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疫情的到來帶火了宅家經濟,小家電成爲新的掘金市場,不少企業紛紛入局這一賽道。將在創業板上會的廣東德爾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爾瑪”)就是其中一位競賽者。

在遞交招股書近一年後,德爾瑪創業板IPO將於6月2日接受上市委審議。不過從招股書看來,目前德爾瑪陷入自主品牌創收持續走低、米家ODM業務拖累毛利率、重銷售輕研發等窘境中。

依賴外協生產,自有品牌創收走低

公司旗下品牌包括“德爾瑪”、“飛利浦2”、“薇新”等,主要產品類型包括家居環境類、水健康類、個護健康類以及生活衛浴類。

目前公司有相當一部分產品依賴外協生產與加工。2021年公司總產量中,自有產量爲1407.52萬臺,外協產量爲1089.61萬臺,外協產量超過43%。

其中,部分類型產品處於完全或主要依賴外協生產的狀況。如家居廚房類和水健康類產品,外協產量已經超過自有產量。2021年家居廚房類自有產量爲110.33萬臺,外協產量爲242.92萬臺;水健康類產品自有產量172.63萬臺,外協產量374.82萬臺。

此外,2021年個護健康類外協產量117.61萬臺、生活衛浴類外協產量182.39萬臺,而自有產量均爲0。這兩類產品完全依靠外協訂單。

報告期內,公司外協生產總額分別爲5.39億元、7.43億元和9.57億元,外協生產規模持續擴大。

外協加工與生產也增加了成本。如主要爲外協生產的水健康類、生活衛浴類、個護健康類產品2021年採購均價都有所上升,漲價幅度最大的爲個護健康類均價爲92.6元,漲幅達55%。

招股書坦言:“隨着公司相關產品銷售規模的不斷提升,外協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對外協生產的依賴度不斷提高,源於公司通過收購獲得授權品牌,業務範圍不斷擴展。

2018年,德爾瑪花費近兩億元買到了飛利浦商標的授權,收購其水健康類業務。同年,其控股子公司華聚衛浴與華帝股份達成品牌授權合作,簽署商標授權許可合同。

目前公司的品牌矩陣包括自有品牌和授權品牌,但授權品牌的營收佔比已逼近自有品牌。

報告期內,授權經營的“飛利浦”品牌分別爲公司貢獻了3.09億元、6.97億元、9.81億元的營收,佔當年營收的比例分別爲20.38%、31.35%、32.34%。華帝品牌產品收入分別爲1.24億元、1.8億元、1.99億元,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爲 8.16%、8.09%和 6.58%。

與此相對應,自有品牌創收卻逐年下滑。2019至2021年,“德爾瑪”的營業收入佔比從55.05%下降至35.83%,另一自有品牌“薇新”收入佔比從5.19%下滑至2.46%,創造營收由7851.83萬元下滑至7468.83萬元。

商標許可成爲營收重要來源,但這也是一面雙刃劍。招股書指出,如公司在授權期限內出現商標許可被收回,以及商標授權期限屆滿卻未能續期等情況,則將會對公司相關業務的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德爾瑪與皇家飛利浦所簽訂《飛利浦商標許可協議》顯示許可期限爲20年。相比之下,與華帝股份間的許可期限相對較短,爲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時間僅爲1年。

ODM模式拖毛利率後腿

雖然有毛利率相對較高的飛利浦品牌加持,德爾瑪毛利率卻逐年下降,各報告期末分別爲36.37%、32.26%和29.21%。2021年,行業平均毛利率爲32.71%,公司與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招股書解釋,毛利率之所以下降,一方面在於用工成本、原材料價格成本提升;另一方面在於米家ODM產品收入佔比提升,米家ODM產品毛利率較低,而小米模式下的低毛利也拉低了整體毛利率。

不過,縱觀行業可比公司,報告期內行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爲33.17%、34.51%、32.71%,並沒有出現德爾瑪一般的明顯下降趨勢。公司自身毛利率下降,還需要追溯到自身業務結構和盈利造血能力。

