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31日訊(編輯 馬蘭)隨着俄烏衝突的開始,能源轉型加速實施,以歐美爲首的國家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使用,這也爲許多新興國家提供了新的商業思路。

印度尼西亞就是太陽能出口領域的先進者之一,在最近幾個月一口氣提出了五個大型太陽能出口項目。

除了太陽能,新加坡吉寶電氣和老撾國有能源公司也簽署協議,將從老撾通過泰國和馬來西亞向新加坡出口100兆瓦的可再生水電。

化石燃料退出能源市場雖然留下了巨大的缺口,但這也是新興國家在該市場上取代傳統資源國家絕好機會。

太陽能出口

4月中,新加坡可再生能源供應商Quantum Power Asia與德國Ib Vogt簽署了一項價值50億美元的太陽能出口合同,該交易將涉及在印尼廖內羣島上建設一個3.5吉瓦的太陽能園區和一個12吉瓦時的電池存儲設施,預計佔地4000公頃。電力將通過海底電纜輸出到新加坡。

目前新加坡95%的電力來自進口天然氣,而政府卻要求在2035年進口高達4吉瓦的低碳電力,相當於需求的30%。

對於新加坡來說,土地和人口是限制可再生能源的一個困境。但對於土地相對不緊張,島嶼資源豐富,光照又很充足的印尼來說,鋪設大規模的太陽能板並不太困難。

而這也是一些新興國家可以在太陽能出口市場佔據領先地位的原因。

此前,美國國內就因爲鋪設太陽能設施而導致佔用農田資源而發生過大規模的抵制運動,但對印尼這樣的國家來說,建設太陽能項目再出口賺外匯並不與農業衝突。

不僅不衝突,大型項目的建設還能在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並有機會發展當地的配套基礎設施,如公路和鐵路。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稱得上一筆好買賣。

不過,這樣的買賣也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澳大利亞。

據澳大利亞公司Sun Cable表示,其投資了一項價值300億澳元(約213億美元)的大型項目,將通過4200公里的海底電纜將太陽能輸送到新加坡。

不過,與澳大利亞相比,新加坡更相信印尼和老撾等國傢俱有成本優勢。

歐洲能源轉型

深陷能源危機的歐洲當然是可再生能源出口的絕佳買主。摩洛哥擁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當然對於能源出口有着不一般的野心。

自2009年以來,摩洛哥大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產能,到2020年已將太陽能發電量提高了16倍,風力發電量提高了6倍。該政府還承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從37%提高到52%,其中包括20%的太陽能,20%的風能和12%的水電。

這些可再生能源也爲歐洲出口提供了可能。目前,摩洛哥已有兩條電纜連接到西班牙,並計劃建設第三條。

此外,英國Xlinks公司宣佈在摩洛哥建設一座10.5吉瓦時的太陽能和風能聯合發電廠,並配備電池存儲設施以及一條3800公里的海底電纜,將電力輸送至西班牙。

不過,出口可再生能源也可能造成另一個環保主義者不願意看到的局面,那就是新興國家爲了提供更多的出口而加大國內廉價能源的使用。

德國綠黨下的非政府組織Heinrich Böll Foundation曾有報告稱,如果摩洛哥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出口,那麼其國內的電力將主要來自火電。

對一些發達經濟體來說,這雖然保障了它們的能源供應,但與其實現氣候目標的初衷背道而馳。

在亞洲,因爲這一擔憂,馬來西亞就禁止了可再生能源的出口。這也提醒新興國家需要在經濟利益與環保目標之間作出權衡。

不過在全球對環保政策的過渡來看,未來能源市場將可能出現一批新的“資源”國家。

不同於傳統的以化石燃料發家的資源國家,這些經濟體將以強大的出口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成爲地區貿易的關鍵參與者,改變能源市場的格局。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