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4日晚,在英國政府首班“難民包機”起飛前往盧旺達前的最後一刻,歐洲人權法院(ECHR)的一紙判決攔下了這一航班,已經登機的難民和乘務人員被悉數叫下飛機。

綜合路透社、英國《衛報》、BBC等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4月14日宣佈,英國與東非國家盧旺達簽署了一項“移民和經濟發展合作協議”,從今年5月起任何入境英國的非法移民都將被分批轉移至萬里之外的盧旺達,完成難民申請並在當地接受安置。作爲初期“合作”成本,英方已向盧方預付1.2億英鎊(約合9.7億元人民幣),後續將根據遣送人數追加付款。

此舉受到政治反對者、慈善機構和教會領袖等多方批評。聯合國難民署曾在該消息宣佈次日發表聲明堅決反對。該機構指出,在缺乏足夠保障和標準情況下,試圖將難民和尋求庇護者轉移到第三國的安排是轉移庇護責任和逃避國際義務,增加了移民風險,並違背《難民公約》條款和精神。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Filippo Grandi)也多次強調,還有其他方法打擊非法移民,質疑英國政府制定遣送政策實際上有其他動機。

然而,約翰遜政府仍以“打擊震懾偷渡團伙、打破利益鏈條”爲由,堅持在本月14日開始執行該爭議政策,第一架包機本應當晚從英格蘭西南部一處空軍基地起飛。

在過去幾天,隨着移民權利律師向法院逐案上訴,搭乘14日這趟航班的難民人數已經從上週初的130人減少到上週五(10日)的37人,出發當天又降到7人。

在航班起飛前一個半小時,也就是當天晚上約7點半,對於人權問題擁有最終決定權的歐洲人權法院對其中一名伊拉克難民的上訴做出判決,指出英國法院未適當考察盧旺達實施該政策的情況,有證據表明難民難以在此獲得公平和有效的申請程序,而且英國高等法院自己也承認在盧旺達是否被正確評估爲安全第三國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因此禁止英國將該難民驅逐出境。

這則禁令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6個難民的律師紛紛向倫敦法官提出上訴,最終所有的驅逐令都被取消。此時,乘務人員和難民全部完成登記,執飛的波音767引擎已經啓動。到當晚10點15分爲止,所有乘客都被帶離飛機,航班確定不會如期起飛。

歐洲人權法院還指出,在正在進行的司法審查程序中的國內最終裁決作出後的三週時間內,難民不應再被驅逐。

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對此回應稱,對於判決感到“失望”,並表示政府不會被震懾住,將爲下一個航班做準備。

“我們不會因此被震懾住,而不去做正確的事情,實施我們控制國家邊界的計劃。”她說,“我們的法律團隊正在審查這次航班的每一個決定,下一次航班的準備工作現在開始。”

影子內政大臣庫珀(Yvette Cooper)則在推特上批評稱,英國政府必須對這次失敗的飛行負責,其推行這種“不可行的政策”就是爲了製造與歐洲法院的紛爭,試圖責怪他人。

盧旺達政府也表示,該國仍然致力於與英國的交易,並且“不會因第一次航班的失敗而卻步”。

盧政府發言人馬科洛(Yolande Makolo)14日說:“盧旺達隨時準備在移民到達時接收他們,並在我國爲他們提供安全和機會。”

此前,馬科洛曾解釋稱,人們對盧旺達的情況有“誤解”,“其中一些是由媒體造成的”。她指出,盧政府將爲難民申請庇護提供包括法律支持、翻譯服務在內的幫助,併爲其提供體面的住宿。

一位英國政府人士向《衛報》證實,此次航班估計花費50萬英鎊,已經由公共財政支付。英政府拒絕透露其已經支付了多少法律費用,也沒有公佈後續將難民送往盧旺達預計所需的航班、住宿和生活費用。唐寧街稱,非法移民問題爲英國帶來的開支更大,每年都要花費納稅人15億英鎊,僅是將難民安置在酒店就要每天花掉近500萬英鎊。

約翰遜2019年上任以來,推動立法以加強邊境管控、遏制移民潮。備受爭議的《國籍與邊境法》草案去年6月提交議會審議,年底獲議會下院通過,今年4月底獲上院批准,成爲法律已無障礙。早些時候,約翰遜曾再次暗示,英國或退出《歐洲人權公約》,以便驅逐非法移民。

今年7月,英國高等法院預計將舉行一場正式聽證會,以裁定“偷渡者遣送盧旺達”政策本身是否合法。

去年以來,從法國加來港等地出發、經英吉利海峽偷渡英國的人數量激增,不少人在途中遇難。去年11月一場造成27名偷渡者死亡的悲劇更引發英法兩國外交齟齬,互指對方打擊偷渡不力。

英國政府數據顯示,英方2019年接到的避難申請比前一年增加21%,達到近3.6萬份,爲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以來最多。2020年已知非法入境人數大約1.6萬,今年到目前爲止,有記錄顯示有超過1萬人非法抵達英國。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