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覺珵 張卉】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20日發佈的首份《全球發展報告》提到,2020年全球營養不足發生率從8.3%左右上升至9.9%,全球營養不足人口增至7.68億人,糧食安全形勢正在惡化。“過去幾十年,中國在實現和維持糧食安全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用全球1/10的耕地生產1/4的糧食,養活了世界1/5的人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不僅如此,中國也支持其他國家實現糧食安全,爲國際農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受新冠肺炎疫情、地區衝突、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糧食安全成爲全球發展面臨的最主要挑戰之一。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立足於自身能力解決好喫飯問題既是一項重大戰略問題,也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巨大貢獻。文康農在《全球發展報告》發佈會期間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經常聽到‘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說法,這是對中國在實現糧食自力更生方面決心和成就的準確描述。這得益於強有力的政策承諾和有利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投資的增加,以及技術創新和農業推廣。最重要的是,這離不開中國人的勤奮努力。”

文康農說,中國不僅在國家層面實現了糧食安全,並且通過不同機制爲區域和國際農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例如在農業領域開展的南南合作。文康農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承諾提供 1.3 億美元作爲信託基金,用於實施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

根據糧農組織此前發佈的消息,糧農組織-中國信託基金於2009年成立,首期資金爲3000萬美元,致力於資助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交流知識與經驗。2015年,中國再度爲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捐資5000萬美元作爲第二期經費。2020年9月,中國宣佈將再次捐資5000萬美元用於支持糧農組織開展南南合作。據悉,三期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扶貧、應急、抵禦力建設以及構建可持續糧食體系等工作,力爭到2030年實現人人享有糧食安全和營養的目標。

文康農介紹稱,迄今爲止,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一期和二期已支持25個國家、區域和全球性項目,派出252名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在各個技術領域開展農業技術援助和推廣工作。該計劃直接惠及7萬多人,同時帶動數十萬農村民衆間接受益。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世界弱勢羣體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正受到威脅”,這名糧農組織官員表示,鑑於中國在扶貧和農業發展方面的經驗,中國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發展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

文康農提到,過去40多年,中國取得非比尋常的發展成果,這一過程創造了偉大的中國知識寶庫,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在這些經驗和知識基礎上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而中國一直都十分願意分享這些經驗。

“由於疫情和其他許多因素,國際社會偏離了實現2030年議程目標的軌道,但發展刻不容緩。”文康農在採訪中稱讚了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認爲這是朝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邁出的具體步伐和“加速器”, 受到包括聯合國機構在內的各方歡迎。“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一倡議的提出,並且希望能夠參與其中,支持全球發展倡議的實施。” 文康農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