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大金融板塊爆發。截至收盤,光大證券6天5板,長城證券2連板,太平洋、紅塔證券、中國人壽、天茂集團、瑞豐銀行等多股漲停。

資金流向方面,主力資金大幅加倉大金融板塊,其中證券、銀行、保險三大板塊分別淨流入50.87億元、39.36億元、22.21億元。

對於銀行股的表現,中銀證券認爲,今年以來穩增長政策和經濟預期是主導銀行行情的主線。本次疫情對市場主體和投資者對經濟信心影響較大,隨着疫後生產經營的修復,政策持續強化發力並逐步見效,政策力度和經濟修復有望持續好於預期。穩增長財政基建支撐確定,鎖定優質區域行,等待地產修復關注股份行機會。

浙商證券則表示,今年以來銀行股表現與信貸社融增速表現密切相關,信貸社融改善有望催化銀行行情。當前買銀行=買經濟修復正向期權,下半年建議增配優質股份行。

對於券商板塊而言,興業證券表示,看好當前階段券商股的配置價值。從政策來看,近期資本市場圍繞發行機制和交易機制持續深化改革,爲行業帶來新業務契機和盈利增長點;從估值來看,券商板塊已充分反映前期市場悲觀預期,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地位,與盈利存在顯著錯配,市場企穩盈利上行預期下,估值具備充足修復空間。

安信證券顯示,年初受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券商板塊估值回落至1.4倍PB,部分頭部券商估值則接近或低於1倍PB,處於歷史底部位臵。後續在流動性相對寬鬆及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紅利下,券商板塊有較強的估值修復動力。

而關於保險板塊,光大證券指出,當前保險行業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主要上市A股險企靜態估值具有較高安全邊際,當前壽險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看好後續轉型成效對負債端的提振作用;財險業車險與飛車險持續穩定發展,相較於壽險成本優勢突出;資產端雖然短期承壓,但預計隨着宏觀經濟穩增長政策的實施,投資端有望邊際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