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還款有壓力,逾期風險高?信用卡代還、代協商還款的坑可千萬不要踩。

受到疫情反覆、經濟下行的影響,不少信用卡持有人的還款能力承壓。基於此背景,《華夏時報》記者在多個社交平臺發現,信用卡代還、幫助協商還款的“服務”開始抬頭。同時,近日多家銀行加強對信用卡交易的管控,限制非本人還款等行爲。

有律師提醒,代還、幫助協商分期還款、低息還款通常需要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甚至信用卡核心信息,有詐騙、侵權、被盜刷等風險。分析人士指出,解決此類問題,一方面消費者要提高風險意識,另一方面銀行也應關注信用卡業務擴張過程中的大額授信問題。

“黑產”抬頭

“不要再以貸養貸了,停息掛賬,停止催收,最長60期無息還款,我們幫您解決信用卡逾期問題。”

“信用卡代還,逾期可還,空卡可還,免費使用,免費代理。”

記者在某社交平臺搜索“信用卡逾期”,彈出來幾條頗有誘惑性的宣傳語,而其ID名多包含“債務協商”、“債務處理”、“代還”字眼,甚至有的以“XX法務”自居。

信用卡逾期往往相伴而生的是高額利息、滯納金和徵信記錄的影響,爲了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及少交利息,免收銀行催收干擾,很多持卡人很容易被此類業務吸引。

解決信用卡逾期,這樣低成本的捷徑可走嗎?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此類解決信用卡逾期的“中間商”業務基本上可分爲“信用卡代還”、“幫助協商分期還款、低息還款”兩大類,但其中風險不容忽視。

“幾分鐘就可以搞定,晚上你就能看到還了多少了。”一位做信用卡代還業務的中間商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通過下載其APP,註冊後綁定銀行卡進行“智能還款”,將卡內餘額進行“循環消費”,就可以把當前賬單推遲到下個月還,“當然,你要是下個月還還不上,還可以用這個平臺繼續這樣操作。”

“每一筆消費都有積分,和POS機刷卡是一樣的,只不過用POS機倒卡是手動檔,這個是自動檔。”信用卡代還的本質仍爲套現,通過套現的方式將資金取出還給中間商,這樣持卡人就免除了當期逾期的壓力。

也有兼職某平臺代還業務的人員向記者介紹,作爲代還平臺代理商從事代還業務,訂單5000元以內、500-20000元、20000-100000元、10萬元以上,他們分別可以獲得0.8%、1.2%、1.5%、2%的佣金。也就意味着代還一筆5000元的訂單可以獲得40元佣金,代還一筆14萬元的逾期訂單,代理人員可獲得2800元佣金,代還金額越大利潤越高。

但由於從事該業務的多爲小平臺,沒有明確的約束和規範,對代還的及時性要求較高,且需要代理商投入自己的資金,其風險也隨之產生。記者注意到,投訴平臺上代理商對此類平臺的投訴不在少數,有平臺威脅恐嚇代理商“如果完成不了,不僅你的資金會被我們做慈善,你的徵信也會受到影響,你的親屬也會受到牽連”。

從持卡人和代理商兩頭賺錢,代還市場的亂象可見一斑。

而“幫助協商延期還款、低息還款”的方式常被冠以“XX法務”“XX法律”等專業的名稱,也與其深諳銀行催收、還款的邏輯有關。

據介紹,其業務覆蓋全國,各銀行信用卡、支付寶花唄、美團借款等逾期業務均可接單,且可以查驗貸款合同的合法性,爲客戶詳解違規催收、違規貸款利息等相應法律。

“不要你的銀行卡密碼,你只需要提供手機號、家庭地址、郵箱等給我們就行。”本報記者從某社交平臺與幾位幫助協商延期還款的業務人員取得了聯繫,在與該他們溝通中得知,該業務的邏輯是通過幫助持卡人編造困難處境,僞造相關材料,並誘導持卡人在投訴平臺投訴、保留催收錄音等方式,反覆向銀行施壓,以此達到低息還款、分期還款、停息掛賬的目的,據宣傳,最長可分期60期。

