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來自某招聘平臺的信息顯示,金圓股份(000546.SZ)正在招聘鹽湖提鋰礦山礦長,待遇爲3-4萬元/月,不過工作地在阿里革吉縣,並能適應海拔5000米工作環境”……

就在6月6日晚,這家借殼上市的水泥企業發佈停牌公告,計劃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阿里鋰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49%的股權。

鋰源礦業的核心資產爲,阿里改則縣查波錯鹽湖、革吉縣捌千錯鹽湖的採礦權。

由於金圓股份此前已收購鋰源礦業51%股權,若上述股份收購如期完成,公司將對其實現100%控股。

對此金圓股份人士7日稱,“公司希望掌握更多上游鋰資源。”至於其他問題,該人士則以處於敏感期爲由,無法給出更多回應。

不過,有鋰鹽行業人士表示,結合近期斯諾威股權拍賣,以及南美、澳洲主產地資源情況來看,礦端資源價值仍在強化,“如果金圓股份不早點下手,再過半年,收購鋰源礦業剩餘股權就不是今天這個價了,甚至這次49%股權的收購價格都可能會高於去年收購時。”

需要指出的是,金圓股份新能源領域的佈局不限於此,其還通過入股等方式涉及動力電池研發製造、換電和電池回收等領域,這也被公司稱之爲“二次騰飛計劃”。

今年1月,曾任浙江吉利控股CEO的徐剛也已加盟公司,並新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只是,戰略轉型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的風險。

新能源上、中、下游全覆蓋

2014年借殼上市,2017年戰略轉型至環保領域,2021年又開始收購鹽湖資產……金圓股份在新能源領域越走越遠,所涉及領域更是覆蓋產業鏈上、中、下游。

2021年11月,金圓股份全資子公司金藏圓鋰業才與鋰源礦業原有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5.1億元的價格收購其51%股權。

如今,公司再次計劃收購鋰源礦業剩餘的49%股權。由於此次收購計劃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暫時尚未可知剩餘股份部分的具體定價。

除了抓緊佈局資源端外,公司在捌千錯鹽湖的開發動作也不慢。

今年4月,公司新能源(國內)事業部革吉鋰業董事長王樹龍稱,“捌千錯鹽湖萬噸級鋰鹽項目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通電與生活設施工程建設……二季度工作重點將繼續圍繞首期年產2000噸裝置投產及產出首噸鋰鹽產品而全力推進。”

另據金圓股份公衆號消息,今年5月20日,捌千錯鹽湖首噸富鋰液產品出產;5月25日,首噸粗製磷酸鋰順利出產。

現階段,鹽湖提鋰主要產品爲碳酸鋰,爲何捌千錯鹽湖先產出了磷酸鋰?公司會以此製備碳酸鋰?

技術上看,似乎問題不大。

以廣東邦普循環科技申請的專利來看,粗製磷酸鋰加入轉化劑,並經高溫焙燒後,得到磷酸鹽固體和含鋰溶液,再加入碳酸鈉溶液反應,得到碳酸鋰。通過該方法,可以回收粗製磷酸鋰渣中的鋰,鋰回收率高達98%以上。

“公司採用最先進的電化學脫嵌法技術,這種提鋰技術的優勢主要在於區別於其他提鋰方法,是把鋰的分離和濃縮合並一步到位完成,從而整個建設週期縮短、成本下降、質量提升並穩定。同時提鋰過程中不需要酸鹼、特別適合當地環保要求。”金圓股份早前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業內專家瞭解到,不少鹽湖使用的沉鋰母液在做磷酸鋰,同時回收環節的鐵鋰材料也是被處理成磷酸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鋰的回收率。

同時,磷酸鋰也可以直接向下遊磷酸鐵鋰廠家供給,前提是純度需要達標,而現階段市面上大多數磷酸鋰產品純度還無法達到這一標準。至於金圓股份的磷酸鋰,目前顯然還只處於粗製產品階段。

中游的佈局,金圓股份則通過增資甌鵬科技的方式進行,後者主營業務爲新能源汽車標準化鋰電池的研發製造、新能源換電汽車生態運營和智慧能源網絡運營。

此外,公司還與盛大奇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圍繞廢舊鋰電池回收網絡渠道建設,未來三年,擬在全國範圍建立區域中心站不少於20個,在廢舊鋰電池的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上開展緊密合作。

向新能源領域轉型,金圓股份顯然動了“真章”。

二次騰飛計劃

對於金圓股份此前向環保領域轉型,本報2021年10月曾報道指出,從收入端來說,趙輝主導的上述二次轉型是成功的。從盈利角度而言,金圓股份的環保業務卻更像是一門“辛苦活”。

