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陸肖肖 北京報道

近期,中利集團可謂多事之秋。大股東資金佔用超8億元,公司銀行賬戶遭凍結,緊接着企業被ST,在公司資金問題受到嚴峻考驗的時刻,中利集團有了新的消息。

5月31日,中利集團發佈了關於爲子公司提供擔保的進展公告:中利集團第五屆董事會2021年第十次臨時會議、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預計公司及子公司融資、權益轉讓擔保額度的議案》,其中:預計全年爲騰暉光伏及其各級子公司融資擔保額度不超過25億元。江蘇中利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2021年4月與華夏銀行借款合計6700萬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借款餘額爲6696萬元。中利集團爲此借款向華夏銀行提供了保證擔保。

控股股東預計何時能歸還佔用資金?一位接近中利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規則上可以努力一個月,如果還完了就不ST了,但現在可能確實還不上了。企業後續可能會進行大股東層面的重組,目前接觸了幾家企業,但未來會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董事長未來的角色可能要發生變動,不再適合做高管了,否則會影響大股東層面的重組進度。”

企業被ST

據瞭解,中利集團的前身是常熟市唐市電纜廠,成立於1988年9月5日,主營特種電纜、光纜、光伏產品和電站業務,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中利集團的董事長爲王柏興,也是公司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實際上,中利集團近幾年的業績情況並不太樂觀,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 105.58 億元,同比增加1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8.66 億元,同比下滑 32.39%。

近期,中利集團由於資金佔用問題懸而未決而被ST。5月30日,中利集團公告稱,公司股票自 2022 年 5 月 31 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中利集團”變更爲“ST 中利”,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爲5%。公司控股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餘額爲87690萬元,較 2021 年度期末餘額已歸還 223.3493 萬元。

5月24日,中利集團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控股股東表示會盡全力力爭在一個月內歸還佔用的資金。

一般而言,一家企業被ST後,可能會面臨更加困難的外部形勢。資深註冊會計師、知名財稅審專家劉志耕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公司股票被ST,是交易所對廣大股民發出的警示,告誡該股票有投資風險,希望股民謹慎投資、小心理財。公司股票被ST後,立竿見影的影響是,股票的日漲跌幅度均立即被限定爲5%以內,當公司恢復正常經營狀況並被取消ST後,可以恢復正常交易。

劉志耕分析,股票被ST後,可能會出現股票被賣出較多但買入較少的情況,股價可能會下跌,上市公司的資產將大量縮水,同時還會加大公司的融資難度。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公司經營繼續困難或惡化,如果公司仍然經營不善,不能扭虧爲盈,甚至還出現了重大利空,那最終很可能會使得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大股東資金佔用問題何解?

中利集團的資金問題由來已久,近期問題又有增加。

5月12日,中利集團公告稱,控股股東王柏興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178043337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20.42%;本次股份被凍結後,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被凍結股份數量爲159527637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比例89.60%。

資金問題也已經影響到公司銀行賬戶。5月30日,中利集團披露公司19個銀行賬戶被凍結,被凍結賬戶總額爲 2133.45 萬元,佔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1.21%,佔最近一期財務報表貨幣資金的1.33%。

而中利集團對大股東王柏興的資金佔用行爲也給予了罰款並通報批評。5 月 19 日,中利集團公告稱,對於2021年年報披露的資金佔用情況系控股股東在未告知公司的情形下操作的。公司已對控股股東兼董事長王柏興給予內部通報批評,並處人民幣一百萬元的罰款。

從企業層面來看,要如何杜絕資金被大股東挪用呢?劉志耕表示,上市公司自身必須建立健全對防止大股東及關聯方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公司章程和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制度不僅要明確必要的法律和經濟責任,而且還要根據公司自身的經營特點、管理架構及業務和內控流程,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機制,確保相關內控制度的有效貫徹和切實執行;上市公司要強化對大額資金佔用的審覈、審批,規範和加強對大額資金佔用方面的信息披露,特別是與關聯方的資金往來、對外擔保等。

未來能靠光伏翻身?

身處一片蓬勃發展環境的光伏行業,中利集團近年來也趕上了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今年3月,中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騰暉光伏,與河北省阜平縣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局子公司阜平衆爲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在未來 5 年,與阜平縣共同投資建設綠色低碳新能源產業基地,總投資額爲260億元。

上述項目計劃,合資公司擬5年內在阜平投資建設5GW異質結電池、5GW光伏組件製造項目,總投資約爲50億元。擬投資建設5GW“光伏+現代農業”發電項目,項目EPC總值約爲210億元。由騰暉光伏負責項目建設設計及光伏+現代農業的工程技術,引進相關新能源央企投資及持有項目。

至於資金問題是否會影響到阜平投資項目的推進,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基地大概率不會受影響,因爲市場需求在那。”

在被問到“公司已經被ST,會退市嗎?”的問題時,中利集團在互動平臺上回應稱,公司目前不涉及退市風險。伴隨光伏及線纜技術發展快速迭代,同時在相關政策及市場大環境驅動之下,2022年公司雙主業仍會處於高速發展狀態,公司管理層將在董事會的帶領下,力爭提升經營能力並實現盈利。

5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了《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要實現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國家對於新能源行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在行業的東風下,中利集團能否逆襲,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責任編輯:李未來 主編:張豫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