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高瓴投資轉向,陷入裁員風波的消費組轉攻爲守

記者 | 李京亞

高瓴資本試圖延續不多做解釋、大開大闔的投資風格,但外界質疑增多時,做自己的難度也在增大。

6月1日上午,創投圈被一則高瓴資本無差別裁員消息刷屏,據網傳聊天記錄顯示,高瓴此番裁員主要涉及一級市場組,對不同職級進行無差別裁員。當日下午,又一則網傳聊天記錄爆出,記錄中一位資深獵頭提及,高瓴資本合夥人、高瓴創投新興消費品牌及服務團隊負責人曹偉將於630日離職,高瓴PE消費組面臨一拆三,消費to C團隊基本裁撤,高瓴合夥人黃立明、高瓴創投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團隊負責人易諾青、高瓴創投合夥人戴粵湘會各自吸納一部分曹偉組成員。

6月2日晚間,在端午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高瓴在A股市場用一則消費增資回應了動盪傳聞:曲美家居公告稱2億元引入高瓴資本戰投。業內普遍認爲,高瓴此次看重的是曲美旗下的北歐最大傢俱公司Ekornes AS,後者在國內正處於開店紅利期,能爲曲美家居帶來業績增量。

裁員系正常優化,曹偉是否離開仍有變數

據界面新聞了解,曹偉所管理的高瓴消費組今年已經裁過一波,本次是第二波裁員,相比上次裁員力度,本次涉及規模不大,pe和vc均有涉及。一年之前,高瓴資本針對消費組擴招過一波投資成員。

一位VC圈內部人士表示,高瓴消費組擴招時,新入職的投資人拿到的offer是,如果遇到優化可以選擇轉投後,這意味着會入駐被投企業,工資按照被投企業的標準來,也可以選擇離開。

對於TMT組優化的傳聞,據界面新聞了解,高瓴創投2020年成立時,對外宣佈的四大領域是“專注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軟件服務和原發科技創新、消費互聯網及科技、新興消費品牌及服務”,而目前,高瓴創投的對外介紹改爲“覆蓋硬科技、軟件、先進製造、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興品牌、消費科技”,實際上其內部投資分組一直照此進行,並沒有TMT組這個類別,消費組之外也沒有明顯收縮動作。

與其他機構不同,高瓴的投後管理團隊極爲龐大,並與各基金保持獨立運作,很多高瓴的年輕投資人和分析師平時也會面臨去被投入駐的要求。

對於捲入傳聞的另一位高瓴重要合夥人——高瓴創投軟件與硬科技的負責人黃立明,一位知情人士稱,他已將看項目重心徹底轉向美國方面。

而對於以上信息,高瓴均給予否認,“曹偉一直都是高瓴合夥人,合夥人黃立明的負責領域也沒有變化,完全不存在重心轉向美國一說。”

而關於內部“把業績不好的投資團隊成優化或轉向投後組”一事,高瓴也表示“從未有過這種情況”。據接近高瓴人士表示,高瓴今年和去年的turn off(離職率)相比,今年還略低,行業的平均離職率是5%-10%,高瓴的數字處於這個區間的中位還偏低。

6月10日,高瓴合夥人曹偉亮相於青島的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他通過視頻發表了演講,分享了對VC/PE機構支持創新和實體經濟融合的一些思考,相當於進一步對沸沸揚揚的離職傳聞進行了回應。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曹偉是否離開高瓴仍有變數,他今後可能會以投資合夥人身份兼職參與高瓴一些項目,高瓴內部對近來一些細分賽道投資褒貶不一,包括消費和雲計算。

高瓴對此獨家回應界面新聞稱,曹偉一直是高瓴合夥人,而非投資合夥人。

與此同時,高瓴創投的春季校招正在展開,且擴招幅度不小。參與本次高瓴聯合校招的有42家高瓴被投企業,共開放了300餘個崗位,其中,研發和技術類崗位佔到了74%。

一位PE投資人表示,以高瓴的規模和運營能力,規模化的裁員不太可能出現,但他們對投資人業績要求很高,有人員優化也屬正常。

消費精細化投資收窄

2021年下半年起,整個創投圈對消費領域呈避險觀望姿態,擁有一衆國民級消費品牌Portfolio的高瓴資本態度也變得猶豫。

一方面,百麗、格力之後,高瓴延續了消費領域激進非常的併購做派,44億歐元收購飛利浦家電,25億美元攬下擁有知名牀墊品牌金可兒的愛夢集團,在整個2021年消費行業中資海外投資併購案中位居前二。

