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丨漫舞山林 雲南現“蝴蝶大爆發”奇觀

本週日,雲南省紅河州蝴蝶谷的蝴蝶開始集中破繭化蝶,形成“蝴蝶大爆發”的奇觀,其中化蝶數量最大的是箭環蝶,路邊、林間到處都是它金色的身影。

金平蝴蝶谷蝴蝶博物館館長 楊鎮文:蝴蝶爆發的時間比往年推遲了15到20天。今年爆發的數量根據監測,這個樣地監測的情況來看,跟去年相當,保持在一億隻以上。

楊鎮文對於蝴蝶方面的研究已有24年,在當地對蝴蝶物種多樣性資源從事調查、研究、保護工作。爲了得到更精確蝴蝶爆發的數據,楊鎮文在蝴蝶谷的23個林區中都設立了樣地,除了對蝴蝶監測以外,還對以其所處環境進行監測。由於蝴蝶谷所處的地區,全年平均氣溫18℃,森林覆蓋率達67%,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明顯,所以這一地區生長着大量的中華大節竹。

金平蝴蝶谷蝴蝶博物館館長 楊鎮文:爆發箭環蝶對生態的要求非常苛刻,它的幼蟲時期都在蝴蝶谷不同梯度的海拔內,喫它的寄主,也就是中華大節竹,有四萬六千多畝。蝴蝶的食物是非常豐富的,估計蝴蝶要有四億隻以上,才能把寄主植物全部喫完。

以箭環蝶爲例,成長需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幼蟲階段只以竹葉爲食,其產生的糞便可變爲竹子本身及竹下生物所需養料,非但不傷害竹子本身,還可促進其生長。幼蟲大概經歷5次蛻皮成蛹,破蛹成蝴蝶後,食物就變得完全不同。除了有喫花蜜的蝴蝶之外,很多種類的蝴蝶都是以腐爛物的汁液爲食等。

金平蝴蝶谷蝴蝶博物館館長 楊鎮文:蝴蝶的活動領地是非常狹小的,一般來說,是在它的寄主500米的範圍內。

此外,當地地處偏遠,受人類活動干擾有限,保存了良好的森林環境,爲蝴蝶提供了適宜的棲息地。

金平蝴蝶谷蝴蝶博物館館長 楊鎮文:對我們的人類的生產生活,對我們人類是沒有影響的。箭環蝶有10%左右的才能夠變成蝴蝶,有90%的蝴蝶的不同蟲態的生命體,都要變成這個大自然裏面,這個生物多樣性環境裏面的很多昆蟲、微生物的食物。

然而在1998年,由於當時村民對蝴蝶認知欠缺,還大肆捕殺爆發的箭環蝶,楊鎮文說,由於當時沒有人瞭解蝴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生物,認爲它會破壞環境,2004年,通過專家的研究和科普,讓村民認識到蝴蝶是高敏感性動物,蝴蝶在此大爆發,說明當地生態非常好。村民也開始自發的保護起了蝴蝶,多年的保護,讓蝴蝶谷“蝴蝶大爆發”的美景名聲在外。

本週一,約有1億5千萬只蝴蝶,因當地的多雨天氣而數量開始減少,直至本週四統計,已縮減至1億隻,它們的隕落將爲這片土地,提供着生命所需的養料。本週五,持續隕落的蝴蝶中,母蝶在生命盡頭來臨的最後時刻,孕育出着新的生命,10萬隻蝴蝶卵已順利誕生,未來的360天,它們也將化繭成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