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高職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範圍

記者 | 查沁君

“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6月6日,北京市發佈《關於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出深化北京市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重視程度。

“北京的《實施方案》是爲了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去年10月印發的《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對界面教育稱。

結合北京的實際情況,《實施方案》提出,要緊密圍繞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超大城市運行管理、高品質民生需求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優先發展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新興專業;加快建設養老服務、學前教育、護理和托育等人才緊缺專業;撤併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不符合首都產業發展方向的相關專業。

人才緊缺專業可面向京外地區,特別是津冀地區適當擴大招生計劃,切實增強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能力。

爲推動北京中職教育改革、提升中職學校的吸引力,《實施方案》指出,支持在有條件的中職學校實施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鼓勵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職業學校序列,支持技工院校與高等職業學校開展“3+2”中高職銜接培養。

此外,還支持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課程互選,依法依規推動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學籍雙向互轉。

上述措施打通了技工教育與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渠道,進一步拓寬職校生的升學渠道。

“國內各地都在推進中高職貫通(五年一貫制)與中本貫通培養模式,部分省區這兩者的招生比例已佔到中職學校招生規模的一半左右。”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

在推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整建制升格爲本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支持在若干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技師學院高水平骨幹專業羣開展職業教育本科專業試點。

同時加大高職學校面向中職學校、技工院校的招生比例,本科層次高職學校的招生規模不低於高職學校招生規模的10%。

除了設立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實施方案》還將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型專業或課程。

支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高職學校開展先就業再進修、邊工作邊進修的學歷貫通方式;研究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面向中職學校、專科層次高職學校的招生政策。

這表明,職校生不僅可以讀大專,還可以上本科,就業方式也更爲靈活,或將大幅提高學生上中職學校的積極性。

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北京市對試點企業研究制定鼓勵支持政策,對符合規定的職業教育投資,可按投資額的30%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北京還要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開展“入學即入職、工學結合”培養模式試點,試點項目學生入學並簽訂工學結合學徒培養相關協議後,可擁有企業見習職工身份,探索建立見習職工繳納社保、由財政經費進行合理負擔的工作機制。

對於上述兩點方案,熊丙奇認爲,提高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關鍵是企業自身有高素質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深入合作辦學的實際需求,建立現代學徒制也是如此。

“如果企業沒有這方面的需求,產教融合將流於形式,現代學徒制也難以推進。”熊丙奇告訴界面教育,現代學徒制已推行多年,但推進情況並不好。“一些企業認爲,只要從勞務市場招來人進行一週訓練就可上崗,爲何還要採取老師傅帶學徒的方式。其關鍵仍在於企業要升級換代,提出對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

在就業、落戶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職校畢業生與普通學校畢業生享有平等機會,將北京市高職學校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範圍。

北京之外,湖北、江蘇、青海等多地均發佈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在落實層面,各地的實施方案具有一定差異。

例如,在經費保障機制上,湖北省要求確保新增財政性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全面落實公辦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足額落實生均經費標準,確保中職(含技工學校)生均撥款標準不低於8000元、高職生均撥款標準不低於12000元。

江蘇省則明確,中職生均財政撥款水平須適當高於當地普通高中,高水平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享受普通本科同等水平,五年制高職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力爭到“十四五”末達到省定標準。

上述兩地均提到職業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在引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促進國際經驗本土化、再創新的基礎上,湖北提出在國外探索建設“魯班工坊”。江蘇提出實施職業教育“鄭和計劃”,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才培養。

整體看來,儲朝暉認爲,職業教育的發展須重視運用第三方評價來推動質量提升;其次儘可能地讓民辦職業教育、私立職業學校有更好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