另一方面,高瓴在二級和一級市場對消費的關注都有明顯收窄。

此前,高瓴資本在二級市場的代言人是禮仁投資這傢俬募基金平臺,去年8月,瓴仁投資成立,高瓴把禮仁投資的團隊轉移到瓴仁旗下,瓴仁全職員工只有12人,重點關注轉向工業和信息技術,消費並不在列。

美股市場方面,高瓴延續了對生物和科技企業的重視,繼續減少着消費的投資力度。今年一季度,高瓴旗下專注於美股二級市場的基金管理人主體HHLR Advisors在消費賽道減持了41.78%的瑞士運動鞋品牌ON昂跑,清倉了美國甜甜圈連鎖公司DNUT,消費領域繼續持有的標的只剩食品公司億茲和逸仙電商

一級市場高瓴創投方面,據IT桔子統計,去年高瓴創投只投出的10筆一級市場新消費項目,而且同質化問題顯現,高瓴一向鍾情的酒類獨佔4席。相比之下,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高瓴創投2021年投向數字科技企業次數猛增,達到49次,2020年在這個領域高瓴創投只有8次出手。

規模百億的高瓴創投成立之時,高瓴資本貢獻出了6位合夥人的4位爲這支早期創投基金搭建班子,曹偉便是其中關鍵人物,在良品鋪子的投資和格力收購案中,曹偉難以繞過,他還主導了對愛夢集團的控股收購。在目前正衝擊IPO的華強北數據線公司綠聯科技的投資上,曹偉也起了重要作用。

這位一級市場經驗豐富的合夥人去向動盪是高瓴資本轉向的信號,從去年佈局來看,高瓴的資金已悉數堆積到醫藥科技、新能源、智能製造、雲計算領域。

2021年之前,高瓴在to C端收割了很多新銳消費明星,江小白、完美日記、話梅、喜茶都在其列,在消費領域投資收縮後,高瓴的下注再無亮眼標的顯現,卻發生了重點項目被人劫胡。去年7月,高瓴旗下私募股權基金高瓴巖恆計劃投資金沙酒業,後者在醬酒賽道異軍突起,被譽爲茅臺第二,這一資本聯姻被視爲金沙酒業的上市助推劑,而行至今年3月,這一被寄予厚望的合作無疾而終。央企華潤成爲了金沙酒業的新選擇,業內表示,相比高瓴的資源,華潤的戰略價值對想要上市的金沙酒業更具吸引力。

這則案例體現出高瓴在推進估值偏高的項目時,能力已不足以爲鍾情的項目提供足夠的衣物禦寒。

進入2022年,高瓴創投在消費賽道僅有一起出手,是之前高瓴投過的屬於銀髮經濟的項目天與養老。62日落地的曲美家居戰投也是去年年底達成的協議。

需要指出的是,有時候,經典項目帶來的結果與外界想象並不一致。將鞋王百麗推向上市的經典操作能給高瓴帶來多少收益其實並不明朗,但負面纏身的良品鋪子在被高瓴減持性清倉後,給高瓴帶來的最終浮盈卻已超過30億元。

即使格力股價跌跌不休,但實際上,作爲亞洲地區資產規模管理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高瓴資本在202132家企業的IPO的成績並不算差。不分賽道來看,有分析指出,去年高瓴持股的多家公司出現市值大幅下滑,但高瓴大部分持有標的至今仍處於浮盈狀態,只是把盈利空間大幅縮水,並不像市場議論那樣悲觀。

而在目前激烈的早期項目競爭中,高瓴創投需要在消費賽道打開新的思路,在高度燒錢的醫療和硬科技賽道找到實際產出。但如果說整個高瓴資本存在問題,那真正問題或許在於消費組之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