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5月26日,華爲舉行了第三批“軍團”/系統部組建成立大會,新公佈成立了數字金融“軍團”、站點能源“軍團”、機器視覺“軍團”、製造行業數字化系統部和公共事業系統部。這讓“華爲軍團”又一次登上了熱搜。

通觀長期以來關於華爲軍團的討論,會發現大多集中在“軍團”這個響亮的名稱,帶給華爲那些組織架構與商業運行上的變化。卻容易忽略一個關鍵問題:華爲爲什麼要在這些領域成立軍團?

華爲軍團中所覆蓋的領域,有一些是讀者相對熟悉的,比如“音樂軍團”。但也有一些卻可能相對“冷門”,比如數據中心底座軍團、廣域網絡軍團。這些“軍團”大部分集中在企業IT、通信、能源數字化等領域,不像手機和雲計算那樣廣爲人知。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領域缺少價值,缺乏變化。

關於什麼樣的行業可以成立軍團,華爲企業業務(EBG)副總裁陳幫華認爲,一看行業空間是否夠大,使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否符合華爲的主航道;二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所處的階段,優先選擇數字化轉型需求比較迫切和活躍的行業。

也就是說,華爲軍團的瞄準方向有兩個特點:市場空間足夠大,並且該市場處在急速變化中。

而這兩個特點顯然不僅對華爲有益。所有關注科技產業的人,核心訴求都是獲取市場,捕捉變化。所以我們開啓了這個新的系列《透過華爲軍團看科技之變》。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理解華爲選擇了哪些賽道,這些賽道的變化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創業、投資。

與其無休止爭論華爲軍團的未來,不如先人一步,把這些軍團變成自己的望遠鏡與觀景臺。

華爲選定軍團賽道的時候,有兩個基礎模式。一種叫做“行業軍團”,即瞄準某個特定行業的整體性數字化需求,比如煤礦軍團、智慧公路軍團;還有一種叫做“產業軍團”,即瞄準某個特定產業項目,希望能夠在這個產業區間裏做深做透,服務若干行業,比如園區軍團。

我們今天要說的廣域網絡軍團,就屬於一個標準的“產業軍團”。

所謂廣域網絡,是相對於局域網所產生的概念。局域網是在一個固定地點內部使用的網絡,比如校園網絡、企業園區網絡。而廣域網是由兩個或以上局域網組成的跨地區網絡。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互聯網,就是全球最大的一張廣域網。

說到這裏有朋友就要問了:華爲的野心不小啊。廣域網絡軍團是要再做一張互聯網嗎?

其實並非如此。廣域網絡軍團的服務目標,僅限於企業網絡需求中的一種。我們知道,幫助華爲走進企業業務的企業網絡,初始需求大多是幫助企業搭建局域網。而一段時間之後,隨着企業業務上雲逐漸成爲主流,生產設備以IP化進行聯網的情況增多,企業網絡開始出現大量的廣域網絡需求。

這是企業數據通信產業中一個巨大的變化,也是華爲、中興等通信設備廠商、運營商以及企業軟件開發者瞄準的新興市場。

在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廣域網絡承擔着“要想富,先修路”的作用。

企業廣域網絡市場的基礎特徵

廣域網絡(簡稱WAN),是指一種跨地區的數據通訊網絡。而所謂的企業廣域網絡服務,或者廣域網絡市場,指的是企業想要將數據傳輸到外界,聯接廣域網所需要的產品與服務。其中最廣爲人知的應該是企業交換機。

如果企業要向外界傳輸的信息僅僅是簡單的文字、語音通話,那麼廣域網絡能力可能並不會成爲一種考驗。然而在雲與智能的時代,企業正在有越來越多的數據需要快速高效地傳輸到廣域網絡當中。尤其是企業業務上公有云之後,每一項企業數字化能力都依靠廣域網絡實時完成大容量與突發性的數據傳輸需求。因此把廣域網建成新的企業局域網,就成爲了這個時代迫在眉睫的需求。

如果說,過去的企業是個小山村,大部分數據是企業內週轉,通往外界只需要一條羊腸小道,那麼如今的企業就是併入城市的模塊化產業單元,廣域網絡必須四通八達,隨時允許海量數據通過。所以對於企業數字化來說,廣域網絡能力有着“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意義。

爲了滿足愈發強烈的企業廣域網絡需求,不同的市場服務角色必須各盡其職。其中,運營商負責企業網絡,尤其是寬帶、雲專線的升級;華爲這樣的設備供應商,負責向企業提供廣域網絡設備與解決方案;也有服務商向企業提供廣域網絡的託管服務;ISV則向企業提供定製化的軟件,幫助企業更好應用網絡。與此同時,運營商也需要設備供應商提供廣域網絡相關設備。

目前,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廣域網絡服務企業有Aryaka、Viptela、Velocloud和Versa等。Aryaka是運營服務型的廣域網絡公司,而Viptela與Velocloud則向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爲主。

在這個已經存在了數十年的市場中,一些新的變化正在悄然興起。

市場的主要變化是什麼?

