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姚亞楠  唐如鈺   

今日(6月20日),人民幣基金再次出現募資消息——衆爲資本宣佈完成旗下人民幣基金的首次關賬,規模超過10億元,其中產業資本出資比例超50%。

事實上,隨着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漸消退,科創板開板、創業板改革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基金正在VC/PE市場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有多家機構宣佈人民幣基金募資重大進展,不少地方政府更是成立了諸多百億級各類母基金。

產業科技關注度攀升,人民幣基金優勢顯著

公開資料顯示,衆爲資本成立於2015年,雖然此時移動互聯網紅利仍在,但其將投資重點放在了新科技對產業效率提升方面,認爲產業與科技的結合會是創新創業的底層驅動力量。具體來看,數字經濟、硬科技、消費及出海賽道是其主要關注的領域。

衆爲資本合夥人姚安民公開表示,中國經濟在未來的主基調將着眼於高質量、高效率和可持續的增長,內生的自主科技創新將成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產業與科技的結合成爲實現創新價值的必然路徑,這既是時代賦予的超額回報投資機會,也是中國投資人的使命所在。

事實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國內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環境回暖態勢有所減緩。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基金數量共1374只、同比下降0.6%;披露募集金額爲4092.7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從募資幣種分佈來看,人民幣基金數量和募集規模均小幅上升,而外幣基金數量和募集規模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當下,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漸消退,產業科技投資成爲主流。在這一領域,人民幣基金具有更理解國內產業規律、企業特點、資本市場等顯著優勢。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有多家機構宣佈人民幣基金募資重大進展。

百億母基金頻出,引導產業發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基金募資端發力與地方產業資本的崛起有着密切關係。例如,今天宣佈完成首關的衆爲資本旗下基金,其中產業資本出資比例即超50%。2021年以來,地方財政積極釋放投資潛力,多個省市地區相繼出臺政策支持新興產業發展,以出錢、出力等諸多形式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和高新企業落地,助力地方產業發展。如此情況下,今年以來百億級地方引導基金頻出。僅今年四月,即有多隻地方引導基金登場。

此外,海南、湖北、長沙等地也相繼在過去一段時間推出百億級政府引導基金。今年2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在海口成立,規模爲100億元,組織形式爲公司制,功能定位爲省級政府投資引導母基金,暫由銀河創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長江產業集團統籌原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創投引導基金等設立長江創投母基金,規模100億元,主要培育孵化高新技術領域中小企業;在原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基礎上更名設立長江產投母基金,規模400億元,主要承擔省級戰略性重大產業項目招引和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任務。5月,長沙市高新區發起設立了天使母基金和種子基金,同步做強產業引導基金,總規模達200億元,並廣泛徵集產業子基金和天使子基金的管理機構。

顯然,多地均在積極運用財政撬動各界力量、以“出錢出力”等方式搶人、搶資本,爲當經濟結構轉型引入創新動力,謀求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如此,也爲人民幣基金的“彈藥”供給提供新的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