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槍初步協議艱難達成 美國槍支暴力困局難解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槍支暴力問題再次佔據了輿論中心。白宮和國會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外界希望控槍措施能夠儘快出臺。1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就一項控槍立法的提案艱難地達成初步協議,內容包括激勵各州實施法案允許警方沒收有潛在威脅的持槍人的槍支、允許調查21歲以下購槍者的精神健康記錄,以及爲學校安全措施提供資金等。但很多重要的控槍措施也沒有被包括在內。顯然,這份遭閹割的控槍協議很難解決美國槍支暴力困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這份協議中,包括擴大槍支背景審查、對軍用攻擊性武器採取聯邦禁令,以及將購買攻擊性武器的最低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等內容均不包括在內。而大多數美國人都支持上述三項槍支管控措施。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4月的調查,81%的受訪民衆支持普遍的槍支背景調查,63%的受訪民衆支持禁止攻擊性武器。

據美國《政治報》網站表示,一名參與了談判過程的共和黨人士稱,參議院兩黨“只是在基本原則上達成了協議,而不是立法文本。”而擬定立法文本往往更加棘手。立法文本成文後,還需要經過參議院表決通過。因此,這份初步協議想要真正轉化爲一項可以實施的立法,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前途未卜。

美國槍支暴力事件頻發的背後,是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極端槍支文化,而利益集團與政客的金錢瓜葛,纔是美國槍支暴力頑疾難除的根本所在。正是因爲槍支利益集團爲政治選舉提供大量捐款並通過遊說政客操縱政策,上一次美國國會通過重要控槍法律還是1994年,距今已有28年的時間了。事實上,這項法律的有效期也僅有10年,多次試圖將這項法律延期的努力都最終失敗。哪怕是在震驚全美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國會參議院依然投票否決了這項控槍法案的延期。

與此相對的,是2003年和2005年,美國國會分別批准了一項有利於槍支零售商的修正案,和一項保護槍支製造商的法律。

伊利諾伊州民主黨參議員 達克沃思:這些政客們關心從槍支製造商那裏拿到的支票,更勝於關心死去的孩子們,這就是問題所在。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