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史正丞

在印度執法部門對小米集團發難的背景下,成員包括蘋果在內的科技遊說集團ICEA本週致信印度政府,強調他們的認知可能出了一些偏差。

ICEA的全稱是印度手機和電子產業協會,除了蘋果和小米外,Oppo、本土品牌Lava、富士康和緯創都是協會的成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印度政府與外國科技公司的爭端升溫之時,越南總理範明政在本月中旬訪問蘋果加州總部,允諾創造“公平、透明和基於市場的商業環境”,希望爭取蘋果增加在當地的產業佈局。根據Counterpoint研究的數據,2021年印度在蘋果製造版圖中的佔比爲3.1%,而其他東南亞國家加起來只達到1%。

恐爲當地產業製造恐慌

據悉,在給印度政府部長們的信件中,ICEA敦促聯邦政府展開干預,並指責印度執法部門對科技行業的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缺乏理解。

根據一份標記日期爲四月底的文件,印度執法局聲稱小米集團以“僞裝支付版權費”的方式非法向境外匯款。印度當局還表示扣押了小米印度公司賬上的555億印度盧比(約合7.25億美元)。這一爭端目前還在等待法院的最終裁決。

雖然ICEA給印度政府留了面子,沒有直接提小米的事件。但協會也在信件中明確表示,執法當局指責科技公司“非法支付專利費”可能對印度國內的產業造成寒蟬效應。其他同行也會擔心遭到同樣的干預。

ICEA進一步解釋稱,執法當局採取的立場是,特許權使用費是一種將錢轉出印度的簡單方式。協會理解相關機構識別不當行爲的責任,但他們對這一情況的理解不夠充分,使得專利權使用人陷入雙重困境,一方面需要支付繁重的專利費,另一方面還要擔心執法行動。

對於印度執法局的行爲,小米回應稱涉及事件的款項是使用專利技術的特許權使用費,之所以成爲當局的攻擊目標,只是因爲其是中國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媒體本週報道,在小米事件後,印度又將調查範圍擴大到中興和Vivo在印度的子公司,理由同樣是涉及財務問題。

在週二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我們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印方應該依法合規行事,爲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