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流車企五月遭遇“寒冬” “斷崖式”下滑原因何在?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日系車企正在遭遇陣痛。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和全國微型車協會聯合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日本國內新車銷量爲26.14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18.1%,連續11個月出現同比下滑。日本八大車企中,除三菱汽車外,其他車企銷量均呈現同比下滑態勢

不僅如此,據日本共同社消息,今年5月,本田、豐田、馬自達、斯巴魯等四家日系車企在美國市場中的銷量均遭遇兩位數同比跌幅。根據本田公佈的最新數據,5月,其在中國市場中的銷量爲8.9萬輛,同比下滑30.8%

事實上,日系車企新車銷量的下滑,與其產能受限有着直接關係。自今年年初以來,豐田、本田、馬自達、三菱、斯巴魯、日產等車企均遭遇過停產或減產困擾。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和全國微型車協會聯合會方面認爲,半導體短缺加之此前上海因疫情管控導致零部件採購困難,日本各汽車製造商生產出現停滯,對新車銷量造成了影響。

5月日系車銷量跌字當頭

具體來看,5月,日本微型車以外的汽車(註冊車輛)銷量約爲16.14萬輛,同比減少16.7%,連續9個月出現同比下滑。其中,豐田5月銷量約爲8.65萬輛,同比下降20.0%;日產5月銷量同比減少4.1%;斯巴魯5月銷量爲3480輛,同比下降27.5%;馬自達當月銷量爲3332輛,同比下降49.3%;雷克薩斯當月銷量爲3103輛,同比下降30.8%。

5月,日本微型車銷量約爲10萬輛,同比減少20.3%,連續12個月出現同比下滑。其中,鈴木和大發工業當月銷量分別減少12.8%和19.8%。

一片跌聲中,三菱汽車5月在日本本土市場中的銷量則同比增長了73.1%。

本土市場之外,日系車企在海外市場中的銷量也相對低迷。根據最新數據,5月,豐田、本田、馬自達、斯巴魯等四家車企在美國的新車銷量合計爲30.93萬輛,同比下降40.3%。其中,馬自達當月銷量約爲1.53萬輛,同比下降63.7%;本田當月銷量約爲7.55萬輛,同比減少57.3%;豐田當月銷量約爲17.6萬輛,同比減少27.3%;斯巴魯當月銷量約爲4.25萬輛,同比減少24.8%。

值得注意的是,5月30日,豐田汽車集團對外發布的2022年4月產銷數據顯示,今年4月豐田汽車全球銷量同比繼續下降11.1%,而這已經是豐田汽車連續8個月全球銷量同比下滑了,這一數據也成爲了自2021年10月(下滑20.1%)以來最大跌幅。按照區域來看,北美市場大減19.7%至218837輛,中國市場大減30.7%至111134輛

對此,幾家日系車廠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爲在全球半導體短缺的背景下,新車供應持續受到限制。

在中國市場,根據本田官方最新數據,其5月新車銷量約爲8.9萬輛,同比下滑30.8%。本田方面也表示,其銷量下滑主要受疫情及零部件供應緊張的影響。

產能不足影響或將持續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受疫情、芯片短缺、零部件供應困難、物流中斷等多重因素影響,日系車企頻頻遭遇生產停滯困擾。以豐田爲例,今年以來其已多次宣佈調整生產計劃。

在最近的一次生產調整中,豐田宣佈,因疫情蔓延導致零部件短缺,其6月全球生產計劃調整爲85萬輛,其中日本本土生產計劃爲25萬輛,海外市場生產計劃爲60萬輛,這一數字較今年年初的目標下調了10萬輛。同時,豐田日本本土的部分工廠在5月和6月均曾暫停運營,共涉及10家工廠中的16條生產線。大部分工廠的停產時間在3天左右,主要集中在5月25日至5月28日,以及6月1日至6月3日之間。

此前,本田汽車也曾宣佈,由於近期半導體長期缺貨,以及疫情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導致物流中斷、零部件供應遲滯,5月初本田汽車日本部分工廠減少了約50%的產能。此外,馬自達、三菱、日產、斯巴魯等車企此前也曾停產或減產。

如,受疫情等封控措施影響,馬自達一些零部件供應廠商停止生產,部分零部件無法採購,其位於日本的廣島總公司工廠和防府工廠於4月14日至15日停產兩日。由於零部件供應遲滯,三菱位於日本國內的主力工廠自4月11日起停工5天,該工廠主要生產歐藍德、奕歌等車型。

在整車廠集體遭遇產能掣肘的大背景下,2021財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日本國內新車銷量爲421.58萬輛,創下45年來的最低水平。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和全國微型車協會聯合會方面表示,上海已經於6月1日全面復工復產,但6月除了豐田已宣佈日本國內部分生產線停工外,斯巴魯也表示會暫停工廠生產,這對日本新車銷售的影響可能會持續。雖然零部件短缺情況大概會逐漸緩解,但形勢複雜,今後的情況仍難以預料。

記者|裴健如  編輯|孫磊孫志成 易啓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