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兩名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共同提出了一項名爲“禁止對華出口石油”(China Oil Export Prohibition Act)的法案。該法案提議將禁止向中國出口包括原油、精煉油或精煉油製品、殘渣燃料油等美國的任何石油產品。

該法案提出者爲美國知名“反華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和斯科特(Rick Scott)。在一份聯合聲明中,二人聲稱,此舉是爲了確保美國“不會在不經意中援助和支持主要對手(primary adversary)”。

其中,盧比奧表示,儘管全美各地天然氣價格飆升,拜登政府仍允許美國每天有50萬桶石油出口至中國,“這是不可接受的”。他說,美國需要增加石油產量,優先考慮國內消費者,而不是把石油送到半個地球以外的國家。

斯科特也對拜登政府連番抱怨,稱在繼續向中國出口石油之際,美國的汽油價格已經飆升至每加侖5美元以上,“這太荒謬了”。他援引數據指出,僅在2022年的前三個月,美國就向中國出口了近5200萬桶石油和原油,但面對物價飛漲的美國家庭卻“只能在加油和給孩子買食物之間做選擇”。

盧比奧和斯特特發佈聯合聲明

其實,盧比奧和斯科特是在美國物價飛漲問題中強扯中國。

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第一季度出口的石油和石油產品近8.19億桶,其中中國只佔總出口的6.3%左右。該機構還稱,自2022年初以來,美國的原油、成品油和蒸餾油的出口都在不斷攀升,“部分原因是來自歐洲不斷上漲的需求”。

美國總統拜登3月8日簽署行政令,宣佈禁止俄羅斯能源(包括原油和某些石油產品、液化天然氣和煤炭),隨後開始拉攏歐洲盟國實施對俄石油禁令,並施壓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增產以穩定油價。

不過,美國的算盤打空了,隨着石油價格高升和印度等國加購,俄羅斯大賺了一筆。

獨立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近日發佈報告稱,在俄烏衝突爆發的頭100天裏,俄羅斯通過化石燃料出口獲得了930億歐元的收入。

與此同時,歐美國家相繼出現能源短缺和通貨膨脹問題。美國勞工部6月10日數據顯示,5月美國CPI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8.6%,美國CPI同比漲幅再創1981年12月以來最大值。面對40年來最高的通脹局面,拜登第一時間選擇甩鍋給俄羅斯,但美媒和美國民衆並不買賬。

目前,多家民調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降至40%以下,創下新低。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