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6月6日,一則螞蟻集團旗下星熠銀行在新加坡開業的消息,將大衆的關注點再次拉至螞蟻集團的國際化業務上。2021年底至今,螞蟻集團幾乎一個月一動作的海外佈局引發業內猜測,是否螞蟻集團在IPO暫停後瞄準了海外?

對此,6月6日螞蟻集團東南亞區域總經理頰航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發力海外業務是互聯網發展全球化升級的必然。如今,螞蟻集團出海戰略已從“錢包時代”進化至 “解決方案時代”,也是螞蟻集團出海經驗積累到一定階段的思考和升級。另外頰航側面回應了螞蟻集團最新的海外業務經營情況:“國際化是螞蟻集團的明天業務,營收不是優先考慮。但可以肯定的是,國際業務在整體營收佔比中提升速度大大好於預期。”

| 最新動作 |

旗下星熠數字銀行掛牌

6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作爲新加坡首批獲批的數字銀行之一,螞蟻集團的全資子公司——ANEXT Bank星熠數字銀行今日在新加坡開業,從服務羣體來看,其主要服務註冊地在新加坡的本地和東南亞區域的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可爲其提供多種數字金融服務。

開業當日,星熠數字銀行宣佈和新加坡中小企業服務機構Proxtera達成合作備忘錄。Proxtera是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聯合發起的網絡平臺,目前,使用Proxtera網絡服務的亞洲和非洲的中小企業已達40萬家。星熠數字銀行稱,未來將率先爲Proxtera網絡平臺上的買家和賣家提供金融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開業初期,星熠數字銀行已推出首個產品ANEXT Business Account,這是一款爲中小微企業而設的數字銀行存款賬戶,也是新加坡首個可爲非本地公司提供遠程開戶服務的創新。也就是說,只要註冊地在新加坡,無論主要業務開展地是否在新加坡,均可“一鍵開戶”。此舉將大大方便該區域的中小微企業,即日起,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可以登錄銀行網站www.ANEXT.com.sg註冊。

在新加坡發起成立數字銀行,也被業內視作爲螞蟻集團國際佈局在東南亞地區業務升級的關鍵一步。

正如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指出,“我認爲這是螞蟻集團國際化業務進程中一個重大升級,其近期推出的創新跨境支付技術解決方案Alipay+,再加上最新在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的獲取,說明螞蟻集團國際化的戰略在加速推進,深耕東南亞也體現其看好當地市場。畢竟在海外獲得銀行展業資格,從牌照、合規到風控都要求比較高,拿下牌照補齊金融生態板塊,將有利於其後續海外業務開展”。

| 回應佈局 |

營收不是優先考慮

事實上,除了此次數字銀行開業,回顧近半年來,螞蟻集團幾乎以一個月一動作的頻率,在加速着國際化佈局腳步。

例如2021年底,其與全球最大連鎖快餐公司之一的RBI(漢堡王、Tims咖啡等餐飲品牌的母公司)合作;2022年1月爲聖馬力諾一次性接入亞洲多個電子錢包;2月和全球第四大支付和貿易服務商Worldline合作再升級;3月底設立東南亞區域總經理全新崗位;4月再以戰略投資的方式與東南亞支付平臺2C2P達成深度合作……

業內對螞蟻集團業務一直高度關注,近年來海外業務的加速佈局,也難免引發市場猜測,其中就有不少聲音稱,螞蟻集團開啓了自IPO叫停以來最大的海外行動。

正如金融科技行業分析人士、南開大學金融學博士陳揚稱,螞蟻集團加碼國際化業務,或由於全球經濟發展都處於承壓狀態,金融系統監管形勢趨嚴;另外,國內市場份額已成定局,可爭取的市場增長空間有限。因此國內對於新業務開展暫時有一定阻力,需要着眼於國際化市場。事實上,東南亞市場目前是各方佈局的重點,Google、FacebookPayPal以及騰訊都在東南亞地區積極推廣數字金融業務。

對於多個海外佈局考慮,頰航6月6日向北京商報記者進行了回應。

“從2013年開始,國際化一直是螞蟻集團的戰略發展重點,是體現全球數字普惠的初心所在,也是螞蟻集團的明天業務。”當天,頰航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了螞蟻集團出海新的戰略轉型方向,即從此前的“錢包時代”升級到全新的“解決方案時代”,也就是A+和B+“兩條腿”走路階段。

頰航介紹,Alipay+ 主要提供創新的全球跨境移動支付技術解決方案,通過接入多種數字支付,連接全球商家和亞洲消費者。B+則是以WorldFirst(萬里匯)爲核心,爲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提供收、付、管、兌、貸服務。

另談及經營情況,頰航側面表態,“全球化是螞蟻集團明天的業務。營收不是我們現在的優先考慮,但可以肯定的是,國際業務在整體營收佔比中提升速度大大好於預期”。

| 行業觀察 |

出海並非一片坦途

瞄準全球化佈局尤其是東南亞市場,螞蟻集團有其自身考慮。

客觀來說,如今錢包碎片化的問題已成爲影響東南亞數字化升級的痛點。據市場調研機構Juniper和Boku發佈的《2021移動錢包報告》表明:2020年,全球範圍內年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儲值移動錢包已有55個;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上升至69個。而東南亞成爲了電子錢包使用增長最快的地區,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移動錢包使用數量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近4.4億,比2020年增長311%。

螞蟻集團稱,移動支付是未來,尤其在亞洲,但由於區域發展和參與者技術能力不均衡,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種數字支付方式之間,缺乏互操作性,加之在技術標準和協議方面的效率、可用性和兼容性方面的差異,導致全球數字支付系統的碎片化痛點。Alipay+瞄準的,正是應對這一痛點,通過創新的全球跨境支付技術解決方案,集成碎片化的各國各地移動支付工具。

一名金融科技海外從業人士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及了這一點,“不像中國市場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爲主的雙巨頭格局,目前整個東南亞市場仍呈現碎片化特徵,且市場需求旺盛,已經從初級市場變成了快速成長的中級市場,並誕生了幾家獨角獸企業。基於此背景,不管是螞蟻集團近幾年來密集的海外人才調動還是投資合作,都不難窺出螞蟻的國際化佈局,可謂水到渠成之舉”。

不過,海外業務也並非一片坦途。出海者衆多,在業內看來,目前螞蟻集團已經具備了海外佈局的技術基礎、業務通路和牌照許可,但後續如何加深本土化認可、應對激烈競爭壓力,仍待進一步觀察。

前述金融科技海外從業人士指出,螞蟻集團近幾年在東南亞的金融動作頻繁,有其自身品牌和技術實力,也覆蓋了非常多的商家,這是其優勢所在,但有個問題是,目前當地也有很多強勁競爭對手,另外不少當地居民對其品牌認知度並不高,因此,在打好戰略牌後,如何深化當地本土服務,做好精細化運營,是螞蟻集團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陳揚同樣稱,螞蟻集團在國際業務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各類產品的本地化差異以及各國金融監管規則差異等重點問題。

王蓬博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可能對螞蟻集團等中國企業而言,最大的難點和挑戰是如何形成一個全球化視角思考問題的角度,在他看來,企業還要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和監管政策,從當地視角去考慮問題,洞察市場。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