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付樂 冉學東 北京報道

近日,美團京東多款消費貸ABS產品啓動發行。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暫停新增發行近幾個月後有望出現回暖。

6月7日,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年初滬深兩地交易所停發消費貸ABS,一些機構的融資渠道因此受限,或尋求其他補充資本的方式。”

她表示,打通多元化融資渠道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舉動,在某類融資渠道遇冷時更是如此。遇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宏觀環境的影響,例如政策收緊、疫情等。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市場信心不足,對其中的信用風險保持謹慎態度。

多款產品“上新”

近兩個月,美團、京東等平臺的多款消費貸ABS產品啓動發行。

中國資產證券化網(CNABS)顯示,美團旗下的“中金-美好生活1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起息日爲5月17日,首次償付日爲6月30日,法定到期日爲2027年5月17日。另一款產品“招證-美滿生意2022年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起息日爲5月11日,首次償付日爲6月30日,法定到期日爲2027年5月26日。

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臺顯示,“招證-美滿生意2022年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更新日期爲2022年4月6日,項目狀態顯示爲“通過”,擬發行金額爲30億元。另有“招證-美滿生意2022年2期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中金-美好生活2022年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BS項目狀態均爲“已反饋”,更新日期分別爲2022年5月25日、5月24日。

此外,京東旗下的“東道七號8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金額10億元,起息日爲5月24日,法定到期日爲2024年5月24日。另一款產品“東道七號6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金額10億元,起息日爲5月20日,法定到期日爲2024年5月20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個月以來,只有個別互聯網平臺新增發行了ABS產品。

此前,滬深兩地交易所對互聯網平臺公司窗口指導,暫停了互聯網公司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新增發行。按照監管要求,存量ABS產品到期後,可以置換相應額度,但不再放行新增額度。

某互聯網金融平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去年12月左右接到的窗口指導,具體什麼時候恢復還沒有明確指示。”

從發起機構來看,消費類ABS的發行主體以互聯網小貸平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銀行居多。其中,互聯網小貸平臺是消費貸ABS的發行主力。

作爲非銀金融機構,互聯網小貸平臺不能吸納公衆存款,可以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ABS)等方式對外融資。而ABS產品在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也能調整資本結構,有利於機構實現輕資產運營。不難看出,未來互聯網小貸平臺對發行ABS的需求依舊旺盛。

多元化融資渠道

去年5月,螞蟻180億ABS終止發行。在防風險的大背景下,消費金融業務監管總體趨嚴。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可供發行的場景資產減少。今年以來,互聯網消費金融ABS發行放緩。

一直以來,互聯網巨頭、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信託公司相繼發行了ABS,但從整體消費金融ABS發行量來看,今年較上年呈現出下降趨勢。2021年消費類ABS產品共發行132只,發行規模共計1408.58億元,同比下降近48%。

除了互聯網平臺,今年消費金融公司在資金渠道上同樣承壓。2021年捷信消金、興業消金、湖北消金、杭銀消金、中郵消金、馬上消金等5家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共計134.35億元。2020年全年消費金融公司ABS發行總量爲123.65億元。而今年只有兩家消費金融公司發行了近30億ABS,和此前相比,消費金融機構的ABS發行呈現出一定的放緩跡象。

擴融方面,今年以來,中原消費金融獲批發行20億金融債。平安消金、錦程消金和小米消金獲得銀團貸款累計近20億元。此前,也有消費金融公司嘗試二級資本債。記者不完全統計,3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共有19家機構具有同業拆借資質,14家獲批發行ABS,8家獲批發行金融債券,9家能夠進行銀團貸款。業內普遍認爲,融資渠道多元化有利於消費金融公司根據自身業務匹配更適合的融資方式。

“打通多元化融資渠道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舉動,在某類融資渠道遇冷時更是如此。遇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宏觀環境的影響,例如政策收緊、疫情等。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市場信心不足,對其中的信用風險保持謹慎態度。”蘇筱芮表示。

她指出,從過往情況來看,ABS、金融債等是此類機構進行補血的常用手段。從申請門檻來看,金融債相對資產證券化業務而言難度更高,獲得發行資質的機構數量也會更少。從融資成本來看,由於能夠獲得金融債發行資質的機構更少、難度更高,融資成本相較ABS而言也會更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