據招股書介紹,公司於2019年開始與小米進行合作開展米家ODM業務,由公司負責產品開發、物料採購及成品生產,並以協議價格銷售給小米,由小米負責渠道銷售。

報告期內,德爾瑪通過米家ODM業務實現的銷售收入增長較爲迅速,收入金額分別爲7182萬元、2.71億元及6.44億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爲4.74%、12.19%和21.23%。

由於米家品牌產品定位於性價比,且主要採用利潤分成模式,因此米家ODM業務毛利率低於德爾瑪自有或授權品牌產品毛利率,報告期內米家ODM業務毛利率分別僅爲27.53%、19.18%及12.57%。

在ODM模式下,公司也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運輸過程中的相關風險由公司承擔,售後若小米集團驗收不合格,公司應按照小米集團的要求進行退換貨。公司承擔商品運輸途中的風險及售後的風險。”德爾瑪在招股書中透露。

隨着米家ODM業務持續加強,小米集團從2019年第三大客戶躍升至2021年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佔比從5.12%攀升至21.47%。

小米集團也是公司各報告期末應收賬款客戶的第一名,其應收賬款餘額分別佔比31.1%,48.84%,32.74%。

“如果未來德爾瑪米家ODM業務收入規模和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進一步提高,或者毛利率進一步下降,將可能拉低德爾瑪整體毛利率。”招股書提及。

此外,小米集團同時也是公司的間接股東,其控股的天津金米持有德爾瑪2.37%股份。

重營銷輕研發

對於2021年公司毛利率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德爾瑪解釋:“石頭科技北鼎股份自有品牌的銷售佔比上升帶動其毛利率提高,導致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相應提高。”

這也解釋了公司盈利增速放緩的原因:自有品牌造血能力不足,研發投入水平較低。

從招股書看來,目前德爾瑪處於“重營銷輕研發”的情形。

各報告期末,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爲3.59%、3.36%、3.64%,同期的銷售費用率卻達16.92%、15.41%、14.93%,顯著高於研發費用率。

公司各期的研發費用不到銷售費用的三成水平。2019至2021年,德爾瑪研發費用分別爲5438.5萬元、7497萬元和1.10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爲2.57億元、3.43億元和4.54億元。

前文提到的石頭科技2021年研發費用率已達到7.55%,行業平均研發費用率爲4.05%,德爾瑪被甩了一大截。

相比研發,德爾瑪的發力點仍在銷售渠道的拓寬上。目前,線上銷售是德爾瑪營收的重要來源。報告期內,德爾瑪實現線上營收10.84億元、13.72億元和15.07億元,佔比近六成。

線上營銷也要求公司投入大量的推廣營銷費用。根據招股書,用於電商平臺的促銷推廣費與平臺使用費及佣金佔了大頭,2021年兩項費用合計佔銷售費用的比例超過六成。

直播帶貨模式也是德爾瑪的主流銷售手段之一。公司曾與“薇婭”、“辛巴”、“羅永浩”等頭部主播達成合作,這一方式雖然在短期內帶來銷量的提升,但隨着近年來不少頭部主播接連“塌房”,也對公司形象產生了不良影響。

國家對直播帶貨也日趨嚴格,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管理。深交所亦對公司直播帶貨模式進行問詢,要求德爾瑪進行說明合作的主要電商平臺就存在因反壟斷、不正當競爭等行爲而受到相關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的情形。

德爾瑪也是今年我國小家電企業發展的縮影。當新冠疫情發生伊始,小家電市場爲藍海時,相關企業致力於拓寬營銷渠道、搶佔市場份額。但當火熱的市場開始“退燒”,這一行業同質化嚴重的問題逐漸顯露,核心創新能力、產品性能優勢纔是比拼的關鍵。

然而目前公司的重心仍在拓寬營銷上。今年一季度,公司線上直銷收入金額爲1.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5459.33 萬元;線上經銷收入爲1.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6億元。

截至今年2月底,德爾瑪擁有913項境內主要專利,但其中發明專利僅有7項。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存在2起作爲被告的未決知識產權訴訟、1 項外觀設計專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無效。

對於德爾瑪自有品牌創收佔比下降、研發水平相對較低等相關問題,界面新聞大灣區頻道記者致函該公司,截至發稿前仍未收到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