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創業板上市公司精測電子帝爾激光雙雙公告,終止聯合收購華工創投24.22%股權事項。而這距兩家公司公告參與收購,時隔僅六天,兩家公司給出的理由都是“爲聚焦主業,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公司董事會經審慎決策”,決定終止。

但在5月23日,兩家公司決定收購時,先是把華工創投的質地“吹捧”一番,接着精測電子給出的理由是可以“增強公司在顯示、半導體新能源測試領域的優勢,加速產線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帝爾激光給出的理由是可以“加速對激光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

橫豎都有理,怎麼說邏輯都能自恰!不少網友表示公司“水平高”,也有的表示一會收購一會不收購,作爲公衆公司決策太隨意。中國基金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年兩家公司都收到過深交所監管函,精測電子對關聯公司提供財務資助卻沒有及時披露,而帝爾激光則是監事的關聯人違規短線交易。

時隔一週結論相反

2022年5月23日,精測電子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擬以公開摘牌方式參與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部分股權轉讓項目的議案》,公司擬與帝爾激光組成聯合體,共同收購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工創投”)24.224%股權轉讓項目。華工創投上述股份轉讓底價爲1.28億元。

根據精測電子的介紹,華工創投是華中科技大學校辦風險投資(VC)機構。華中科技大學擁有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信息化支撐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先進製造研究平臺,以及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依託於華中科技大學平臺,華工創投在高端製造領域擁有豐富的科研技術產業化項目資源,以及校友專家資源。

既然是這麼優秀的創投機構,收購其股權當然“好處”不少,公司甚至將其拔高到戰略層面。

精測電子稱,華工創投的股東具有一流的科技創新能力,擁有較強的校友組織動員和資源整合能力,多年的科技VC投資能力積澱及成熟的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業體系。“公司擬購買華工創投部分股權將有利於雙方發揮資金、技術、經驗等優勢,通過協同整合、產業落地、需求引導等方式進行突破,進一步增強公司在顯示、半導體新能源測試領域的優勢,加速產線和產品結構的優化,有助於公司向着”測試設備良率管理專家“戰略目標的實現”,精測電子表示。

然而,這麼“優秀”的標的,說放棄就放棄了。

5月29日晚,精測電子又開了個董事會會議,即第四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終止對外收購股權的議案》,決定終止本次聯合收購股權事項,並於同日與帝爾激光簽訂了《解除<聯合收購協議>之協議書》。按照公司的說法,這是“爲聚焦主業,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公司董事會經審慎決策”後的結果。

網友:鬧着玩的嗎?

另一家擬參與收購、佔比少一些的帝爾激光,也在5月29日晚公告放棄,給出的理由一模一樣,“爲聚焦主業,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公司董事會經審慎決策”,公司於2022年5月29日召開總經理辦公會,決定終止本次聯合收購股權事項。

而一週前,帝爾激光給出的收購理由是“華工創投擁有多年先進製造行業投資經驗,具有較強的高校資源整合能力,公司藉助於華工創投專業投資機構的投資能力、資金優勢、資源優勢及風險控制能力,加速對激光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同時提升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獲得投資收益,鞏固和提高公司競爭力”。

對於兩家公司收購“一週遊”,不少網友也看不下去,紛紛表示:“玩吶”“鬧着玩的嗎?一會收購,一會放棄收購……”“那麼隨意的嗎”……

近一年兩家公司均有違規事項

中國基金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年兩家公司都有被監管警示的記錄。

2021年7月1日,深交所向精測電子下發了《關於對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管函》。2019年8月5日,精測電子及關聯方IT&TCo.,LTD.共同投資設立的控股子公司武漢精鴻簽訂《臨時資金借用協議》,公司向武漢精鴻提供不超過3300萬元的財務資助,借款期限爲協議簽訂後三年。

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公司先後向武漢精鴻提供財務資助1350萬元、3000萬元、2900萬元,截至2021年6月10日,提供財務資助餘額爲2900萬元。公司未就上述財務資助事項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直到2021年6月10日才補充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帝爾激光則於2021年11月22日披露公告顯示,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第一個歸屬期的歸屬股份於2021年11月19日上市流通。公司一位監事王瑩瑛的配偶餘建獲得授予股份16000股,授予價格爲89.07元/股,餘建於股份上市當日將該次歸屬獲得的3000股股份賣出,構成短線交易,成交金額59.91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