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石油石化企業加大勘探力度,通過穩存量、挖潛能,積極統籌資源,多管齊下保供應。1到4月份,我國陸上主要油氣產地油氣產量穩中有升。

我國最大的油氣田——長慶油田持續推進油氣勘探開發建設進度,加速儲量向產能、產量的轉化。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近日順利完成了亞洲陸上最長水平井儲層壓裂改造,目前,長慶油田日均生產天然氣超1.3億立方米。新疆油田在準噶爾盆地開發的世界最大致密礫岩油田——瑪湖油田目前原油日產達8200噸,累產突破千萬噸大關,預計今年產量將首次突破300萬噸。

新疆油田公司開發公司第三項目部副經理 顏江:瑪湖大規模開發以來,我們針對技術難題逐個攻關,形成了9個區塊,13個提速模板,鑽井效率綜合提速30%以上。

塔里木油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近日連續鑽成3口日產超千噸深井,今年已打成日產百噸深井17口。前四個月,塔里木油田生產油氣1187萬噸,油氣產量創歷年同期最高,新建天然氣產能10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油氣田產能建設事業部鑽採工程部主任 汪鑫:今年塔里木油田計劃開鑽產建超深井38口,目前23口8000米超深井正在鑽進,在超深領域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今年以來在全力打牢元壩氣田和川西中淺層區塊兩個老區穩產基礎上,加快中江氣田、威榮頁岩氣田等新區塊的評價建產,加速川渝地區建我國首個千億級天然氣生產基的地設步伐。

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郭彤樓:今年以來,我們持續推動規模增儲上產,截至目前,生產天然氣超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6%,惠及8省市2000多家企業和2億多居民。

數據顯示,4月我國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和4.7%,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加值增長7.2%,較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

海上油氣產量大幅增長

陸上天然氣產地增加天然氣供應的同時,海上油田也開足了馬力。1到4月,中國海油增產153萬噸,約佔全國總增量的54%。

01:48

當前,正值海上作業的“黃金時節”。位於海南島南部海域的我國首個1500米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運行平穩,自去年投產以來,一線生產人員採取精細化管理措施,摸索不同生產條件、不同保供需求狀態下工藝處理參數的最優組合,產量保持在高峯水平。

中國海油“深海一號”氣田總監袁圓今年以來,“深海一號”科學設置氣井採氣速度,助推氣田持續高產穩產。今年前4個月產氣超過10億立方米,環比增加了71%,在保供季爲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可靠的清潔能源保障。

在渤海油田,渤中19-6千億方大氣田、墾利6-1億噸級油田等8個油氣開發工程項目緊鑼密鼓推進,項目預計年內可貢獻產量49萬噸。在珠江口盆地,同時在海上作業的工程船、物探船等各類船舶超過80艘,鑽井平臺超過8座,海上作業人員日均6600餘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

中海油開發生產部生產統籌處處長 王飛:今年以來,中國海油已實現新井投產180口,較計劃多投產23口,並取得43口油井日產超百噸的佳績,油氣增儲上產勢頭良好。截至5月中旬,我國海上原油較計劃超產64.3萬噸,同比增幅9%;天然氣較計劃超產6.3億方,同比增幅16.6%,爲年度油氣增儲上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快儲氣庫建設 增加儲氣庫調峯保供能力

作爲天然氣“糧倉”的儲氣庫,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基礎設施,也是調峯保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國內上游氣田安全滿負荷生產、努力增產增供的同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管網集團等企業加快儲氣庫的建設和注氣工作。

01:56

國內調峯能力最大儲氣庫羣——位於遼寧省遼河油田儲氣庫羣雙臺子儲氣庫,國產注氣系統完成試運行正式投產,儲氣庫羣整體日注氣能力從1400萬立方米提升到3000萬立方米,成爲全國注氣能力最大的儲氣庫羣。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儲氣庫公司工程管理科科長月平:我們接下來還要進行採氣2區3區的建設,建設完成以後雙臺子儲氣庫整體能達到5400萬方。

國內首座凝析氣藏提高採收率協同儲氣庫——中原油田白9儲氣庫近日全面投入注氣生產,進入首個注採週期。白9儲氣庫設計工作氣量1.54億立方米,能夠通過注氣、採氣的長週期吞吐運行,收到既提高油田採收率,又發揮儲氣庫調峯作用效果。

