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策略戴康團隊】“此消彼長”獨立行情的三條主線—週末五分鐘全知道(6月第3期

● 本週北上資金繼續流入,A股呈現“獨立行情”。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源於“美聯儲堅決緊,國內信用底已過”,5月以來中國決策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力。5月中旬至今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對推動本週A股的“獨立行情”功不可沒。歷史上,A股獨立行情一般發生在牛市頂部或者熊市底部區域,中國如果能在取得防疫與發展的平衡後,持續展現復甦的宏觀跡象,外資對中資股的偏好就會繼續存在。我們在6.12《如何用“三大行業比較框架”精選結構?》中指出“我們預計中國權益市場相對海外權益市場的性價比較優,仍將推動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

● 當前A股主要由國內因素主導,但海外因素仍不可忽視。近期海外衰退和緊縮預期升溫、美股下跌、美債利率上行,均未對A股產生過多負面影響,原因在於決策層改善民營經濟信用環境增強市場信心:習總書記表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5月經濟數據確認底部改善特徵;6月上海開始常態化防控,高頻景氣數據進一步改善。另一方面,美聯儲加息75BP後,實質性緊縮放緩(海外政策底)需待9月後。

● “此消彼長”的中國優勢是A股獨立行情的基礎。(1)此消:“逆全球化”供給收縮/20年疫情以來貨幣和財政政策過度刺激/“工資-通脹”螺旋,美國“滯脹”重現。俄烏衝突加速“逆全球化”,加劇美國“滯脹”壓力。滯脹+緊縮導致美國經濟衰退擔憂。(2)彼長:中國積極擁抱全球化,穩健的貨幣和信用政策以及22年A股結構性“供給過剩”緩和通脹壓力。寬信用“再加槓桿”/恢復經濟活力政策,改善經濟修復預期。中期來看,中國低碳新能源+5G場景革命搶佔“工業4.0”時代先機。

● A股“此消彼長”獨立行情關注“復甦交易”中國資產的3條主線:(1)疫後修復:物流/製造/貿易/消費等領域的景氣預期將結構性改善(汽車(含新能車)/半導體設備/光伏組件)。(2)再加槓桿:“穩增長”政策暖風頻吹,重點關注行業壓制性政策逐步轉向寬鬆(互聯網傳媒/創新藥/地產),以及民企信用環境改善、景氣預期高位回升的新興產業產能擴張(鋰/電池化學品)。(3)通脹受益:新能源鏈的投資/生產/使用將會強化上游資源/材料行業“供需穩態”(煤炭/鉀肥/養殖業)。

● 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關注“復甦交易”中國優勢資產。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源於“美聯儲堅決緊,國內信用底已過”, 決策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力,改善民營經濟信用環境增強市場信心。建議關注“復甦交易”中國資產的3條主線:(1)疫後修復:汽車(含新能車)/半導體設備/光伏組件等。(2)再加槓桿:限制性政策轉向寬鬆(互聯網傳媒/創新藥/地產),民企信用環境改善(鋰/電池化學品);(3)通脹受益:上游資源/材料(煤炭/鉀肥)和養殖業。