隨着企業需要向廣域網傳輸的數據規模愈發龐大,對廣域網絡管控的便捷性、易用性要求不斷提升,這一領域中的技術與產品也在不斷迭代。

總體而言,中國廣域網絡在近五年中主要經歷了三個變化。每次變化的興起都帶來了大量新的市場需求。可能很多人認爲企業上雲是最大的變化,其他企業通信、IT變化相對較小。但事實上,企業的業務雲化是離不開網絡支持的。企業廣域網絡的升級也在洶湧澎湃進行着。

第一個變化,是軟件定義廣域網絡SD-WAN興起。軟件定義網絡是一系列相關技術的總集,通過多種虛擬化技術簡化網絡的管理和運維,從而實現靈活、彈性的網絡配置。這個技術概念起源於局域網,後來延申到廣域網絡中。可以用來簡化企業對廣域網絡的管控,實現更靈活的網絡資源調配。

2016年,SD-WAN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逐漸湧現出大量相關的服務公司。到2018年左右,SD-WAN已經在中國市場得到了規模化應用。面向企業上雲需求,SD-WAN可以提升業務敏捷度,並且加強企業對雲應用的獲取效率。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SD-WAN來建立靈活的廣域網絡線路,保證不同業務獲得差異化的網絡資源,成爲了企業線上辦公、線上開發的重要支撐。

而另一個廣域網絡中興起的概念,是由運營商提出的雲網融合,或者叫做雲網一體化。傳統意義上的企業上雲,需要單獨向運營商申請一條雲專線。而一旦需要擴容、加線,都需要重新申請。這種網絡服務模式逐漸不適合需要頻繁開通雲業務的企業。

2016年,中國電信率先提出了雲網融合的發展方向,2018年又發佈了首個雲網融合白皮書。雲網融合主打企業可以一鍵完成雲網配置,一跳入雲等無縫體驗。爲此,網絡設備供應商也面向企業推出了大量適配雲網融合的產品。

另一項廣域網絡市場中的變化,是IPv6開始在企業網中落地。IPv6可以實現企業中大量物聯網設備、多樣化網絡的IP化,從而大幅降低企業的網絡綜合成本,提升核心業務上雲可能。而這也給廣域網絡帶來了一輪新的升級。

2021年,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未來到2025年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重點方向。其中應用拓展的重點,就是深化IPv6技術與產業結合。在“雲+”“互聯網+”的基礎上,“IPv6+”的風潮逐漸打開。這也是廣域網絡市場中最新的一輪升級趨勢。

面向未來,企業業務的雲化與企業網絡的IP化,是兩個不可逆的數字化趨勢。這也是爲什麼華爲等ICT廠商不斷強化對廣域網絡市場的重視。

未來的競爭焦點在哪?

伴隨着企業上雲的推進,以及整體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廣域網絡的重要性與市場競爭性也在不斷提升。尤其作爲數字化基礎設施,廣域網絡產品需要與諸多國家政策做出緊密的配合。比如東數西算的國家行動下,算力的集中化建設最終是爲了讓企業更簡單、低成本地獲取算力。那麼假如企業的網絡水渠不夠寬、不夠方便,那麼東數西算的龐大投資似乎也就無法落地。

如何保證企業廣域網絡能力能夠跟上國家數字化基建的步伐,及時消化大規模的算力與網絡建設,就成爲了這一領域供應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競爭焦點。有四個關鍵節點,是未來廣域網絡領域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競爭關鍵:

1.更優質的算力網絡。

東數西算是一個時代的國家工程,其核心是通過計算集約化、中心化,大幅降低計算成本,滿足各行業的計算升級需求。而這個過程中不能僅僅有算力,還需要合理適配的網絡來調配、獲取、提供算力。誰能爲企業和數據中心提供更好的廣域網絡設備,將通信網絡變成算力網絡,誰就能在未來市場中佔得先機。在數據中心側,廣域網絡能力需要確保算力靈活、安全地完成傳輸,在企業應用側,廣域網絡需要確保算力被準確調用。這都是新的挑戰與新的機遇。

2.支持工業互聯網標準化。

工業與生產場景網聯化、智能化,面臨的根本問題就是網絡協議不標準。想要真正做到工業互聯網所期待的數據從設備到雲端,智能從雲端到設備,就需要大量工業生產場景的網絡具有標準化特徵。其中廣域網絡的協議統一非常關鍵,目前以IPv6統一工業互聯網的標準化底座,是一件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工程。需要接下來數年時間推動落地。

3.推動網絡綠色低碳化。

ICT基礎設施正在成爲能耗大戶,並且未來還將持續升級。爲了實現國家提出的雙碳目標,網絡的綠色低碳化已經成爲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廣域網絡負載着企業對外的數據通信,是網絡節能的重要關卡。網絡綠色低碳能力也將成爲業界競爭的關鍵。

4.兼顧可用性與可信性的網絡架構。

數字化的下一步,必然是企業將更多數據、業務、設備系統進行上雲,實現業務的全天候在線。而這就對網絡的可信安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基於零信任原則打造的網絡架構往往非常複雜,帶來了大量運維管理上的不便。未來如何兼顧運維管理便捷,同時實現零信任安全可信,可能是廣域網絡市場的另一個重要賽點。

根據相關數據,到2025年全球有85%企業應用將從本地處理走向雲端;74% 的企業將從連接私有云轉化爲使用混合雲。不可逆的上雲趨勢與工業互聯網趨勢,讓廣域網絡這個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由此打開的機會不僅僅對於華爲來說至關重要,對於從數字化紅利中獲取發展動能的企業來說也是如此。

無論是企業網絡用戶,還是相關領域的集成商、軟件開發者,都可以在變化中找到機會,在東數西算的時代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價值。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