中石化中原油田濮陽儲有限公司總經理 牛保倫:中國石化中原油田今明兩年將陸續啓動三種類型至少五座儲氣庫的建設工作,“十四五”期間將打造成中原地區百億方級地下儲氣庫調峯中心。

今年以來,國家管網集團依託公平開放,充分發揮儲氣庫儲氣能力,提前與託運商對接注氣需求計劃,暢通注氣通道,於3月下旬開始啓動注氣工作,確保儲氣庫應注盡注。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 楊安:全力保障儲氣庫按期完成注氣,推動應急氣資源的規範使用,預計入冬前管網所屬3座儲氣庫新增庫容4.9億立方米,實際工作氣量超過29億立方米。

截至目前,國家管網集團所轄文23、金壇、劉莊三座儲氣庫累計注氣10.0億立方米,與管網連接的16座儲氣庫累計注氣45.0億立方米,年度注氣計劃完成率超過30%。

管網建設加速 提升天然氣保障能力

生產企業挖潛增產的同時,國家管網集團充分利用“全國一張網”集中調控優勢,優化資源流向,落實好天然氣保供一盤棋,實現各供氣方互聯協同保供,各類資源應輸盡輸。

01:32

西氣東輸三線福州末站日前正式向下遊用戶供氣,這是西氣東輸首次向福建省會分輸供氣,至此,西氣東輸三線福建段管道實現了向所經地市全線供氣。

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廈門輸氣分公司經理 尹旭東:此次投產分輸主要是供應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居民用氣和工業用氣,投產初期日均供氣量約3萬立方米,年供氣量1000餘萬立方米。截至目前,國家管網西氣東輸廈門輸氣分公司已累計向福建省供應天然氣超46億立方米。

今年以來,國家管網集團首次實現中石油大慶油田、中石化塔河油田的國產天然氣資源直接接入國家主幹管網,確保國產資源應輸盡輸,產能充分釋放。國家管網集團結合天然氣資源和市場需求變化,科學調整資源流向和機組配置,合理安排管輸負荷,確保天然氣管輸實現安全平穩優化。

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 楊安: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管網衝峯能力和儲氣庫擴容工程建設,按期投運中俄東線南段、漳州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預計入冬前提升管網輸送能力超過3000萬立方米/天。

1至4月份,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2.4%,國家管網集團同期資源入網總量超過7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

石油石化企業送油下鄉賦能夏收

眼下,我國夏糧主產區小麥陸續進入成熟期,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提前調研用油需求,做好柴油資源儲備,增加農耕區加油站庫存,助力全國各地夏糧收穫保供工作。

01:46

在河南洛陽,中石化洛陽石油分公司對位置偏僻、加油不便的麥收現場,配備小型油罐車、油桶等工具提供送油上門服務,確保能在第一時間將質優量足的油品送到農戶的田間地頭。

河南洛陽偃師區首陽山鎮寨後村農機手 海留鎖:平常加油老是去加油站,得半個多小時,因爲路不好走,車也大,現在一個電話,服務特別周到,把油送到地頭。

在安徽,中石油195座加油站作爲“農機用油保供站”,免費提供休息室、防疫物品、小藥箱、小工具箱等;開設226個綠色通道、255個專用槍機,保障農用車輛快加快走;在湖北,中石油加油站打造“跨區作業機手驛站”,免費提供洗漱、休息、農機修理等增值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農機手98.7萬人次。

中國石化銷售公司零售管理部經理 謝慧生:我們積極與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對接,根據各地農情、農時,在靠近農機作業區域設置農機保供站和綠色加油通道,在2300多座設有“司機之家”的加油站爲農機手提供淋浴、洗衣、乾衣、快餐、休息等貼心服務;近2000臺應急配送車隨時待命,保證農業用油按需供應到位。

截至目前,中國石化指定的9000座加油站爲農業用油保供站,累計供應柴油資源同比增長25.9%;中國石油服務農業農村的4600座加油站,爲春耕、三夏累計供應柴油資源同比增長18%,化肥、尿素等農資同比增長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