對於衆多持卡人擔心的影響徵信問題,其中有中間商向記者保證:“只要期間不再逾期,徵信記錄會在1-3年自動消除。”

費用方面,一中間商向記者表示,不足2萬元的賬單按照1500元收費,“金額太少了,沒有處理的必要”。另一中間商的收費則相對優惠,低於2萬元的統一收費1000元,2萬以上按客戶金額的7%收費。

代還服務風險高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劉揚提醒,持卡人利用代還機構還款,還款後再借出,其本質上仍是拆東牆補西牆的行爲,與多張信用卡相互套現還款並無二致,有可能面臨騙取貸款罪的刑事風險。

“這些信用卡代還服務商本質上提供的仍是類金融業務,和小貸等性質類似,在沒有相關金融牌照的情況下,有非法經營之嫌,如果明知道客戶沒有還款能力,以幫助還款的方式使得客戶能夠繼續使用信用卡,有可能構成騙取貸款罪共犯。”劉揚表示,當前對網貸、小貸等管控力度也一直在增加,應當對此類現象抓早抓小,露頭就打,避免發展壯大,給銀行機構造成更大損失。

在代還、幫助協商還款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通常需要持卡人向服務商提供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甚至信用卡CVN2、CVV碼等核心信息,極易造成信用卡被盜刷。

信用卡資深人士董崢也提示了信用卡代還的個人信息泄漏風險。他表示,持卡人在進行養卡、代還等行爲時,必然要把卡的信息交予他人,即便卡片拿在自己手裏,信息也已經完全泄露。“而且此類行爲只是短時間暫緩了逾期問題爆發,長期來看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加劇其債務危機,一旦代還的資金鍊斷裂,還會引起債務逾期。”

“如果不能好好監管這些中間商,將會培養出大量的老賴羣體。”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記者坦言,中間商以盈利爲目的,並非是爲客戶的長遠考慮的,此類行爲往往伴隨着嚴重的副作用,讓客戶依賴這種偏門的方式來解決眼前的問題。

而相比信用卡的逾期費率、最低還款費率,信用卡代還的手續費確實比較有誘惑性。以某股份行信用卡爲例,當期賬單最低還款10%的利息爲2%,且循環計息,12期分期的年化利率爲14.5%,而代還手續費則每筆只需要幾元錢,按照記者尋找的中間商提供的報價計算,如果該筆賬單依據可還金額分10筆歸還,手續費只花費20元錢。

支付行業專家金之聿認爲,信用卡套現的費率極低,信用卡代還在中國沒有價格優勢,往往成爲個人信用卡額度不足情況下的一種補充,而這種補充又往往是在個人已經無法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取信用支持的情況下發生,本質上是“居民加槓桿”的一種放大,監管應當予以重視和警惕。

銀行方面,董崢指出,信用卡套現現象猖獗,也與一些銀行因爲受到市場的壓力,爲了擴大市場規模,採取大額授信方式,或者信用卡+貸款的方式以達到獲客的目的有關。

“銀行也應當針對此類現象建立相應的風控機制,可以借鑑北京交通app的違章消分業務,一張信用卡只能對應固定人數的非本人還款。因爲完全拒絕非本人還款也非長久之計,但如果太多的不特定人員代還,肯定是不符合常理的,這塊制度要設計好,既能方便真正信用良好的客戶非本人還款,又能防範信用卡代還等業務的繼續蔓延。”劉揚建議。

“髮卡銀行一方面要落實‘授信剛減’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改變靠大額授信獲客留客的經營思想,同時需要研究和提升信用卡業務對傳統金融業務的作用,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董崢表示。

而銀行也已開始打擊和管理代還亂象。

近日,包括工商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均對信用卡還款通道風控手段進行了升級,主要包括限制非本人還款、發佈風險提示用卡安全等方式。如有銀行對歷史交易中存在他人代還情況的持卡人做出了風險提示,並根據持卡人交易、還款等情況做了不同處理,違規情節嚴重者做封卡處理,不嚴重者做降額處理。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