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今天(6月10日)上午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從四方面介紹民航發展:

一是民航運輸規模快速增長。十年來,民航新建、遷建運輸機場共計82個,機場總數達到250個;新增航線3000餘條,航線總數達到5581條;我國旅客運輸量已經連續18年穩居全球前二,2019年民航運輸總週轉量、旅客運輸量均超過2012年的2倍,貨郵運輸量爲2012年的1.3倍。航空服務網絡覆蓋全國92%的地級行政單元、88%的人口、93%的經濟總量。

二是民航服務水平提質增效。航班正常率較2012年提升13.17個百分點,連續4年超80%。推行“干支通,全網聯”服務模式,推廣通程航班服務,激活三、四線城市潛在的市場需求潛力,中西部機場旅客吞吐量佔全行業的比例從2012年的36.5%增長到2021年的45.2%。在脫貧地區新建運輸機場47個,航空服務對脫貧地區的人口覆蓋率達83.6%,比2012年增加了13個百分點。

三是民航戰略支撐作用凸顯。十年來,民航旅客週轉量在綜合交通中的佔比提升了18個百分點,達到33.1%。圍繞服務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大力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世界級機場羣建設,四大機場羣已初具雛形。着力推進國際航空物流發展,目前每週完成國際貨運航班約5000班,通達全球52個國家的123個城市,有力保障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已與10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64個國家保持定期客貨運通航,航班量佔我國國際航班總量的60%以上。

四是民航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全國規劃建設近80個臨空經濟區,其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17個,民航業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牽引作用日益凸顯。通航業務保持快速增長,業態不斷豐富,年均飛行小時增速爲12.5%,通航機場達到339個,通用航空器3045架,實名登記無人機約83萬架,年飛行時間達到千萬小時量級,通航成爲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總檯央視記者 唐穎 叢威娜 劉婷玉 張勇 鄭忠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