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塑料行業將迎來規範化發展。

6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制定併發布《生物降解塑料與製品降解性能及標識要求》(以下簡稱《標識要求》)正式實施。這是生物降解塑料領域的國家標準,規範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標識標註要求和檢驗方法等。

2020年,全球塑料產量將近4億噸,生物可降解塑料全球產量僅爲122.7萬噸,佔塑料總量的比例爲0.3%。生物降解塑料的潛在發展空間巨大。國海證券研報則指出,在禁塑政策的推動下,預測到2025年,國內可降解塑料的市場總需求可達到415萬噸,是2018年需求量的9.23倍,以單價2萬元/噸計算市場空間爲830億元。

作爲亞洲規模最大,且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終端應用核心技術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龍頭企業,金髮科技早在2004年就開始佈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新標準的實施對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金髮科技首席戰略官、金髮生物董事長、可持續發展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合成樹脂協會生物降解樹脂分會會長李建軍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指出,“技術要求更加明確,產品更加規範,金髮科技已經擁有投產的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線,是全球PBAT產能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並且產品符合新標準,已經在行業內有一定市場基礎和口碑積累的企業,可以借新標準實施的機會迅速上量,抓住行業發展機遇。”

金髮科技首席戰略官、金髮生物董事長、可持續發展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合成樹脂協會生物降解樹脂分會會長李建軍(左)

新規出臺,龍頭企業迎利好

塑料是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中廣泛應用的材料,但與此同時,大量一次性塑料製品被丟棄已經成爲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山西證券研究所指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塑料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達15%。

解決塑料污染問題迫在眉睫,而實現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國家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

2020年7月,發改委發佈《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表明將加強對禁止生產銷售塑料製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零售餐飲等領域限塑的監督管理,推進農膜治理、規範塑料廢棄物處理和處置,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

2021年1月,號稱史上最嚴的“限塑令”正式實施,生物降解塑料行業隨之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反應在資本市場上,當月,金髮科技的股價飆升超過60%。

事實的另一面是,由於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亦存在降解程度不確定、產量不足、標示不清,以及檢測方法耗時長、難度大等問題,阻礙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推動。

《標識要求》的實施則爲這些問題提出瞭解決路徑。

“生物降解材料自從2020年下半年受到大量關注之後,就一直處於焦灼狀態。以前生物降解材料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監管部門也沒有嚴格執行的依據,因此行業裏存在一些魚目混珠的現象,部分產品可能質量不達標。”李建軍對時代財經說。

早在2004年,金髮科技就開始佈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生物降解材料供應商,也是國內最早實現PBAT量產的公司之一。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金髮科技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品全年銷售7.97萬噸,同比增長22.28%。

截至目前,金髮科技已經建成了年產18萬噸的PBAT生產線,是全球PBAT產能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2021年,金髮科技的生物降解薄膜類原料銷量位居全球前三、亞洲第一。

李建軍對時代財經表示,6萬噸爲PBAT的一個標準生產單元,金髮科技建設一條產能爲6萬噸的PBAT生產線大約一年就能完成。未來,金髮科技還將繼續推動年產3萬噸PLA裝置的建設工作,計劃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投產。此外,金髮科技還在積極探索年產1萬噸的生物基BDO項目建設,預計2023年12月底建成投產。

“結合國內政策變化趨勢以及市場的需求情況,金髮科技還會適時推進後續12萬噸/年PBAT和6萬噸PLA產能的建設和投產工作。”金髮科技方面對時代財經透露。

生物降解材料的未來屬於誰?

雖然近年來生物降解材料已經成爲熱門板塊,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生物降解材料行業仍然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李建軍對時代財經表示,行業未來的升級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降本增效,二是拓寬應用場景。

與傳統塑料相比,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明顯偏高,大概是傳統塑料的2倍。這也是影響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場接受度和推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建軍指出,在同一個技術路線的前提下,企業的成本控制看的是其對上游供應鏈的管理,對企業內部生產流程、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的管理,以及對下游市場的議價能力和對市場份額的保持,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做出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我們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從中不斷總結經驗,目前我們內部已經做到了精細化生產管理,可以說金髮科技的成本控制在行業裏面是很有競爭力的,而且產品品質一直很穩定,在國內外都已經處於領先的地位,我們對保持領先地位和市場份額還是有信心的。”李建軍對時代財經說。

目前,金髮科技研究開發的完全生物降解共聚酯樹脂及其改性產品,主要應用於一次性包裝(購物袋、果蔬袋、垃圾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飲具和3D打印耗材等領域。

圖片來源:金髮科技

金髮科技對時代財經透露,公司目前已開發出全降解高透氣口罩,且可降解醫用外科口罩已取得歐盟MDR-1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的資質,未來公司會繼續推進將生物降解材料運用到醫療健康用品上。

隨着疫情的持續發展,被丟棄的防護服、口罩,或將成爲新的環境污染源。《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估計,全球每月有1290億個口罩和650億個一次性手套,而這些防疫用品的材料幾乎都是化石來源的塑料製品,幾乎無法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也難以回收利用。

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金髮科技曾經是國內最大的口罩生產商之一。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金髮科技醫療健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10億元,約佔總營業收入的7.73%。

李建軍對時代財經表示,用生物降解材料生產製造醫療防護用品的技術難度並不高。“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相信不久將來,金髮科技的完全可降解口罩也會在市面上銷售,這些口罩會對環境更加友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