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之前上海市層面都已經進行篩查了,爲什麼最近幾天還是陸續有社會面新增感染者?爲什麼新增一個感染者,有的要將整個小區劃成中風險地區?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回應,發生這種情況有多種原因。6月1日起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以來到目前還沒有超過新冠病毒一個最長潛伏期(14天),陽性感染者可能在區域管控期間正處於潛伏期,解除管控後在日常核酸檢測中被陸續檢出。

此外,不能排除極少部分人在區域篩查期間未按規定參與核酸篩查的可能,在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後,因爲需要外出、工作等原因而主動進行核酸檢測,從而被發現;或者接觸了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環境、物品或者暫未發現的隱性感染者而導致感染。

隨着復工復產的加快推進,人員流動逐步加大,疫情形勢依然比較嚴峻,疫情反彈風險還是存在。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對自己和家人、朋友負責,能及時主動參與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在繼續做好“三件套、五還要”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兩必須,即必須做核酸檢測,必須掃場所碼”。如接到疾控部門的流調電話,能積極主動配合,如實提供相關信息,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當小區出現陽性感染者後,根據國家和市有關防控工作方案和技術規範,結合現場流行病學、風險人員軌跡等調查結果來劃定中風險地區。原則上,疫情中風險地區以居民小區、自然村、單位等爲最小劃定範圍,並可根據感染者的活動軌跡等評估相應風險,視情適當擴大管控區域範圍。

(總檯記者 魏然 張倩 王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