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續三個月停產,經銷商無車可賣,這家國內曾經的主流車企究竟怎麼了? 

“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這句廣告言猶在耳,Jeep品牌卻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廣汽集團發佈的產銷數據顯示,今年3~5月,旗下合資公司廣汽菲克已連續三個月產銷幾乎爲零,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官網信息顯示,廣汽菲克旗下Jeep品牌在售車型包括大指揮官、指南者、自由光三款國產車型,以及牧馬人、大切諾基、角鬥士等進口車型。“此前,廣汽菲克的長沙工廠產線改造工作受疫情影響,目前工廠還沒有復工。”一位接近廣汽菲克的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廣汽菲克外方股東Stellantis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汽集團每月披露的廣汽菲克月度產銷量只是合資公司本土生產的Jeep車型的每月產銷量,並不包括純進口Jeep車型的銷量,目前Jeep品牌進口車型銷量較好。至於工廠何時恢復生產,後續經營規劃以及股比調整進展等事宜,該負責人表示會在適當的時候披露相關信息。

停產數月,經銷商無車可賣

現在國產車型都沒有了,庫存早就賣完了,也不接受預訂,廠家還沒有排產計劃,目前是停產狀態。我們店裏現在只賣進口車型,國產車型估計要再等一兩個月,不過目前也不確定到時候還能不能生產,因爲現在中資方和外資方沒有談好,有一些問題他們需要再研究一下,所以沒有那麼快。”上海某Jeep品牌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記者從上海浦東一家Jeep品牌4S店瞭解到,目前該店內除了進口車型外,仍然有部分自由光和大指揮官的庫存車可銷售,不過庫存時間均已超過半年。“自由光和大指揮官的庫存車都是去年生產的,我們現在肯定是優先賣庫存車,而且優惠力度也大。”該Jeep品牌4S店銷售人員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實際上,自去年開始,廣汽菲克終端門店就已經開始了清庫行動。去年8月,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儘管汽車行業受“缺芯”影響,產能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一些熱銷車型庫存告急,導致優惠幅度普遍縮水,但Jeep品牌車型優惠力度仍然可觀,指南者可以優惠近2萬元,大指揮官的綜合優惠甚至達到5萬元。公開資料顯示,廣汽菲克擁有長沙和廣州兩大工廠,年產能總計可達32.8萬輛。去年9月,廣州工廠宣佈停產,廣汽菲克的車型全部由長沙工廠生產。此外,廣汽菲克的廣州分公司也已被註銷。2021年,廣汽菲克全年產量僅爲1.63萬輛,產能利用率僅爲4.97%。

3年虧50億,成廣汽最大“包袱”

數據顯示,今年3月~5月,廣汽菲克的單月產量分別爲1輛、0輛和1輛,單月批發銷量亦是如此。今年1~5月,廣汽菲克累計生產822輛,同比下滑89.34%;累計批發銷量1861輛,同比下滑83.39%。幾近停產的工廠和持續走低的銷量,令廣汽菲克瀕臨退市的消息頻繁傳來。近日,廣汽集團(02238.HK,股價7.52港元 ,市值786.9億港元)高層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根據廣汽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則,整車板塊採取‘兩優兩專一穩一突破’的發展策略,其中‘兩專’是指充分發揮Jeep、三菱世界級專業SUV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聚焦SUV產品,將廣汽菲克、廣汽三菱打造成爲國內汽車市場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品牌。”實際上,廣汽菲克也曾擁有輝煌的過去。2015年,廣汽菲克國產化落地,2016年迅速推出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俠三款SUV新車型,當年累計銷量17.99萬輛,同比增長260%;此後的一年,廣汽菲克迎來高光時刻,在Jeep品牌全年沒有新產品投入市場的情況下,2017年累計銷量超22萬輛,同比增長57%,一躍成爲國內主流車企。

2018年,廣汽菲克迎來轉折點,全年銷量僅爲12.5萬輛,同比下滑39%,旗下菲亞特品牌也因銷量慘淡宣佈退出中國市場。同時,廣汽菲克產品質量問題頻出,當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機油門”事件,加速把處於巔峯的Jeep品牌拉下神壇,隨後持續走低。銷量暴跌,經營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根據廣汽集團財報,2017年,廣汽菲克淨資產達到峯值44.22億元,經歷持續虧損後,2020年其淨資產減少至-3.31億元。三年時間裏,廣汽菲克累計虧損近50億元,成爲廣汽集團最大的“包袱”。

股比之變懸而未決

近年來,廣汽菲克拿出一系列調整舉措,希望挽救頹勢,包括獲股東雙方40億元增資,兩個月內進行兩次高管換帥等。儘管不斷有“退市”傳言,但廣汽菲克股東雙方一再表示“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今年1月,Stellantis集團在其官網上宣佈,計劃將其與廣汽集團合資公司廣汽菲克中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已同意交易的相關手續,但仍需經監管部門批准。不過,廣汽集團隨後發佈聲明表示,股權調整事宜未經廣汽方面認可,近年來由於廣汽菲克在經營上存在較大困難,合資雙方股東就其合資合作經營以及廣汽菲克振興計劃進行了深入溝通與磋商,目前,雙方尚未簽署廣汽菲克股權調整的正式協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截至目前,股東雙方就股比問題的談判仍未有最新進展釋出,Stellantis集團方面對此也僅表示“會在適當的時候披露信息。”“廣汽菲克合資股比若進行調整的話,或許會給深陷泥潭的企業帶來一些希望。廣汽菲克近幾年陷入虧損黑洞,虧損數額不斷擴大,給廣汽集團帶來比較大的壓力,通過改變合資股比的方式緩解壓力,應該是廣汽集團真實的想法。對菲亞特和克萊斯勒來說,中國市場是無法割捨的,擁有絕對的控股權也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任萬付認爲,從目前來看,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廣汽菲克的機會確實不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場格局尚未確定,雖然起步有點晚,但還是有機會爭一爭。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電動浪潮席捲下,國內車市競爭日益激烈,玩家也更加多元化,廣汽菲克要想走出泥潭,仍面臨不小挑戰。

記者|孫桐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