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法院長”游錫堃12日演講時,聲稱臺灣研發的“雲峯”導彈已經量產、可以打到北京,並叫囂“大陸不要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但僅僅兩天後,游錫堃就改口了,稱量產一說是他看媒體的報道得知的,還強行解釋當時講得比較簡單,“主要訴求是和平”。

而針對他的這番狂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稱:如果膽敢以卵擊石,必將加速滅亡。

12日,游錫堃以“防衛意志是護臺良方——烏俄戰爭的啓示”爲主題發表視頻演講。演講中他揚言,在他擔任“行政院長”時,就知道“雲峯”導彈可以打到北京,且“已經量產”。他還聲稱,臺灣不會主動去打北京、三峽大壩,但“臺灣已經有能力可以反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14日在“立法院”被媒體問到“雲峯”導彈是否已經量產、射程可到北京時,游錫堃改口稱“我沒有這樣講,講得不夠清楚”。

游錫堃表示,“導彈可打到北京”等說法,是他看媒體報道得知的,又稱導彈“沒有那麼早量產”, 怎麼可能他當“行政院長”時就已量產。媒體進一步追問是否迫於壓力才改口?他回應稱“沒有什麼壓力”。

“聯合新聞網”對此評論稱,還原當天演講內容,新聞畫面有“雲峯可量產“字樣,游錫堃也確實提到“我當‘行政院長’時也有稍微知道,現在雲峯飛彈已經量產,知道有的不能說,但媒體有報道,雲峯飛(導)彈已經可以攻到北京。”

上述評論指出,游錫堃發言輕率,當心“雲峯變劍鋒”。並勸告錫堃發言要多點警覺,否則導彈還沒發射,流彈就先掃到自己。

叫囂“導彈可打北京”兩天後,游錫堃自己“打臉”

15日,針對游錫堃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中國有句古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游錫堃這類“臺獨”頑固分子的狂言囈語,再次暴露了他們喪心病狂的本質。如果膽敢以卵擊石,必將加速滅亡。

至於所謂“雲峯”導彈可以打到北京,也並非島內綠營首次炒作。據環球網報道,早在2018年1月,島內親綠媒體《上報》稱,臺“中科院”擬斥124億新臺幣巨資研發新型“火箭推進載具”,未來將可使臺灣“雲峯”導彈射程達到2000公里,並且北京在射程範圍之內。

去年8月,有島內媒體披露,臺灣防務部門計劃推出2000億元新臺幣特別預算案,用於加速提前量產導彈,尤其是對大陸具有所謂“源頭打擊”能力的導彈。多家臺媒介紹,當時正在研發的射程達1000公里的導彈據傳有“極音速導彈”、“雲峯”導彈、增程型“雄風-2E”導彈、增程型“天弓-3”導彈等。

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評論說,“兩岸關係不能是導彈關係。”文章稱,巡航導彈的優勢“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有“攻陸”的巡航導彈就有攔截武器,若再加上可靠的預警系統,大陸進行防禦不是難事。最重要的是,如果戰爭爆發,解放軍必然首先摧毀這些攻擊性武器,怎麼可能留着它們進行所謂“源頭打擊”?

新華社5月17日在一篇評論中指出,民進黨當局上臺近六年來,持續升高兩岸對立,不擇手段煽動“反中仇中抗中”民粹,爲貼靠外部勢力、“以武謀獨”、“以武拒統”尋找藉口。對外,他們不顧島內巨大財政赤字危機,在臺灣經濟民生困頓之下仍不斷擴充所謂“軍費”開支,拿百姓血汗錢購買美國武器,總額高達近200億美元;對內,叫囂“戰海上、戰海灘、戰街道”,拋出“最強教召”“延長兵役”“擴大預算”,揚言“強化全民防衛”。民進黨當局爲求自保,挾洋自重、卑躬屈膝,不惜出賣2300萬臺灣同胞利益福祉,自私冷血至極。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