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尹靖霏

疫情背鍋、審計所罷工 、董事集體離職、不服審計所,種種問題導致年報難產。截至6月9日,A股超4800家上市公司中,逾期披露年報、未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達12家。

這12家上市公司“體量”均不大,市值最高者爲退市環球超100億元,最小者市值僅爲1.27億元,6家屬醫藥生物行業。

12家公司多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有5家公司處於風險警示狀態,12家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多爲虧損狀態。

"真假"疫情

註冊地及辦公地均在吉林的2家上市公司稱,受疫情影響公司年報“難於見世”。

5月17日紫鑫藥業(002118.SZ)發公告稱,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年度報告的編制及審計工作進度未達預期。

4月29日,吉藥控股(300108.SZ)發公告稱,因吉林省疫情的原因,公司無法在2022年4月30日前即法定期限內披露經審計的年度報告。

業務在上海的太安堂(002433.SZ)、退市環球(600146.SH)則稱受上海疫情影響,無法按期出具年報。

其中,太安堂4月30日發公告稱,因公司在上海成立註冊並運營的全資子公司有上海金皮寶製藥有限公司、上海太安堂醫藥藥材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的六家子公司主要經營地位於上海市,由於上海市爲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暴發的重災區,受上海市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影響,自2022年3月進入管控和封閉狀態,截至2022年4月30日未獲得全面解封,其生產經營受到很大沖擊,除上海外,全國其他地區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的影響,2021年度年報審計也受到較大程度影響,導致審計涉及部分重要審計證據如函證、資產盤點等不能及時完成,中興華事務所未能如期完成必要的審計工作,中興華事務所無法在2022年4月30日前出具公司2021年度審計報告,公司也無法如期對2021年年報進行披露。

但事實究竟是否如此?根據界面新聞統計,辦公地址在吉林的上市公司達37家,比如 ,長春高新(000661.SZ)、一汽解放(000800.SZ)、吉電股份(000875.SZ)等30餘家公司均能按期出具年報。辦公地在上海的上市公司達468家,數百家上市公司也能按期出具年報。

前述4家上市公司,1家淨利虧損,一家淨資產爲負,一家即將退市。一家處於破產重整期。

太安堂2021年歸母淨利虧損約8億元。吉藥控股2021年前三季度淨資產爲負,約-2.75億元,公司4月30日稱,預計2021年度期末淨資產爲負值。退市環球已進入退市整理期,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爲2022年6月23日。紫鑫藥業6月1日發公告稱,公司已於2021年11月申請重整,截至當前,法院尚未裁定受理本次破產重整申請。公司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具有重大不確定性,公司將及時披露有關的進展情況。

審計所罷工,董事離職,怕背鍋?

前述4家公司將年報難產歸咎於疫情,而有的公司,其年報則是因審計所、董事的集體罷工而難以披露。

作爲“河南最大的醫藥集團”之一的ST輔仁(600781.SH),4月25日稱公司上任審計機構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因工作安排無法繼續承接,於2021年12月18日辭任(未開展公司2021年度審計工作)。這家辭任的審計所在其公司官網上稱,自己目前是中國前20強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目前已有上市公司客戶近40餘家。

在年報披露的關鍵期,ST輔仁在3個月後才找到願意接手的審計所,這離年報披露日只餘1個月時間。

2022年3月21日ST輔仁才聘請到深圳旭泰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夥)爲公司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及關聯方資金往來審計機構。新任審計機構深圳旭泰會計師事務所因受國內新冠疫情防控出行限制和審計工作的安排影響,截至4月25日年度報告的審計工作進度未達預期,公司可能存在無法在2022年4月30日前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及2022年一季度報告的風險。

6月1日。ST輔仁因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2021年年報,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

ST輔仁因年報被點名不是第一次了。其在2019年年報及2020年年報分別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和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上交所指出,ST輔仁涉及的資金佔用、違規擔保、預計負債、應收賬款、持續經營能力等多項風險至今仍未消除。

ST輔仁因審計所罷工,面臨被立案的下場。ST柏龍(002776.SZ)則因多名董事集體辭職而年報難產。

4月29日,ST柏龍發公告稱,公司於2022年4月20日公告,由於公司4名董事陳偉雄、陳娜娜、江偉榮、黃莉菲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最低人數,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決議。截至4月29日,公司尚未完成董事補選工作。根據深交所規定“公司定期報告內容應當經董事會審議通過,未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定期報告不得披露。”

董事“集體逃跑“的背後是公司基本面面臨較大風險。 ST柏龍違規將4.7億元銀行理財產品爲供應商借款提供質押擔保,由此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應情形。除此之外,ST柏龍還存在最近一年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鑑證報告,公司股票將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5月31日,因公司涉嫌未按時披露年報,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不服審計所

延安必康(002411.SZ)、*ST邦訊(300312.SZ)二者與審計機構未達成一致,導致年報難產。

4月30日延安必康稱,因在重大事項上與年報審計機構未能達成一致,導致公司在定期報告編制中遇到困難,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

延安必康爲何與審計所”不和?這背後怕是公司早已藏污納垢。

首先是2021年業績大變臉,2021年11月公司發佈的業績預告稱2021年歸母淨利潤9.50億元至10億元,但到了今年4月29日,延安必康發佈2021年度業績快報暨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未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溝通)爲-8.79億元。

其次因涉嫌虛假陳述,今年5月至今延安必康捲入多起來自投資者的訴訟,已合計被一審判決賠償投資者金額3160萬元。除此之外,公司存在資金佔用且情形嚴重的問題,6月8日,延安必康發佈了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披露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在2015年至2022年1月間,資金佔用及歸還情況,日最高佔用餘額達27.46億元。

同爲“難兄難弟”,4月28日*ST邦訊稱,公司因在重大事項上仍未與年報審計機構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及2022年一季度報告未能按原計劃披露。

ST邦訊稱,前述事項將可能導致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負、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準意見的審計報告,從而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10.3.10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終止上市條款,公司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6月2日ST邦訊收到監管層發佈的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公司在A股最後一個交易日爲2022年7月1日。

與延安必康、*ST邦訊相比,未來股份(600532.SH)顯得與審計所更配合一些。

4月30日未來股份稱,公司定期報告所涉及的部分信息準確性、完整性暫無法覈實,需進一步梳理清查;會計師審計報告所涉及事項無法在短時間內核實、說明。待相關事項覈實後再對外披露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

但自2002年上市以來,未來股份已經四次更名三換主營業務。上市公司原本主營煤炭、化工品精對苯二甲酸兩個類別的貿易業務。2020年底,未來股份開始佈局醫療領域,主營業務變爲“醫煤雙修”。近兩年,公司業績並不理想,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實現營收6.97億元,同比下滑75.96%;虧損0.1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4月27日公司發公告稱,公司在編制和配合審計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過程中,發現以前期間存在會計差錯,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追溯重述更正前期的重要差錯,需追溯調整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致2020年年度報告貨幣資金減少6億元,預付款項增加6億元。

面對監管層關於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事項的監管問詢,6月8日公司發公告稱,再次延期回覆上交所。

需要警惕的是,對於年報難產的上司公司而言,若公司在股票停牌兩個月內仍無法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若公司在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能披露過半數董事保證真實、準確、完整的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交易。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