴大到7個省區,共有交割倉庫29家,總庫容1500多萬噸,最低保證庫容與最大倉單量合計166.5萬噸。

此外,據大商所方面披露,參與此次交割的賣方客戶29家,買方客戶51家。按照交割倉庫類型看,通過集團庫交割21.08萬噸,貿易商廠庫9萬噸,單體庫90.92萬噸;按照倉庫分佈地點看,在遼寧港口庫交割99.92萬噸,東北產區集團分庫19.28萬噸,東北以外集團分庫1.8萬噸。其中在吉林雲天化等疫情管控區交割約17.72萬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