風險提示:疫情控制反覆,全球經濟下行超預期,海外不確定性。

1

核心觀點速遞

(一)本週北上資金繼續流入,A股呈現“獨立行情”。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源於“美聯儲堅決緊,國內信用底已過”,5月以來中國決策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力——5.3《18年“複合政策底”對本輪市場底的啓示》,我們提出本輪國內“政策底”已進一步夯實,海外“政策底”還需等待,A股已經從泥沙俱下轉向具備較豐富的結構性機會;5月至今我們連續發佈10多篇報告推薦結構性投資機會。5月中旬以來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對推動本週A股的“獨立行情”功不可沒——5月中旬以來中國主權信用風險溢價(CDS價格)明顯回落,“此消彼長”的中國優勢驅動北向資金持續流入。我們在6.12《如何用“三大行業比較框架”精選結構?》中指出:以上海爲代表的防疫政策邊際改善/“穩增長”政策暖風頻吹/中國金融條件改善經濟增長企穩而海外金融條件收緊經濟增長放緩,這三大要素共同驅動北上資金大幅流入。A股獨立行情一般發生在牛市頂部或者熊市底部區域,中國如果能在取得防疫與發展的平衡後,持續展現復甦的宏觀跡象,外資對中資股的偏好就會繼續存在——我們覆盤了歷史上的8次A股獨立行情(標普500明顯下跌,上證綜指反而上漲或相對平穩的歷史階段),其中有3次處於牛市頂部區域,5次處於熊市底部區域。當前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最大驅動力源自於:中國決策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力改善市場的風險偏好,與此同時,海外股市則呈現“衰退預期+貨幣緊縮”的組合而持續下跌。我們預計中國權益市場相對海外權益市場的性價比較優,仍將推動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

(二)當前A股主要由國內因素主導,海外因素仍不可忽視。近期海外衰退和緊縮預期升溫、美股下跌、美債利率上行,均未對A股產生過多負面影響,原因在於A股DDM三因素均在邊際改善,尤其是中國決策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動,改善民營經濟信用環境,將會顯著改善市場情緒(風險偏好)——近期習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民企時表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落實鼓勵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黨和國家…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當前A股的ERP(股權風險溢價)仍處於均值+1倍標準差的相對高位,市場風險溢價仍有不小的下降空間。5月經濟確認底部改善的特徵,6月高頻數據也在繼續改善(經濟)——(1)5月上海仍處於疫情封城期間,部分企業開始復工復產:5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社零總額、出口金額的當月同比數據分別爲4.60%、-6.70%、16.90%,相較4月均有所改善。(2)6月上海開始常態化防控,高頻經濟數據進一步改善:6月3日-9日日均耗煤量環比增長3.3%,6月前三週,行業開工率多數延續回暖(下圖2),上海第三週客運量629-662萬大致相當於3月中旬水平。寬信用進入“再加槓桿”新階段,改善信用需求(流動性)——我們在春季策略中提示,當前中國流動性的核心矛盾在於信用需求不足。4月中旬央行表示“宏觀槓桿率會有所抬升”,歷史上行業類似表態後,宏觀槓桿率和社融增速大概率都會回升。我們在6.16《海外緊縮持續,A股更重國內因素》中指出:6月美聯儲加息75BP後,7-9月有單次75BP加息仍是大概率的。美元、美債、黃金仍然是“緊縮交易”主導,美聯儲實質性緊縮放緩(海外政策底)需待9月後。

(三)“此消彼長”的中國優勢是A股獨立行情的基礎:中國積極擁抱全球化,不具備滯脹基礎,寬信用“再加槓桿”改善經濟修復預期,低碳新能源+5G場景革命搶佔“工業4.0”時代先機。(1)“逆全球化”加劇滯脹壓力,中國則在積極擁抱全球化緩和通脹水平——我們在春季策略展望中指出:22年俄烏衝突加速“逆全球化”,加劇滯脹壓力;而中國則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富裕/一帶一路等”延續全球化趨勢,緩和通脹壓力。(2)美國“滯脹魅影”重現,中國通脹的壓力較輕——我們在4.14《如何應對“逆全球化”下的滯脹?》中提示:“逆全球化”加劇供給約束,20年疫情以來的貨幣和財政的過度刺激,美國“工資-通脹”螺旋,三因素共振導致海外“滯脹”重現;不過中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相對穩健,22年A股產能週期進入“投產”階段,結構性供給過剩將緩和通脹壓力。(3)短期來看:美國滯脹+緊縮導致經濟衰退擔憂,中國寬信用“再加槓桿”改善經濟修復預期——美國商品消費回落/服務消費修復空間有限,住房抵押貸款利率高位導致房屋銷售數據下滑,美國亞特蘭大聯儲GDPNow預測模型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實際GDP增長率可能僅爲0.0%;而中國央行4月中旬表示“宏觀槓桿率會有所抬升”,“穩增長”進入“再加槓桿”新階段,同時,疫後復工復產和監管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力的政策迭出,都將支撐中國經濟修復預期。(4)中長期來看:在未來工業4.0時代,中國已經取得低碳新能源鏈和5G場景革命的先機,而美國則相對滯後——我們在20.2.18《擁抱全球第三次場景革命》和21.7.26《擎畫中國FAANG投資圖譜》中相繼強調:得益於提前的產業結構佈局和財政持續投入,中國在5G場景革命(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能駕駛等)和新能源產業鏈(風電/光伏/新能源車等)等領域已經取得全球先機,逐步形成“工業4.0”時代引領經濟的“新增長點”,將中長期改善“此消彼長”的中國優勢。

