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曹立CL

編輯 | 陳菲遐

近日,成都成發泰達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發泰達”)向深交所遞交了創業板上市申請。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與海航繫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此外在高管的履歷中,也隱藏着不少問題。

APU業務依賴海航系

成發泰達成立於2016年,主營業務爲民航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uxiliary Power Unit,以下稱 APU)整機、部附件以及民航飛機其他系統部附件維修,此外,公司還適時開展 APU整機租賃業務。

過去三年,成發泰達業績高速增長,2019年、2020和2021年營收分別爲7767.8萬元、13665.9萬元和25204.7萬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78.1萬元、2922.6萬元和7947.6萬元。

具體來看,APU維修作爲成發泰達主營業務,貢獻了93%以上的收入。其中,APU整機維修收入佔比從2019年的3.92%提升至2021年的54.03%,而APU部附件維修的收入佔比則從2019年的91.71%下降到2021年的42.62%。

APU整機維修相對單價更高,容易做大規模,但毛利率遠低於APU部附件維修。2021年,成發泰達APU整機維修和APU部附件維修的毛利率分別爲43.77%和68.58%。

海航系是成發泰達APU整機維修業務快速增長背後的最大推手。根據招股書描述:“公司2019年完成海航技術送修的2臺APU整機維修任務,順利通過了客戶的檢驗,公司的維修能力獲得了客戶的認可。考慮到OEM 廠商維修價格昂貴和維修週期長,且自新冠疫情以來國際物流運輸不暢,公司在達到民航維修標準的情況下,還有着更爲顯著的交期和成本優勢,因此海航系客戶自2020年起不斷擴大其 APU整機送修規模,直接拉動了公司APU整機維修業務規模。”

海航系對成發泰達貢獻收入從2020年的3956.04萬元暴增至2021年的11902.07萬元,收入佔比從2020年的28.95%增長至2021年的47.22%。

高管兼職成謎

招股書顯示,成發泰達現任總經理曾文彬從2000年開始就職於海航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4月到2021年5月,曾文彬在海南航空子公司海航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技術”)先後擔任華北維修基地總監、企業發展部經理等要職。2021年6月,曾文彬從海航技術跳槽加入成發泰達。

在入職成發泰達後,曾文彬仍沒有撇清和海航技術的關係。2021年6月到2021年11月之間,曾文彬仍然擔任海航技術子公司天津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經理職務。

也就是說,在2021年6月到2021年11月之間,成發泰達與海航技術達成的交易可以被視作關聯交易,但公司在招股書中並未披露。

這種混亂的兼職情況,在成發泰達並不少見。胡敏從2016年3月開始擔任成發泰達董事長,然而2016年3月至2020年9月間,胡敏同時也擔任成都航利航空機電裝備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利航空機電”)總經理一職。

工商信息顯示,航利航空機電有三名股東,其中成都航利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利航空科技”)持有航利航空機電36%股權,進一步向上穿透,其爲國營川西機器廠全資孫公司,也就是國營川西機器廠間接持有航利航空機電36%的股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第二十五條,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經營同類業務的其他企業兼職。航利航空機電的經營範圍包括航空器、航天及航海載具零部件及機械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維修及銷售,顯然與成發泰達屬於同業。胡敏在2016年3月至2020年9月間的兼任,是否取得了股東會和股東大會同意?這需要公司作出進一步的解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