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閆學功 高旭洋

來源/雪豹財經社(ID:xuebaocaijingshe)

美國科技股的“圖騰”要改頭換面了。

“FAANG時代終結在望,MANTA時代正在來臨。”今年5月,知名資產管理集團GAM的明星基金經理Mark Hawtin對外拋出一份新預言。

FAANG是美國五大科技公司的縮寫,即Facebook、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奈飛(Netflix)和谷歌(Google)。

而在新近冒出的MANTA一詞中,亞馬遜、蘋果保持不變,微軟(Microsoft)、英偉達(NVIDIA)和特斯拉(Tesla)代替了Facebook、奈飛和谷歌。

美國科網巨頭正經歷着輪替,國內互聯網行業格局的變化來得更早:“新BAT”中,字節取代了曾經的百度,阿里騰訊則守擂成功。

可別小覷這幾個縮寫字母的組合:FAANG一度左右標普500指數的升降,BAT則勾連起一張龐大的網,在產品矩陣、流量入口和投融資等領域築起連城堡壘。

影響中美兩國投資風向的科網巨頭名單都出現了變化,有人掉隊,有人長青。興衰背後,有哪些異同的邏輯?

新的黃金名單

FAANG的起源,能夠追溯到2013年。美國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Jim Cramer,以Facebook、亞馬遜、奈飛、谷歌首字母爲縮寫組成了新詞“FANG”,隨後又在2017年加入了蘋果,成爲了FAANG。這個詞被市場廣泛接受,華爾街也長年跟蹤五大巨頭對市場的影響。

在國內,BAT一詞的由來,歷史則更爲悠久。至少在2010年以前,“遠古”的PC互聯網時代,百度、阿里、騰訊三家互聯網巨頭就已在坊間並稱爲“BAT”。

如今,MANTA欲取FAANG而代之,新BAT也早已誕生。如前文所述,MANTA指的是微軟、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和亞馬遜;新BAT的王座則由字節、阿里和騰訊坐穩。

新上位的幾家公司近期都有着不俗的業績表現。英偉達2022年財年全年(截至2022年1月30日)營收269.14億美元,同比增長61%;淨利潤9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均超市場預期。

特斯拉2021年全年的淨利潤“光速”上漲:同比增長554.8%至56.44億美元。2022年Q1,特斯拉淨利潤依然保持增勢,同比增長607%至32.8億美元。

而微軟儘管已是市值超2萬億美元的龐然大物,卻依然保持着漂亮的增長曲線。據微軟2022年第三財季(2022年Q1)財報,微軟生產力與商業流程、智能雲以及個人計算三大業務的表現均超預期。

其中最性感的Azure(微軟雲)營收114.5億美元,首次超越Office全線業務(112億美元),成爲微軟的吸金之王,也正是在Azure的增速推動下,智能雲同比增長26%成微軟增速最快的業務。

擠掉百度登上新BAT王座的字節跳動,雖然還未上市,但據胡潤《全球獨角獸排行榜》,2019年-2021年,字節已連續3年蟬聯全球第一獨角獸稱號,這頭巨獸最新的估值是2.25萬億元人民幣,是百度市值的6.8倍,甚至超過了目前阿里的市值(約17284億元)。

資本市場殘酷之處在於,即使一時身居王座,但仍要不斷面臨新秀們的挑戰。

除BAT外,中國投資市場上還興起過“TMD”的說法,分別是頭條、美團和滴滴。只不過,新貴們命運不一,頭條系已藉助短視頻風口拿到BAT門票;美團則經歷過反壟斷罰款、市值蒸發超2萬億,不過目前仍是萬億市值的超級平臺;滴滴則跌超九成,並正在經歷退市。

市場永遠喜新厭舊

資本市場的貪婪在於,永遠要求標的公司擁有新的可能性。

BAT及FAANG改弦更張後,有四家公司被淘汰出局,分別爲百度、Meta(原Facebook)、谷歌及奈飛。四家公司並非單純因爲業績滑坡而慘遭投資人拋棄,更多的還是因爲自身的第二增長點較弱,讓資本看不見新希望。

上述四家公司的共同特點是,營收過於依賴某單一業務。如百度、谷歌和Meta三家做廣告生意的公司,按最新財報,廣告業務分別佔其總營收的73%、80%和96.7%。流媒體平臺的佼佼者奈飛,會員服務更是幾乎貢獻了全部營收。

如此過度倚重某項主營業務,除了讓投資人看不見新的增長引擎外,還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近年來,全球宏觀經濟下行,電商、教育等從前的廣告投放大戶紛紛收緊支出,廣告行業整體遇冷。谷歌母公司Alphabet營收、淨利潤增速分別從2021年Q1的34.4%和162.3%,驟降至今年Q1的23%和-8.3%。

Meta兩組數字分別從去年同期的47.6%、93.7%降至今年Q1的6.64%及-21.4%。

在收入上完全倚賴會員費的奈飛,在宅家經濟減弱,勁敵迪士尼、HBO下場,地緣戰爭爆發等不利影響下,更是陷入了十餘年未見的用戶出逃、淨利潤負增長泥沼。奈飛宣佈預計2022年Q2用戶將再下降200萬時,股價單日暴跌35%,在發佈Q1財報後不到30個交易日內累跌超43%。

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不但是尋求新可能的增長之矛,也是抵禦外來風險的穩定之盾。繼續留在名單中的另外四家公司均擅長於這一套攻守之道。

