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朱奕奕

引領交通智能化、紮根航天事業16年、實現纖維器件原創突破……這些構成上海科創工作中的閃亮名片。

5月30日,在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王文濤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選,並將作爲上海地區候選人蔘加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選。

這10位科技工作者中,有的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矢志不移堅持自主創新,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如長期從事激光尾場電子加速和新型臺式化輻射源的研究,實現該領域從跟跑到領跑的王文濤;幾十年來堅守一線,在破解重載道路結構國際難題、推動我國道路設施運維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引領我國城市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孫立軍;長期致力於空間對接機構的研究和工程實踐,突破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張崇峯;紮根航天事業 16 年,建設我國首個天基空間環境探測系統——試驗六號衛星系統,打造了我國航天器“安全衛士”的胡海鷹;在纖維電子器件領域做出了原創性成果,實現了纖維器件在國家戰略領域應用的彭勝慧。

也有的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用科技服務民生。如建立了國際前沿的作物抗病育種的新理論與技術體系,解決了國家農作物育種重大需求,抗病基因被廣泛應用於水稻育種並大面積推廣的何祖華;耕耘在新藥研發第一線近30年,率領團隊在新藥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以及綠色可持續性藥物合成路線與工藝研究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沈敬山;三十多年如一日紮根中藥及複方藥效物質基礎與創新藥物研究一線,爲傳承創新我國中藥產業發揮重要作用的張衛東;在推動中國物質成癮科學研究的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趙敏;構建了核酸分子機器與納米機器人,爲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檢測和診療提供全新智能工具,在新冠疫情期間,及時研發了新冠病毒國家級核酸標準物質,爲核酸試劑盒提供計量溯源和質量控制依據的樊春海。

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聯合主辦。據悉,7月中宣部等六個單位將綜合各單位各地方推薦情況,組織對候選人進行兩輪專家遴選,確定10位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將於8月舉辦發佈儀式。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