四)A股“此消彼長”獨立行情關注“復甦交易”中國資產的3條主線:疫後修復+再加槓桿+通脹受益。疫後修復:我們在5.25《盈利尋底,利潤率再向上游聚攏》中指出“疫後修復”物流/製造/貿易/消費的景氣預期將結構性改善——(1)製造修復建議關注外需中國供應鏈的全球優勢(光伏產業鏈)以及疫後供應鏈修復和需求韌勁(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設備)。(2)消費修復建議關注居民自發+消費政策發力方向(醫美化妝品)。再加槓桿:我們在5.26《如何“再加槓桿”穩住經濟大盤?》中判斷:“穩增長”進入“再加槓桿”新階段。決策層致力於恢復中國經濟活力,部分行業壓制性政策將會轉向寬鬆——(1)居民再加槓桿:消費限制性政策轉向寬鬆(互聯網傳媒/創新藥/地產),以及消費支持性政策受益(汽車/家電)。(2)企業再加槓桿:重點關注民企信用環境改善,景氣預期高位回升的科技新興產業產能擴張“再加槓桿”的潛力(鋰/電池化學品)。(3)政府再加槓桿:建議關注新基建(風光/IDC)的投資機會。通脹受益:我們在春季策略展望中判斷:俄烏衝突加速“逆全球化”,加劇“滯脹”——4.28《上游週期:“供需穩態”重塑估值》提示:新能源鏈的投資/生產/使用,既會增加傳統能源/材料的需求,也已對傳統能源/材料投資形成“擠出效應”,上游資源/材料(煤炭/鋰/鉀肥)“供需穩態”將迎來估值向上重塑。5.5《盈利尋底,利潤率再向上游聚攏》指出:養殖業資本開支持續收斂,將支撐利潤率水平改善。

(五)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關注“復甦交易”中國優勢資產。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源於“美聯儲堅決緊,國內信用底已過”。當前A股“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最大驅動力源自於:中國決策層致力於恢復經濟活力改善市場的風險偏好,與此同時,海外則呈現“衰退預期+貨幣緊縮”的組合。A股獨立行情一般發生在牛市頂部或者熊市底部區域。當前A股主要由國內因素主導,海外因素仍不可忽視。我們在6.12《如何用“三大行業比較框架”精選結構?》中指出:“展望未來,中國疫後復甦+美聯儲持續緊縮+海外經濟繼續放緩,中國權益市場相對海外權益市場的性價比仍然較優。中國如果能在取得防疫與發展的平衡後,持續展現復甦的宏觀跡象,外資對中資股的偏好就會繼續存在,我們預計北上資金將改變22年以來淨流出的趨勢轉變爲淨流入,但由於美聯儲緊縮帶來的全球risk-off,外資流入幅度仍將不及過去幾年。”“此消彼長”的中國優勢是A股獨立行情的基礎:中國積極擁抱全球化,不具備滯脹基礎,寬信用“再加槓桿”改善經濟修復預期,低碳新能源+5G場景革命搶佔“工業4.0”時代先機。A股“此消彼長”獨立行情關注“復甦交易”中國資產的3條主線:(1)疫後修復:汽車(含新能車)/半導體設備/光伏組件等。(2)再加槓桿:限制性政策轉向寬鬆(互聯網傳媒/創新藥/地產),民企信用環境改善(鋰/電池化學品);(3)通脹受益:上游資源/材料(煤炭/鉀肥)和養殖業。

