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長期以來,美國將拉美視作“後院”,大搞門羅主義,通過干涉內政、威逼利誘等方式迫使拉美國家服從美國利益,嚴重影響拉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遭多方譴責。

門羅主義最早於1823年由時任美國總統門羅提出,名義上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實質是爲美國獨霸美洲、推行強權政治開路,迫使拉美國家按美國意志行事。201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宣稱門羅主義時代已終結,美國將與拉美國家建立“平等夥伴關係”。然而,事實上,美國從未放棄門羅主義。特朗普政府時期,時任國務卿蒂勒森在2018年初訪問拉美前夕再次鼓吹門羅主義,煽動委內瑞拉軍隊政變。此外,美國政府還多次加大對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等國的制裁,顯示門羅主義逆流再抬頭。

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也認識到,美國門羅主義政策的利己性及其干涉拉美的本質沒有變,不可能真正從平等互利的角度對待拉美國家。

委內瑞拉政治評論員 金達納:美國的態度一直很傲慢,把拉美視爲自己的“後院”,認爲拉美只能跟美國開展貿易往來。他們希望在這一地區繼續保持特權。

尼加拉瓜議長 波拉斯:我認爲不能再繼續實行門羅主義,我們不再是美國的“後院”。我們美洲不是美國的美洲,但是現在這裏還是有門羅主義,不然美國爲什麼總是干涉我們美洲國家的內政。

哥倫比亞國立大學國際法教授 安東尼奧·倫希福:理論上他們(美國)可以隨便怎麼說。但事實是從可實施角度和現實來看,門羅主義沒有施展的空間。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