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推手,會隨經濟衰退而去嗎?

眼前擺着一張有趣的圖,叫通脹行星圖,由近及遠,我們看到:當下通脹最低的有中國、瑞士、越南等,CPI不超過3%;第二譜系有德法意、印度、韓國等,CPI控制在8%以內;第三譜系是歐元區其他經濟體和美國,CPI徘徊在8%;第四譜系則有俄羅斯、荷蘭和一干中東歐國家,CPI在10%~20%之間;更有土耳其等一騎絕塵,深陷惡性通脹之泥淖。連素未聽聞通脹的日本,物價也大有起色了。

看起來,通脹不是個小問題,在全球迅疾蔓延中。最早做出通脹預警的當屬薩默斯,一位天才經濟學家,曾經擔任過哈佛大學校長和美國財長,他在去年年中就指出,通脹會出乎預料地高,且不會很快回落,並說2022年底開始,美國經濟有約1/3的概率陷入衰退。其鮮明的鷹派讓華爾街恐慌,導致其欲出任美聯儲主席的努力失敗,但真心地說,薩默斯近年來的經濟預判有如“神喻”,準確度極高。

也就是在6月15日,美聯儲近30年來,少見地一次加息75個基點,面對有些亡羊補牢的美聯儲,想來薩默斯心中會很不平靜。

此外,世界銀行已指出,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在上升,尤其要警惕類似20世紀70年代那輪滯脹的威脅。美國財長耶倫也公開表示,她誤判了通脹,而她曾任美聯儲主席且是極出色的經濟學家。

更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的全球或區域性經濟研究機構,都大幅調低了對2022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期,並且一路調低到2024年。差不多到2025年纔會有部分經濟體出現增長回升。看起來,後疫情的經濟修復已接近尾聲。

看當下,難免讓人想起20世紀70年代,席捲全球的經濟滯脹。那個咆哮的80年代看起來元兇是中東石油衝擊,主因則是“日本可以說不”和“美國不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犧牲品則是整體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國家,以及此後沉寂至今的日本。

歷史似乎並非在曲折中前行,而或多或少地只是重複自身,包括重複好的和不好的,根源在於人類從歷史中所學到的,似乎就是什麼也沒有學到。

那麼,當下通脹緣何而起?如何演化?中國如何?普羅大衆如何應對?畢竟衰退或滯脹都不是令人喜悅的詞彙。

此輪通脹緣起或有三,一是全球化轉爲逆全球化,二是西方央行持續寬鬆難以爲繼,三是資源品系統重估。

看全球化逆轉。它並不僅帶來全球治理碎片化,更帶來資源要素、生產鏈和供應鏈等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劣化。自21世紀初出現所謂金磚國家概念,及2008年有學者喊出“美中國”(Chimerica)爲標誌,凸顯全球化熱潮鼎沸,然後一路轉折至今,這15年來,合作共贏逐漸被相互設防所取代,即便有些微的技術進步,也不能抵消逆向全球化對國際經濟的持續深入損害,國際間分工合作配置效率劣化,大國供給端能力嚴重受損,投資和貿易障礙重重,人才和科技流動衰竭,已到了積重難返的程度,以通脹上升來強行降低全球福利是很自然的惡果。

看西方央行的放水行徑。暫不論現代貨幣理論MMT的是是非非,日本、美國乃至歐盟的持續量寬操作,不是短暫行爲而是多年經營,其中日本央行延續了逾25年,美聯儲逾15年。

通脹是不是一種貨幣現象,在當下有爭議,供給受限變差的同時,輔之以持續放水和貧富懸殊,通脹捲土重來並不爲過。

仍以美聯儲爲例,看起來當下美聯儲確實在急迫地加息縮表之中,但美聯儲還能回得去嗎?次貸危機之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足萬億美元,到2015年已4.8萬億美元之巨,2021年底則達到了近10萬億美元。耶倫也曾嘗試縮表加息,那是在2015年底和2016年,到2017年隨着美國經濟不景氣,短暫的貨幣緊縮偃旗息鼓。

如今誰能預見,當數年後,衰退而非通脹成爲美聯儲面對的首要問題時,美聯儲貨幣是緊是松?央行貨幣政策動態不一致,意味着此一時彼一時也。有研究甚至認爲,到2035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突破25萬億美元也未可知。

看資源品價格的系統重估。全球各地人們都在抱怨油價糧價的飆升。這是暫時的還是意味深長的?

看全球十大石油儲量國家,近年來陸續已有委內瑞拉、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和俄羅斯幾乎被逐出了國際能源市場,且不少國家生產能力嚴重受損難以恢復。加之環保綠黨力量在西方政壇的崛起,這使得化石能源的價格體系已有了系統性重估的必要,區區頁岩油氣革命和新能源勢力,在當下不足以填補供給端缺口。

糧食價格異動當然和俄烏衝突相關,但油價和化肥價格攀升,本身也改寫糧價。2008年的此時,國際油價達到了每桶147美元的高點,恰也是中國高速增長和全球化高歌猛進的華彩之時。誰能預見,這147美元的紀錄會否被改寫?

通脹推手,會隨經濟衰退而去嗎?咆哮的上世紀80年代,隱約可聞。

中國會如何?從通脹行星譜系圖看,中國通脹表現相當不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CPI中樞是逐漸下移的,上世紀約在5%~8%,2001~2010年約3%~5%,2011年之後大致在3%以下,但物價結構呈現服務價格漲、必選消費穩、工業消費品落的格局。

以年內看,中國GDP在二季度深蹲之後,三季度或爲年內最高,四季度再回落。下半年CPI中樞有所抬高,個別月份高過3%是可能的。

短期看,我已在《下半年探股,明年探房》表達了看法,即5~9月份可以嘗試A股,債市機會不多。現在公募基金產品線很豐富,美國油氣、恒生科技、煤炭開採、新能源、汽車、銀行地產等都有相應的QDII或ETF可供選擇。用“探”字意味着眼疾手快不貪戀。儘管說通脹無牛市,但2007牛市前數年是通脹,2015年牛市前數年則是通縮,可見通脹與否似乎不決定A股大勢。

長期看,良策寥寥。回顧百年通脹史,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二戰後包括舊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此後的拉美諸國、上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都曾經歷惡性通脹和貨幣重估。通脹大致在100~800倍之間。日本是例外,其增長泡沫破裂之後,是持續通縮和經濟總量的緩緩下沉。

擱筆之際,想起鄰人老普,家甚殷實人極謹慎。老普總是自嘲他的人生沒有主升浪,因爲高潮前他必已離場,當然其人生也就幾乎沒有回撤。老普笑着談了長期之策:一部分拿着年輕朋友的創業股權,勝固欣敗亦喜;一部分慢慢買了些實物黃金,但並不看多金價;一部分換成了都市繁華區的住宅,但不在乎未來五年八年房價漲落。天下事,公等在;浮生半日,此味清歡。

(作者系民生加銀首席經濟學家)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秦朔朋友圈”,原標題爲“鍾偉:看當下追憶五十年前的那輪滯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