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 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是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

6月5日,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全新的市场思维正让绿水青山的价值更加凸显。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

围绕此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在百川论坛——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双碳”战略2022研讨会上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探讨中国生态环境市场建设的现在和未来。

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是系统工程

《21世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需要哪些条件?

潘家华:首先我们要对什么是生态环境市场进行界定。第一类是制造品,一些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技术和产品,比如各种投资,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的技术,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第二类,就是一些地方优质、纯天然的生态农产品,其市场拓展不够、市场认知程度不高,需要统一的大市场,让这些产品能够自由流动。还有就是人才和资金,现在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对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是严重短缺的,这也会导致城乡之间的鸿沟。所以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产品、人才、资本的流通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就是在生态环境领域里的人才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能够打通各种堵点,实现自由流通,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

第一是信息流通。很多商品和服务信息触达不到真正的需求方,同时虚假信息庞杂,容易导致人们出现认知错误和障碍。所以信息的准确、高信任度的流通非常重要,若要实现生态环境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须先解决信息流通的问题。

第二是制度障碍。现在很多生态环境领域里的投资都是属于地方财政投入,这时候往往倾向于让本地的企业来经营、建设和管理,搞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违背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搞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从而实现扶持本土企业的目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地方的本土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对欠缺,如果缺乏公开透明的制度安排,那么也可能让真正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望而却步。

第三是配套问题。当人才流动到一个地方去并在那扎根、期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拓展,而如果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条件不配套,就会给人才的流动带来后顾之忧。所以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一要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必须要有一个系统、全面、整体的解决方案。

促进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

《21世纪》:你提到资本市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市场的建设中?

潘家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社会资本面多量广,成效也非常大。但是当前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市场建设还存在几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资本参与具有一定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属性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存在一定制度门槛。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是有环保建设需求的部门而言,由于种种因素社会资本经常不会优先列入选择。二是社会资本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有些是非常高质量的,也有些是浑水摸鱼的,因此存在能力建设和社会信任问题。

首先,根本上还是要依靠法治来解决。对于参与地方具有公益属性的生态环境领域投资和建设运营的社会资本,要以规范的、法治的、透明的制度来运作,这样才能促进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

第二,社会资本是有逐利性质的,而生态环境相关的很多项目都具有公益属性或准公益属性,那么这也要求参与其中的社会资本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担当和道义站位,才能行稳致远,而不是谋求在其中赚大钱、赚快钱,因为显然其中的利润空间是很小的。所以社会资本在参与相关项目之前要先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第三,要推进专业化和技术创新。大家都希望能有美好的环境,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做的都是大路货,没有自身特色,那么产品本身也是缺乏竞争力的。所以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要明确自身的特色、专项的技术,把业务做深、做精、做准、做好,使市场进入良性互动和竞争。目前我们还有很多基本功要做。

《21世纪》:其实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将社会责任反映在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战略中,提倡可持续发展。

潘家华:原来叫CSR,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叫ESG,就是环境社会和治理。很多企业确实做了许多努力,但从企业角度来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很多企业的经营是“打一枪换个地方”而非从长计议,这类企业应该去修炼自身的“内功”。第二,有一部分企业没有自己核心技术,属于“拿来主义”,既然技术是“拿来”的,在管理和质量上就要做出优势和特色。第三,还有一部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做好“专精特新”,以工匠精神将产品工艺做到极致。

另一方面,从政府角度来看,要提供好必要的公共服务,同时“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政府管理要不断创新,打造适应市场改革、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为政府”。

未来应大力发展零碳市场

《21世纪》:除了ESG以外,在整个生态环境市场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受到很多关注。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正进一步推进,你认为我国的碳市场呈现出哪些特点?

潘家华:要先从理论层面把碳市场问题理清楚。碳排放权是有价值的一种资产或者商品,应该通过市场手段加以配置。

首先,在这样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建立这样的统一市场是有难度的。2011年开始试点,2021年全国的碳市场建立,其过程充满挑战;但是建成并正常运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第二,更为重要的是,让全社会认识到碳不是免费的,而是有价的,促使大众以及企业对碳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使得含碳的能源、含碳的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弱化,整个经济向碳中和转型的进程就会加快。第三,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人才和监测核算方面的要求,促使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也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这是具有国际先进意义的。我们的碳市场在某些方面比欧盟做得更好,因为相比起欧盟松散的制度体系,我国的中央政府政策执行力和效果要强得多。目前碳市场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表明它是有效的。

《21世纪》:你认为目前我国碳市场面临哪些挑战?

潘家华:首先碳交易涉及到碳的属性问题。大宗商品交易,比如粮食等,英文叫goods,中文叫“善品”,好的商品,是可以无限拓展市场、越做越越大的。“碳”的特殊性在于,化石能源中的碳,它在经济学中被成为bads,“恶品”,那么它的市场空间就比较有限,而且不可能做大做强,也不可能无限拓展。欧盟碳交易从2005年开始,17年来规模上不仅没有拓展,而且在萎缩,因为最终要归零。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即碳交易并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而且,随着碳中和进程的加快,这个市场还会不断减小,直到最后归零,也就是说碳市场就不会存在了。所以一定要从长远的战略上来看这样一个问题,碳市场是为了减少碳,而是不是为了发展它,也不应以赚钱的思路来参与这个市场。

第二,碳跟其他有形的产品不一样,手机、杯子等都是有规则、可度量的,但碳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测算来定量。那么测算就存在着误差空间。如果误差空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出范围或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就有可能导致造假、寻租等,这是由碳的特征决定的,要通过化石能源的消耗、通过排放系数来测算(而非测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碳交易遵循科斯定理,即总量控制的产权交易,交易成本需要为零或者交易成本非常低,但现在涉及碳的测算,无论是企业自己测还是第三方测算,就会提高它的交易成本。

第三,碳额度的分配。现在主要是“抓大放小”,主要将年耗1万吨或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纳入到交易体系之中,而对于中、小微型的企业尚未纳入,这可能在初期造成一定的寡头垄断。实际市场运作的效率可能受市场以外的因素,例如碳额度分配的影响。

《21世纪》:对于这三方面挑战有哪些可行的应对路径?

潘家华:我们首先要认可碳市场的价格信号是积极的、有效的,它的正面功能不应该被低估。那么对于现在的挑战和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控,执行中也就不会偏颇。

虽然碳市场不可能做大做强,但是在碳市场有效运行期间,零碳能源和产品市场是可以做大做强并进行市场拓展的。因此,我们要考虑进行市场的转轨和拓展,零碳的能源,比如风、光、水、生物质能,都属于goods,即“善品”,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碳市场中碳的价格,使得零碳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扩大零碳市场的规模。

另一方面,按照石油期货交易的思路,我们也可以打造零碳能源的期货交易,适当拓展风、光、水、生物质能等,还有碳汇。所以碳市场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肯定要拓展到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市场上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