2

本週重要變化

(一)中觀行業

1.下游需求

房地產:Wind30大中城市成交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17日,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降40.26%,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成交面積月環比上漲68.83%,月同比下降21.70%,周環比上漲69.30%。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房地產新開工面積5.16億平方米,累計同比下跌30.60%,相比1-4月增速下跌4.30%;5月單月新開工面積1.19億平方米,同比下跌41.85%;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34億元,同比名義下降4.00%,相比1-4月增速下降1.30%,5月單月新增投資同比名義下降7.81%;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7億平方米,累計同比下降23.60%,相比1-4月增速下降2.70%,5月單月新增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1.77%。

汽車:乘聯會數據,6月第2周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上漲25%,相比上週的-5%止跌爲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5月商用車銷量186.20萬輛,同比下降12.58%;乘用車銷量162.29萬輛,同比下降1.43%。

港口:5月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爲2228萬標準箱,高於4月的2081萬,同比上漲3.82%。

2.中游製造

鋼鐵:螺紋鋼價格指數本週跌4.88%至4586.11元/噸,冷軋價格指數跌3.83%至5133.06元/噸。截至6月17日,螺紋鋼期貨收盤價爲4354元/噸,比上週下跌9.16%。鋼鐵網數據顯示,6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217.20萬噸,較5月下旬下降4.16%。5月粗鋼產量9661.30萬噸,同比下跌3.50%;累計產量43501.60萬噸,同比下跌8.70%。

水泥:本週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繼續大幅回落,環比跌幅爲2.7%。全國高標42.5水泥均價爲444.33元。其中華東地區均價微降至425元,中南地區微升至434.29元,華北地區微降至499元。

發電量:5月發電量同比增長0.7%,較4月增速上升3.6%。

3.上游資源

煤炭與鐵礦石:本週鐵礦石庫存減少,煤炭價格不變,煤炭庫存下降。太原古交車板含稅價本週維持3070.00元/噸,秦皇島山西優混平倉5500價格本週維持1205.00元/噸;庫存方面,秦皇島煤炭庫存本週減少2.20%至489.00萬噸,港口鐵礦石庫存減少1.40%至12665.26萬噸。

國際大宗:WTI本週跌7.78%至108.77美元,Brent跌6.82%至113.61美元,LME金屬價格指數跌5.87%至4199.90,大宗商品CRB指數本週跌5.13%至309.08,BDI指數本週漲11.12%至2578.00。

(二)股市特徵

股市漲跌幅:上證綜指本週上漲0.97%,行業漲幅前三爲農林牧漁(4.57%)、家用電器(4.43%)和電氣設備(4.41%);漲幅後三爲鋼鐵(-2.36%)、交通運輸(-1.70%)和綜合(-1.37%)。

動態估值:A股總體PE(TTM)從上週17.52倍上升到本週17.76倍,PB(LF)從上週1.71倍上升到本週1.73倍;A股整體剔除金融服務業PE(TTM)從上週27.64倍上升到本週28.02倍,PB(LF)從上週2.42倍上升到本週2.45倍;創業板PE(TTM)從上週62.42倍上升到本週64.62倍,PB(LF)從上週4.23倍上升到本週4.39倍;科創板PE(TTM)從上週的43.89倍上升到本週44.23倍,PB(LF)從上週的4.70倍上升到本週4.75倍;A股總體總市值較上週上升1.39%;A股總體剔除金融服務業總市值較上週上升1.37%;必需消費相對於週期類上市公司的相對PB從上週2.05上升到本週2.10;創業板相對於滬深300的相對PE(TTM)從上週4.98上升到本週5.08;創業板相對於滬深300的相對PB(LF)從上週2.94上升到本週3.00;股權風險溢價從上週0.87%下降到本週0.79%,股市收益率從上週3.62%下降到本週3.57%。

