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6月9日(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週三(6月8日),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世界黃金協會(WGC)公佈了其年度央行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四分之一的受訪央行希望在一年內增持黃金。

具體數據顯示,在受訪央行中,25%將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黃金,並且這個數字出現了逐年增加的趨勢。在2021年的調查中,這個數字爲21%,2020年爲20%,2019年爲8%。報告還指出,今年也是連續第二年沒有央行有意減持黃金。

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多家央行計劃增持黃金主要是由於對潛在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擔憂日益增加,另外對國際貨幣體系的預期變化以及儲備貨幣經濟體的風險也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分析師表示,面對更具挑戰性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央行黃金需求可能會保持強勁,因爲黃金的特性——避險和對沖通脹有助於增強央行對黃金的信心。

新興經濟體更青睞黃金

另一組數據顯示,61%的受訪央行認爲,未來12個月全球黃金儲備量將增加,比2021年的52%高出了近9個百分點。報告指出,在所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後簡稱“新興經濟體”)中這個比例達到了80%。

另外上述25%計劃增持黃金的也大都爲新興經濟體央行,WGC表示,這顯示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的央行的想法已經出現分化。分析師稱,這個現象表明在持續緊張的局勢下,央行越來越擔心主要經濟體之間脫鉤的威脅。

調查強調,受訪者越來越預期美元將繼續失去其作爲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另外歐元的地位也正在下降。分析師表示,“在未來五年內,受訪央行預計黃金和人民幣的儲備作用會越來越大。”

俄羅斯央行4月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初俄羅斯國際儲備中黃金的份額爲21.5%,而人民幣的份額從12.8%上升到17.1%。俄央行指出,在西方國家凍結其外匯儲備後,俄羅斯繼續擁有充足的黃金和人民幣儲備。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