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侯潤芳)近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百川論壇——全球氣候治理與中國“雙碳”戰略2022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論壇上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成爲我們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着力點和最重要的抓手。當前中美關係陷入低谷,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經濟民族主義,在這樣的背景下,氣候合作變得更爲重要,氣候合作是推進中美關係合作共贏的新的壓艙石。

隨着地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持續提升,氣候風險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對此,鄭永年表示,氣候治理已上升爲全球治理的一個核心議程。在這一宏大的議題中,傳統能源結構的轉型備受關注,它受到地緣政治經濟關係的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新能源技術創新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變革等很多要素的影響,每個國家都想在這方面有所作爲,但也都面臨很多的困難。尤其是從今年2月以來,俄烏衝突對全球能源市場已經構成了巨大的衝擊,已經引發了歐洲的能源危機。

“未來俄羅斯和歐洲的能源脫鉤已經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這將重塑全球能源供需的格局。可以肯定的是,俄烏衝突及其產生的外溢效應,使得衆多歐洲國家的傳統能源結構調整面臨更爲艱鉅的挑戰,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也將因此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鄭永年說,展望未來,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將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發揮更爲重要、更具實質性的作用。”

那麼,中國如何參與全球治理?對此,鄭永年表示,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過程中承擔起了大國責任。“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前提下,應對氣候變化成爲我們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維繫多邊體系,推動國際合作的一個着力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抓手。”

鄭永年進而指出,在當前中美關係陷入低谷,兩國的關係越來越呈現出對抗狀態。近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美國不想跟中國搞冷戰,不僅不想搞,而且要避免冷戰。“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美國的做法,很難說它不是在搞冷戰。不管美國怎麼樣,我想中國作爲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有能力避免冷戰,甚至阻止冷戰。我們現在跟美國主要在氣候問題上、‘雙碳’問題上需要很多的合作。氣候問題可能是未來世界秩序形成的一個很好的抓手。”鄭永年表示,以前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是經貿,現在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經濟民族主義,在這樣的背景下,氣候合作變得更爲重要,氣候合作是推進中美關係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的壓艙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