2017年到2020年四年多時間裏,該公司環保業毛利率最高水平僅有7.48%,同期建材業務毛利率最低是30.51%。

這也是公司爲何選擇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原因,至少現階段來看,利潤率要顯著高於水泥、環保行業。

金圓股份在年報中也發佈了《金圓二次騰飛規劃綱要》,具體包括加快鹽湖提鋰項目開發建設與外延式拓展鋰資源產業鏈,另一方面繼續深耕低碳環保產業之固危廢資源化處置和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並與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或許,是爲了保證上述戰略的推進,金圓股份今年還出現了“退位讓賢”的一幕。

上市公司實控人爲趙璧生、趙輝父子,趙璧生今年已經77歲高齡,未在上市公司任職,此前公司董事長由趙輝擔任。

在2021年收購鹽湖資產,和今年加速向新能源領域轉型背景下,金圓股份年初還引入了徐剛擔任公司董事長,趙輝則繼續擔任公司總經理、代董事會祕書。

徐剛,1961年生,曾任顧家集團副董事長、聯席總裁,浙江創輝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硅谷天堂產業集團董事、總經理,蘇寧環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加盟金圓股份前,徐剛曾擔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CEO職務。

當然,高管和必要的人才支持,只是保證戰略轉型的基礎,金圓股份也在謀求回籠資金,並選擇退出建材水泥行業。

今年4月21日至27日,上市公司曾委託杭州產權交易所,對其持有的青海互助金圓水泥100.00%的股權掛牌出售,掛牌價格爲19.16億元。

而互助金圓水泥,正是上市公司的主力子公司,屬於相對優質的資產,金圓股份的轉型決心可見一斑。

不過,在掛牌期結束時,互助金圓水泥並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上市公司改爲下調價格至17.24億元進行二次掛牌出售。

此外,根據歷史公告,2022年度金圓股份及子公司擬向銀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及其他機構,申請授信額度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0.54億元,併爲其提供24億元左右的擔保。

只是,被提供擔保的幾家子公司整體負債率不低,其中兩家接近70%,另有一家負債率達到了84.34%。

不難看出,捌千錯鹽湖等新能源資產快速取得收益,問題還不大。如若不能,則可能面臨轉型過程中,上市公司主業缺失、盈利能力下降和債務大幅增長的風險。

市值管理納入戰略規劃

鹽湖資源開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金圓股份動作更快的開發方,至今也未有正式產品出爐。

比亞迪鹽湖股份合建的3萬噸產能,至今尚在中試,再如扎布耶鹽湖的建設週期預計爲,“力爭2023年7月30日建成,2023年9月30日運行投產。”

金圓股份在取得粗製磷酸鋰後,何時能夠產出碳酸鋰產品,仍存一定不確定性。而在承擔上述轉型風險的同時,金圓股份方面似乎也對公司市值方面有着一定追求。

去年,確定進入新能源領域後,金圓股份股價曾從6元附近一路上漲至18.73元,並在今年4月的系統性殺跌時回落至9.9元,最大回撤幅度超過47%。

金圓股份公衆號消息,公司一季度經營工作小結與二季度經營工作佈置會議,徐剛在對二次騰飛戰略發展規劃 1.0版說明和宣貫要求提出,“1.0版增加了具體的市值指標和相對詳細的實施措施……”。

上述會議還提出,“爲了實現1.0版的規劃目標,公司將全力打造和提升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重視投資者關係維護,做好市值管理,使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產生良好的預期。”

就公司2022年以來的資本市場動作來看,也是在不斷進行回購、增持。

1月21日,徐剛履新。當天晚間,上市公司發佈增持計劃公告,新任董事長擬自本計劃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的金額不少於人民幣1500萬元。

一個月後,金圓股份再次發佈“首次回購公司股份”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於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4000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20.84元/股(含)。

到今年3月20日,上述回購完成。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313.37萬股,最高成交價爲16.76元/股,最低成交價爲14.76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爲4999 .16萬元。

4月18日,徐剛個人增持股票部分全部完成,成交價多數在14.56元至16.18元,只有最後一筆成交價爲12.09元。

當時,公司可能不會想到今年4月A股市場的系統性下跌,這使得回購和徐剛個人增持部分的平均成本都超過了15元/股。

而截至6月7日停牌前,金圓股份最新收盤價爲14.69元,大概處於回購成交價的下沿。

當然,重視市值管理也好,高管增持納“投名狀”也罷,二級市場波動存在太多變量,被套的員工持股計劃、產業資本,甚至是公募基金不在少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