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在戴珊持續推進淘系電商變革的另一邊,蔣凡執掌之下的阿里出海下一步會怎麼走?

近日(6月9日),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在國際站官方直播間的一番表態再次引發業界關注。

張闊表示,從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來看,民營中小企業已成爲拉動跨境貿易高質量增長的內生動力。他認爲,如果說,過去20年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來自於傳統外貿在交易環節的數字化,下一個20年,外貿中小企業的增長紅利則來自於外貿全流程、全週期數字化帶來的生意高效和確定性。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張闊表示,阿里巴巴國際站要成爲開在商家家門口的“數字化出海口”。

無獨有偶,阿里控股的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近期也動作頻頻:6月3日,Lazada宣佈了新掌門人——42歲的董錚成爲集團首席執行官,併兼任Lazada印尼首席執行官。5月,曾有媒體報道稱,阿里疑向Lazada增資近4億美元。

而從去年底開始,阿里旗下跨境電商B2C平臺速賣通迅速吹響了品牌化和合規化的號角。

衆所周知,去年12月,阿里正式將“海外數字商業”板塊交由蔣凡,包括分管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和國際貿易(ICBU)兩個海外業務的一層組織,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場的多家子公司。

最新數據顯示,在2022財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31日)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國際零售商業收入爲98.87億元,同比增長4%;國際批發商業收入爲44.48億元,同比增長13%。

如今,國內電商巨頭的出海戰役如火如荼,在阿里巴巴國際站、Lazada和速賣通的種種動作背後,阿里出海的下一步究竟會怎麼走?在海外市場,蔣凡又能給阿里找到多少增量?

國際站找到增量?

海關總署6月9日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6.0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其中,前5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7.86萬億元,增長11.8%,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9%,比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28萬億元,增長16.7%,佔出口總值的59%。

1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曾表示,跨境電商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對此,張闊表示,從海關總署公佈的這些數據來看,民營中小企業已成爲拉動跨境貿易高質量增長的內生動力。

他還表示,在高速發展階段,外貿商家的關注點在追逐風口、擴張行業、開拓市場,算的是規模的“大賬”。但在行業面臨不確定風險挑戰的當下,阿里巴巴國際站要幫助中小企業從生產研發、品牌營銷、服務履約、合規風控等方面更精細地算“小賬”。

顯然,在阿里看來,跨境貿易中,民營中小企業大有可爲,重點圍繞着這些企業提供增量服務,正是阿里巴巴國際站試圖找到的增量所在。

阿里在5月發佈的最新財報提到,在2022財年,阿里的國際批發業務受到中國商品出口的穩健增長以及越來越多國際買家和賣家採用增值服務所帶動,如國際物流及交易信用保障,在Alibaba.com完成的年交易價值同比增長46%。此外,交易價值的強勁增長帶來了收入同比28%的穩健增長,其中增值服務收入增長更快,同比增長達到38%。

很顯然,阿里巴巴國際站已經確立了在當前階段的發展路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爲了向中小外貿商家進一步提供全鏈路的跨境貿易保障,阿里巴巴國際站計劃於今年9月推出全新升級的數字化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涵蓋售前、售中、售後三個階段各個環節的核心問題。

就全球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新興發展中國家的這一問題,張闊也發表了他的看法。

他認爲,國內供應鏈的選擇性外溢並非被動轉移。從全球分工角度看,勞動密集型產業流向更低用工成本的國家和地區,這個趨勢從未發生改變。

張闊透露,從跨境平臺的數據來看,近年來,越南等新興國家一般製造業出口份額的提升,並未對中國外貿中小企業的生意造成衝擊。事實上,中國供應鏈已經開始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轉型。

對比德國、越南相關行業出口數據分析,中國出口在高附加值的生產製造上,正在接近和趕超傳統高端製造業發達國家,而越南等新興國家市場增長最快的則是以服裝爲代表的勞動密集型行業。

“整個中國的出口也從原來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加工型行業逐步走向了技術密集。”張闊說。

阿里巴巴國際站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新能源、機械、汽摩配、消費電子等高附加值行業貢獻了主要增長力。其中,今年1-4月國際站新能源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130%。

Lazada的變局時刻?

阿里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國際商業分部合共有3.05億年度活躍消費者,按年淨增長爲6400萬。

除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批發業務表現相對亮眼之外,2022財年,國際零售業務總訂單量同比增長34%,在全球多個地區佈局的電商平臺都有亮點。其中,Lazada全年訂單量增長60%,其本地化策略取得良好效果。

在阿里的國際零售業務中,Lazada是一個代表角色,作爲阿里在東南亞的重要支點,Lazada主要面對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國市場。Lazada官網顯示,2021年,其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1.3億、GMV突破210億美元,80%+的福布斯Top100品牌已入駐LazMall品牌商城。

今年以來,Lazada動作頻頻。本月,Lazada迎來了新任CEO董錚。公開資料顯示,董錚在Lazada工作多年,曾先後擔任Lazada泰國、越南首席執行官,對東南亞本土業務市場和當地商家、消費者運營很熟悉。原首席執行官李純將繼續擔任Lazada董事。

