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餘年,央行總共發放271張支付牌照,目前存量爲220張。可以看到,註銷的牌照趨勢中,更多是支付機構主動行爲,因嚴重違規導致牌照被吊銷的情況逐步減少。

上海證券報◎記者 魏倩

牌照續展“大考”在即,部分支付機構卻選擇相繼主動退出。

昆明卡互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卡互卡支付”)日前發佈公告稱,正在辦理註銷支付牌照相關事宜。這是今年最新一家主動退出支付市場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實際上,已有多家支付機構在6月26日牌照到期前決定不再續牌,這些牌照業務類型主要是預付卡和數字電視支付。

記者獲悉,目前市場剩餘第三方支付牌照數量爲220張,已經註銷51張。

多家支付公司提前“棄考”

卡互卡支付表示,央行已經批准其退出支付業務的申請,目前正在辦理註銷《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相關工作事宜。卡互卡支付自2022年6月10日起,停止數字電視支付代收費,同時將停止用戶登記註冊。

公開信息顯示,卡互卡支付成立於2010年1月,2012年拿到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爲數字電視支付,範圍爲雲南省。對於退出支付市場,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平臺上支付業務客戶量較少,所以今後不再開展支付業務,轉向從事數字電視方面的業務。目前,公司還有數千家客戶,將按照公告內容有序辦理退款業務。

據統計,今年6月26日,有80家公司支付牌照到期需續展,如今卻有數家放棄。這包括:廈門象嶼支付有限公司、深圳市商連商用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廣西支付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新華傳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華傳媒”)、陝西郵政西郵寄電子支付有限責任公司。其中,上海新華傳媒4月就申請註銷,現已獲得央行公示。

另外,還有3家公司支付牌照明年到期,目前也已有2家申請註銷,1家擬解散清算,意味着也將主動註銷牌照。

宣佈解散旗下清算支付公司的是A股上市公司中百集團。該公司5月24日公告,計劃解散清算旗下供銷中百支付有限公司。原因是,由於近幾年支付政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且供銷中百支付有限公司牌照類型單一,多次增項未獲批准,中百支付設立時預設的盈利模式不再成立,缺乏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經股東提議,現擬同意其解散清算。

中小支付機構逐步“出局”

第三方支付牌照業務類型主要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移動電話支付、互聯網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數字電視支付等。

前述主動退出支付市場的公司,牌照業務類型主要是預付卡和數字電視支付。

對此,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並不感到意外。他認爲,這兩類牌照發放時,更多是考慮到當時的商業模式對支付服務的需求,像數字電視支付本來就是時代產物。“移動支付興起後,帶動整體商業邏輯發生變化,同時備付金相關管理規定、稅收政策變化等,都會影響支付機構原有模式業績。之前就可以看到預付卡機構出現很多優勝劣汰的案例。”他說。

支付機構面向的是一個足夠龐大的市場。央行報告顯示,2021年,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0283.22億筆,金額355.4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30%和20.67%。

近年來,央行在優化支付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也持續收緊支付行業監管紅線。在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爲主的市場格局中,中小支付機構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

過去10餘年,央行總共發放271張支付牌照,目前存量爲220張。可以看到,註銷的牌照趨勢中,更多是支付機構主動行爲,因嚴重違規導致牌照被吊銷的情況逐步減少。根據央行披露,去年12月,有51家支付機構牌照到期,其中46家提出續展申請,5家沒有提交,退出市場。最終,央行續展40家支付機構,中止審查6家支付機構。

而數字電視支付牌照,目前還有5家支付公司持有,包括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拉卡拉”)、北京數碼視訊支付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億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銀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除拉卡拉外,其他四家公司牌照到期日均在6月26日。

“數字電視支付牌照應該會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王蓬博說,目前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趨向成熟,整體基數較大,且C端流量逐漸見頂。未來移動支付行業的發展將主要得益於長尾效應的延續,以及數字化帶來的企業增值服務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