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可楊    每經編輯 董興生    

6月15日晚,海量數據(SH603138)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於當天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立案告知書》,立案原因爲涉嫌持股變動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及限制期交易。

受此影響,海量數據6月16日一字跌停,收盤價爲14.19元,最新市值40.19億元。

公告顯示,經公司初步瞭解,相關立案主要涉及控股股東自2017年6月28日至2021年5月14日期間,因被動稀釋和主動買賣公司股票,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由63.44%下降至56.06%,累計減少比例爲7.38%,其在持股比例減少變動達到5%時未停止買賣公司股票並及時編制、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對於此次減持,海量數據曾在2021年9月17日發佈《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計劃提前終止暨減持結果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志敏、朱華威夫婦基於自身原因、市場情況、公司股價等因素綜合考慮,決定提前終止本次股份減持計劃。同時,在這份公告中,實控人夫婦承認,減持計劃執行期間,未按規定在累計持股變動比例達到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停止減持,也未及時履行權益變動披露義務。

針對以上違規事實,陳志敏、朱華威夫婦承諾,違規減持收益所得全部上繳上市公司。經詳細測算,本次違規減持收益所得約爲4355.52萬元,其中將近64%已用於歸還股票質押融資借款。

當時公告還表示,因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來,實控人夫婦從公司合計分紅所得爲3224.87萬元,近兩年公司業務轉型分紅水平較低。基於上述客觀情況,同時考慮到上繳金額較大及持續歸還股票質押融資借款導致實控人當前資金不寬裕,實控人承諾在2024年12月31日前將違規減持收益所得全部上繳上市公司,且2023年6月30日前歸還所得金額不低於2355.52萬元。上繳款項的來源主要爲公司現金分紅所得及本人其他自有、自籌資金等。

2022年1月9日,海量數據控股股東、實控人陳志敏、朱華威就曾因此次減持,收到來自北京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陳志敏、朱華威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

而在收到警示函的十天後,1月19日,海量數據再度發佈《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計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陳志敏、朱華威擬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及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684.2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42%。

而在上述減持公告發布的同一天,海量數據還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1月17日~19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海量數據的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2月18日,海量數據公告了《減持計劃執行情況告知函》,稱實控人夫婦在2022年2月9日至2022年2月18日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約363.28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28%,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而到了2月22日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計劃提前終止暨減持結果公告》中,因“自身原因、市場情況、公司股價等因素綜合考慮”,實控人夫婦決定提前終止了本次股份減持計劃。

海量數據爲國內數據技術提供商,主要針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數據中心,搭建數據基礎設施平臺,爲客戶提供數據庫、數據計算、數據存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