融資融券餘額:截至6月16日週四,融資融券餘額15600.41億,較上週上升1.75%。

大小非減持:本週A股整體大小非淨減持49.53億,本週減持最多的行業是通信(-12.11億)、汽車(-8.66億)、醫藥生物(-6.64億),本週增持最多的行業是鋼鐵(2.89億)、銀行(0.10億)。

限售股解禁:本週限售股解禁476.07億元,預計下週解禁1032.24億元。

北上資金:本週陸股通北上資金淨流入174.04億元,上週淨流入368.30億元。

AH溢價指數:本週A/H股溢價指數上漲至144.06,上週A/H股溢價指數爲140.89。

(三)流動性

截至6月18日,央行本週共有5筆逆回購到期,總額爲500億元;5筆逆回購,總額爲500億元;進行1筆MLF(回籠),共計2000億元;進行1筆MLF(投放),共計2000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暫無淨回籠(含國庫現金)。

截至2022年6月17日,R007本週上漲7.21BP至1.7047%,SHIBOR隔夜利率上漲1.10BP至1.4140%;期限利差本週上漲1.75BP至0.7650%;信用利差下降5.07BP至0.6920%。

(四)海外

美國:上週二公佈美國季調後5月最終需求PPI同比10.70%,低於前值10.90%和預期10.90%;上週二公佈美國季調後5月核心PPI同比9.70%,低於前值10.10%;上週三公佈美國季調後5月核心零售總額環比-0.27%,低於前值0.70%;上週三公佈美國季調後5月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同比8.09%,高於前值7.82%;上週四公佈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1.75%,高於前值1.00%;上週四公佈美國5月新屋開工私人住宅138.30千套,低於前值163.40千套;

歐盟:上週二公佈歐元區6月ZEW經濟景氣指數-28.00,高於前值-29.50;上週三公佈歐盟季調後4月貿易差額-43516.20百萬歐元,高於前值-29508.70百萬歐元;上週五公佈歐元區5月CPI同比8.10%,高於前值7.40%,持平預期8.10%;上週五公佈歐盟5月CPI同比8.80%,高於前值8.10%;

英國:上週一公佈英國季調後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同比0.61%,低於前值1.85%和預期1.80%;上週二公佈英國季調後4月失業率3.80%,高於前值3.70%和預期3.60%;

日本:上週一公佈日本第二季度BSI大型製造業信心指數-9.9,低於前值-7.6;上週五公佈日本央行基準利率-0.1%,持平前值;

海外股市:標普500本週跌5.79%收於3674.84點;倫敦富時跌4.12%收於7016.25點;德國DAX跌4.60%收於13128.20點;日經225跌6.69%收於25963.00點;恒生漲4.11%收於20717.24點。

(五)宏觀

5月工業增加值: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0.7%,增速比上月回升3.6個百分點。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3%,增速比1-4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

5月固定資產投資: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59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1-5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1712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1%,增速比1-4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

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7億元,同比名義下降6.7%。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1689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5%;

5月金融數據:5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89萬億元,高於上月的6454億元,同比多增3920億元;

5月末外匯佔款餘額:5月末央行口徑人民幣外匯佔款餘額較上月減少89.9億元至21.3萬億元。

3

下週公佈數據一覽

下週看點:中國第一季度經常賬戶差額;美國5月新房銷售;6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英國5月CPI環比;日本5月CPI環比。

6月20日週一:中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中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

6月21日週二:美國5月成屋銷售環比折年率;4月歐元區季調後經常項目差額;

6月22日週三:英國5月CPI環比;英國5月核心CPI環比

6月23日週四:美國季調後第一季度經常項目差額;美國季調後6月堪薩斯聯儲製造業指數;6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英國6月製造業PMI初值;日本6月製造業PMI初值;

6月24日週五:中國第一季度經常賬戶差額;美國5月新房銷售;美國6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預期指數;日本5月CPI環比;日本5月CPI(剔除食品)環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