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新增城鎮人口1205萬人,創下26年來新低。2021年我國城鎮化率提升0.81個百分點,提升幅度26年來首次低於1個百分點,鄉村人口70年來首次低於5億人。

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進入新歷史階段,我國城鎮化進程面臨增速換擋。截至2021年底,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提升至64.72%。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與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數據梳理發現,2021年我國新增城鎮人口1205萬人,創下26年來新低。2021年我國城鎮化率提升0.81個百分點,提升幅度26年來首次低於1個百分點。另外,中國鄉村人口70年來首次低於5億人。

新增城鎮人口創26年新低 鄉村人口70年來首次低於5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率快速提升。

數據顯示,1978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17.92%,1981年該數據首次突破20%,到1996年首都突破30%,達到了30.48%。也就是說,我國城鎮化率從20%到30%,用了15年時間。1996年後,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2003年城鎮化率超過了40%,城鎮化率從30%到40%,僅用了7年時間。

到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也就是說,我國城鎮人口歷史上首次超過了鄉村人口,城鎮化率從40%到50%,用了8年時間。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城鎮化從50%到60%,僅用了6年時間。

從城鎮人口數量來看,我國城鎮人口僅爲17245萬人,彼時我國鄉村人口數爲79014萬人。1981年我國城鎮人口首次突破2億大關,1990年城鎮人口首次突破3億大關,1998年超過4億人,2002年超過5億,2007年超過6億,2012年超過7億,2016年超過8億,2020年超過9億。

從鄉村人口總量來看,1978年爲7.9億人,其後一段時間,雖然大量鄉村人口流入到城市,鄉村人口占比在不斷下降,但由於出生人口總量較大,總人口增長較多,因此除了在個別年份有所下降外,一直到1995年,鄉村總人口仍處於緩慢增長過程中。數據顯示,1995年鄉村人口達到了85947萬人。

1996年後,隨着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以及總人口增速放緩,鄉村人口規模處於不斷下降的態勢。至2000年,我國鄉村人口跌破8億大關,2009年跌破7億大關,到2015年跌破6億大關。2021年我國鄉村人口爲49835萬人。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年數據發現,這也是我國鄉村人口70年來首次跌破5億大關。

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伴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大批農業轉移人口進入城市工作,成爲在城市裏生活工作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快速提升。1978~1995年之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每年的提升幅度,大多數時間都在0.5~1個百分點之間;1996~2006年,每年的提升幅度都在1.2~1.5個百分點之間;2007年以來提升幅度加速,每年的提升幅度大多數時間都在1.5個百分點以上,2011年達到了1.88個百分點,爲史上最高;但2017年以來,每年提升幅度都在下降,及至2021年跌破了1個百分點,爲0.81個百分點。

“這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董玉整告訴記者,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進展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基數大,年增長率也必然會出現放緩。從全球發展實踐來看,即使是最發達的國家也不是100%城鎮化。

其次,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鄉村人口就地就業發展,爲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特別是在全國實現脫貧目標之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城鄉差距、工農業收入差距逐漸縮小,農民進城務工的動力相對減弱。

此外,新冠疫情也有影響。董玉整說,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暴發,影響了農業轉移人口向城市流動,客觀上減少了基於人口流動的常住人口的規模。

董玉整說,從常住總人口變化來看,近年來,常住人口總數的年增加幅度在逐年縮小。全國總人口在2017年達到14億以來,到2021年才達到14.13億,4年才增加1249萬,平均每年才增加312萬人,實際上2021年淨增人口才48萬人。總人口增長放緩,新增的城鎮人口也會放緩。

在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全省城鎮化率增幅自2019年達到1.77個百分點後,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增速放緩。河南省統計局的分析指出,影響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三個主要因素爲:城鎮地域擴張、城鄉人口遷移流動和城鎮人口自然增長。2021年河南這三方面的增長因素都在減緩。

其中,在城鄉之間人口遷移流動方面,河南省統計局的分析指出,隨着城鎮化水平的提升,鄉村人口的減少,鄉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進城增量逐漸下降。同時,縣域經濟的發展、產業集聚區的持續壯大也吸引了當地鄉村人口就近就業創業,另外,2021年河南新冠疫情多輪、多地爆發也影響了經濟發展,尤其是住宿餐飲等服務業用工減少,這些都造成鄉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速度放緩。

表:1978年以來歷年城鄉人口變化

未來走勢如何?對樓市有何影響?

隨着經濟發展進入新歷史階段,城鎮化進程面臨增速換擋,城鎮化將從快速發展後期轉向平臺發展期。那麼,未來我國的城鎮走勢如何?未來城鎮化的側重點在哪裏?

城市化專家、民盟中央經濟委副主任馮奎對第一財經分析,在未來二十年,城鎮化率仍會提升,但總的來說,速度越來越慢。在此過程中,反映城鎮化率質量內涵的指標越來越重要。因此未來要更加關注進城農民工在大城市直接落戶的比例、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間流動的順暢程度、城鎮人口在鄉村長期居住就業的權利等方面。

馮奎認爲,人口流動能產生活力、產生更高的效率,同時自由流動遷徙就是人口的一項權利。在這些方面,城鎮化都有巨大的潛力空間。

董玉整認爲,經過了較長時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快速增長之後,城市發展的重點將不再是單純的人口規模擴展,而是要更多關注城市的生活品質、舒適度、產城的融合度等,要投入更多精力建設高品質的城市和鄉村。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分析,當前,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都已經很高了,接下來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未來要加快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業領域補短板,加大公共產品供給,讓外來務工人員加快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這樣也有利於當地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發展。

在人口的區域流動方面,未來將呈現哪些變化?馮奎分析,未來我國人口流動將呈現幾個重要趨勢,一是人口繼續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羣區域流動;二是外出農民工返回家鄉所在省會、地級市和縣城,就近就地城鎮化的比例有所增加;三是縣城的重要載體作用得到一定顯現,部分縣城發展壯大成爲中等城市;四是因各種原因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城市人口將穩步增加。

“一定程度上,人口流動原先是較爲單一的鄉-城之間、小城鎮向小城市、中大城市方向流動,未來則是多種方向的流動。”馮奎分析。

隨着城鎮化增速的換擋,廣受關注的樓市也會發生變化。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城鎮化率達到了64.7%後再往上提升,本身的提升速度會放緩,不可能長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對於我國樓市來說,城鎮化率不斷提升所帶來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只是相比於以往來說,這個紅利體現得沒有那麼明顯。

另一方面,城鎮化率代表着總需求變化,而人口流動關係到各地實際需求變化。張波說,今年以來,很多城市放鬆了樓市調控政策,但放鬆後效果不盡相同,其本身與人口變化流動有關。人口流動的變化代表需求,因此整體來看,在城鎮化率上升幅度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人口淨流入常年位居前列的城市,房地產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