騰訊的營收三駕馬車爲增值業務、FBS(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以及廣告業務,佔比最大的增值服務包含社交和遊戲,但也僅佔總營收的54%。

而電商起家的亞馬遜經過20多年的發展,業務更爲多元化且均衡,最大的電商業務僅佔總營收的44%,此外亞馬遜還經營着實體店、第三方賣家服務、訂閱服務、AWS等業務。其中作爲全球第一雲的AWS業務,僅佔亞馬遜16%營收,便貢獻了總淨利潤的80%。

即使是大衆心中偏硬件製造的蘋果公司,本質上也是一家軟硬件結合的公司,其當家主力iPhone營收佔比爲52%,而軟件服務則貢獻了超20%的營收。

再看阿里,儘管中國商業業務佔據總營收的69%,但其業務也已遍及雲、菜鳥、本地生活、數字媒體等板塊。尤其是雲業務成爲阿里新的增長引擎,據Canalys數據,截至2021年,中國雲市場中,阿里雲市場份額37%繼續保持第一。

也正是基於多點開花的業務分佈,市場依然看好留在名單中的巨頭們去尋找更多的泉眼,這些巨頭也確實能夠更好地抓住風口。如騰訊、阿里和亞馬遜都開始飛上“雲端”,蘋果則傳出了進軍AR/VR甚至造車的戰略意圖,這些都離不開蘋果多年來在軟硬件一體化上的佈局。

資本苦尋後浪

細究新拿到名單入場券的字節、特斯拉、英偉達及微軟,它們要麼是受資本青睞的新寵,要麼是老樹煥發新生。

字節和特斯拉是近年來短視頻與新能源汽車兩大風口行業的頭部公司。字節旗下的抖音日活超6.7億,是同賽道第二名快手的兩倍多。字節還利用短視頻優勢席捲了海外市場,Tik Tok 2021年9月便宣佈月活突破10億,爲達成這一目標,Facebook和Instagram都用了8年之久,而Tik Tok僅用了不到三年。

特斯拉以2021年近百萬輛(93.62萬)的交付量遙遙領先同業公司,在2021年10月成爲全球首個市值破萬億美元的車企,甚至超過了全球11家傳統車企(大衆、寶馬、福特等)的市值總和。馬斯克當時稱,“特斯拉市值從1000億美元漲到10000億美元僅用了21個月。”

除公司盈利能力外,資本市場更關心預期。

而新能源汽車的風口顯然並未過去,在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一些傳統車企甚至已開始完全轉向新能源汽車生產的當下,特斯拉的先發優勢將更爲明顯。像對待當年電商行業的亞馬遜、廣告行業的谷歌那樣,資本市場也在向各自領域的引領者拋出橄欖枝。

老樹開新枝,考驗的是一家商業機構持續迭代營收結構的能力。

靠顯卡生意做到全球GPU之王的英偉達,最大營收來源已是數據中心業務,受益於全球雲轉型的趨勢,該業務已連續三個季度增速超過50%。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最新財報中表示,“預計數據中心還將創新高,對下半年懷有熱情與期待。”

微軟曾經是PC時代的霸主,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時,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低谷,這家曾經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一度被市場認爲“廉頗老矣”。但在2020年,微軟時隔16年再度奪回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

這背後的逆襲之旅靠的是微軟新CEO納德拉大刀闊斧的改革,上任後微軟放棄收購諾基亞,同時轉向雲端,構建智能雲平臺及個性化計算。在微軟目前的營收來源中,也是三駕馬車並駕齊驅,成立已47年的微軟在投資人眼中重新煥發了年輕人的光彩。

事實上,放眼整個二級市場,不但科技明星股的名單被投資人們寫寫劃劃,甚至整個科技股都不再受到專寵。

在華爾街,已經有了新的FAANG:F代表燃料(Fuel) 、A代表農業(Agriculture) 、A代表航空航天(Aerospace )、N代表核力量(Nuclear Power)、G代表黃金(Gold)。

在互聯網寒冬及地緣戰爭等因素影響下,資本更願將眼光放在基礎能源股上。

今年以來,受油價、天然氣價格猛漲推動,標普500指數能源板塊已累漲55.7%,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今年以來分別上漲了57%和49%,西方石油公司更是漲超120%。作爲對比,同期的標普500指數下跌13.3%。

能源股的良好表現也吸引了衆多投資人出手,巴菲特在2022年股東大會上披露,在3月以70億美元收購了西方石油公司14%的流通股份。股神表示,找到了良好的長期機會。芒格也稱,終於找到一個比美國國債更值得的投資。此外巴菲特還增持了雪佛龍石油1.2億股,能源股在巴菲特的持倉比例已由去年Q4的1.36%升至今年Q1的9.26%。

能源股也是今年Q1黑石的第一重倉股份,佔比高達62%。量子基金前投資組合經理、現擔任數十億美元家族辦公室Duquesne首席投資官的Drucken Miller,在今年Q1也開始增持雪佛龍並建倉CTRA等能源股。

資本市場沒有永遠的王,當年FAANG的確立,是以擠下90年代的四騎士(IBM、甲骨文、思科、微軟)爲代價。而今MANTA冒頭、新FAANG躍躍欲試,資本看似花心,實則對擁有強勁增長引擎或者遠大“錢程”的新血,從不曾冷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