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駐巴新大使:“中國威脅論”在太平洋島國不得人心,註定失道寡助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沈維多 趙覺珵】本月30日,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在斐濟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在參與此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的國家中,巴布亞新幾內亞是首個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該國也將中國視作最重要的發展合作伙伴之一。在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書面專訪時,中國駐巴新大使曾凡華表示,中巴新關係和務實合作己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但仍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曾凡華同時強調,少數國家出於一己之私,不遺餘力炮製和兜售“中國威脅論”,企圖干擾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但實際上在巴新和其他島國都不得人心,因而註定 “失道寡助”。

面積46萬平方公里、人口878萬的巴新是太平洋島國中最大的國家。2019年4月,中國與巴新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兩國合作步入“快車道”。曾凡華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本世紀以來,巴新政府先後提出 “2050年願景”“2010-2030年發展戰略規劃”“聯通巴布亞新幾內亞”等戰略,其宗旨和目標都是通過大力推動經濟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將巴新逐步建設成爲富裕、公平、智慧、健康、安全和幸福的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同巴新上述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因此雙方同意加強戰略對接,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不斷拓展中巴新務實合作廣度和深度,造福兩國人民。

在巴新,最有影響力的“一帶一路”項目當屬中方援助的菌草旱稻技術示範基地。曾凡華說,該項目持續實施已超過20年,爲巴新農業和農村地區發展起到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根據外交部發布的消息,在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宣佈,中方將持續打造包括菌草中心在內的六個新合作平臺。

早在2001年,中國在海外援建的首個菌草示範基地就在巴新東高地省落地。這種可用來培養食用或藥用真菌的草本植物目前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紮根,幫助當地解決了貧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問題,被譽爲“中國草”“幸福草”“太陽草”。而在巴新,菌草也被稱爲“林草”,以紀念福建農林大學林佔熺等中國專家的貢獻。

除菌草旱稻技術示範基地外,在巴新的中資企業還承建了一大批重要合作項目。曾凡華舉例,今年2月巴新總理馬拉佩訪華期間,雙方就巴新國家電網二期項目合作達成協議,該項目由中資企業承建,可爲巴新高地山區省份建設輸配電骨幹網,有利於解決巴新電力供應緊張的發展瓶頸。

曾凡華說,同樣由中資企業承建並即將交付使用的巴新恩加省醫院項目,將成爲巴新硬件條件最好的綜合性醫院,有利於爲巴新民衆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此外,中資企業還幫助建設了大量公路、橋樑、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中方承諾向巴新方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經濟技術援助,有利於帶動這些合作項目儘快得到實施,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給當地民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因此受到廣泛歡迎。”曾凡華表示。

“中巴新關係和務實合作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但仍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曾凡華在採訪中提到,雙方都希望進一步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而潛力最大的還是在經貿技術合作方面。雙方正加緊推進自貿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這有利於爲雙方經貿投資合作創造更好的框架條件。巴新也歡迎中國企業在能源礦產、林業、漁業等領域下游加工產業加強投資,中方企業有優質產能、技術和資金,完全有條件開展互利共贏合作。

曾凡華同時表示,巴新旅遊資源豐富、文化獨具特色,希望吸引更多中國遊客,這將是極具潛力的新增長點,“我們也希望巴新方能夠爲中資企業和中國遊客創造良好、高效、安全的經營和旅遊環境。”

對於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相互尊重的原則上開展合作,個別西方國家近來不斷髮起攻擊和抹黑,四處散佈所謂“新殖民論”“債務陷阱論”“軍事基地論”等不實言論。曾凡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強調,少數國家出於一己之私,不遺餘力炮製和兜售“中國威脅論”,企圖干擾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但實際上在巴新和其他島國都不得人心,因而註定 “失道寡助”。

“巴新等太平洋島國政府和人民期盼的是和平、謀求的是發展,尤其關注應對氣候變化給小島國帶來的巨大挑戰。他們堅決反對搞‘小圈子’和挑動對抗對立,也拒絕選邊站隊,而是堅持奉行‘廣交友、不樹敵’的外交政策。” 曾凡華表示,太平洋島國將中國快速發展視作機遇,尤其看重中國巨大的市場,“我相信某些國家倒行逆施的作法不但不會影響中國和巴新以及其他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反而會讓太平洋島國進一步認清他們的嘴臉,進一步堅定同中國開展互利共贏合作的信心和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