據媒體報道,此次組織升級意味着Lazada將繼續堅定本地化投入。該媒體稱,有Lazada員工回憶,董錚上任後,開始了一系列增加本地供給、服務當地消費者的動作,業務聲量和產品體驗迅速獲得明顯改進。

阿里在最新的財報中也表示,Lazada繼續執行其本地化戰略,增加本地和全球商品的供給,並提供免運費等增值服務,由此產生了強勁的訂單增長,以及提高了消費者心智。

除了堅守“本地化戰略”外,Lazada或將開闢第二戰場來拓展業務想象空間。

4月底,外媒報道稱,阿里旗下的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正計劃開啓全球化擴張,將業務擴張到歐洲。有觀點稱,Lazada走出東南亞的原因與SHEIN和TikTok兩位強勢玩家的到來有關。

去年7月消息,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SHEIN在新加坡建立了新中心,以拓展東南亞市場。當時,SHEIN已開設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的品牌獨立站,未來還計劃在馬來西亞創建獨立網站。

此外,最新消息稱,TikTok Shop新加坡本土店將於6月中旬正式上線,預計6月9日開放本土賣家註冊入駐。此前,TikTok Shop已於4月正式上線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的跨境電商業務。

受此壓力影響下,Lazada如若當真進軍歐洲也算情有可原。目前,外界還很難探索到Lazada全球化計劃中的更多內容,不過,有幾個細節值得一提。

有消息稱,今年4月,阿里海外數字商業板塊負責人蔣凡造訪新加坡,討論Lazada擴張事宜。5月阿里巴巴集團疑似向Lazada增資近4億美元。

在2021年投資者日上,阿里集團時任首席財務官武衛曾表示,阿里劃分新的商業分部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透明度,部分業務也可能獲得自己的外部融資機會。在今年2月,阿里方面也曾表示,菜鳥、本地生活、Lazada等並不是內部事業部而是獨立公司,以後也會持續推進閉環業務的公司化運營。

不過,與Lazada或將進軍歐洲的動作相比,老對手Shopee卻開始“降速”。今日有消息稱,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正在開啓裁員計劃,優化團隊包括東南亞的ShopeeFood和ShopeePay團隊,Shopee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團隊,支持西班牙的跨境團隊。而在歐洲,Shopee也決定關閉西班牙的早期試點。

今年3月,Shopee相繼宣佈關閉了法國站和印度站。

速賣通走向品牌化

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和Lazada等業務的亮眼表現相比,在2022財年,速賣通的表現相對平淡。

不過,今年4月,速賣通也公佈了2022三大方向。

4月,在“2022全球速賣通年度峯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全球速賣通總經理張凱夫分享了“平臺最重要的三件事”主題演講。張凱夫指出,2022年速賣通平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加速優質商家高質量成長、加快提升全球物流履約能力、持續優化平臺機制和商家生態。

張凱夫表示,針對優質商家,尤其是希望品牌化發展的優質商家,會有一個新的前臺IP,AE Mall。入駐AE Mall的商家會獲得一個明確的標識,這個身份標識背後,將會有客戶經理和對應的權益。

他提到,速賣通今年將在重點市場,包括西班牙、法國、巴西、韓國、美國等地,繼續加大海外倉、優選倉等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預計到年底,速賣通在海外的自提點、自提櫃數量將翻倍。

此外,速賣通今年將通過一系列舉措來優化平臺機制。以物流履約爲例,對能夠在72小時內發貨的商家,明確地給予流量加持。對入倉的商家,給予明確的透標支持和流量支持。激勵平臺商家的訂單72小時內發貨率達到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一年,速賣通年銷售額大於100萬美金的商家數量增長了43%,平臺新用戶增長提高了30%,物流時效提高了25%。

從速賣通新一年的計劃中也可以看出,它正進一步推進品牌化。

2021年12月,速賣通時任全國渠道總經理王德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純粹以鋪貨模式生存的跨境電商賣家將漸漸退出舞臺,“核心的問題是供給,鋪貨賣家是沒有供給能力的。”

在王德民看來,跨境電商未來的兩個趨勢,一個是合規,另一個就是品牌。“無論是在哪個平臺做生意,必須要合規,這是底線,我們已經和所有的大賣說清楚,阿里也不是法外之地,都需要遵循起碼的規則,重複鋪貨、刷單的行爲在我們這邊也行不通。”王德民表示。

同在去年12月,速賣通發佈“商家年度銷售額考覈標準”,對未達標商家將實施店鋪主營經營大類退出措施。此外,從去年12月15日起,速賣通關閉了個體工商戶入駐平臺的入口,自該日起,平臺不再接受個體工商戶的入駐申請。

易觀分析師陳濤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早期,跨境出口依舊是以相對低端的產品爲主,且沒有打出自己的品牌,而未來想在國際主流市場立足,就必須要求我們的商品有自己的品牌力,這既是未來國內廠商努力的方向,也是資本不會錯過的機會。

截至目前來看,阿里的主力出海平臺都有了自身的發展方向,只是成效如何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在宣佈阿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時,張勇在內部信中表示,阿里距離成爲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公司,距離在潛力廣闊的海外市場有更大作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期待蔣凡帶領團隊在海外市場發展中實現更多創新。”張勇在當時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