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ST德豪(SZ002005,股價1.59元,市值26.46億元,以下簡稱德豪潤達)公告稱,近日收到蚌埠德豪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德豪”)相關人員實名舉報上市公司原實控人王冬雷涉嫌通過蚌埠德豪挪用、侵佔蚌埠市政府撥付給上市公司的專項財政補貼資金2.4億元,已經就相關事項向公安機關報案。

此前6月16日晚,公司公告稱,於6月15日收到蚌埠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蚌埠仲裁委”)送達的《應裁和舉證通知書》。其中涉及的協議涉嫌私用公章,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公司就原實控人王冬雷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爲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6月21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德豪潤達多個公開電話,但均無人接聽。

涉嫌侵佔2.4億元產業扶持資金

據6月20日晚公告,2011年1月和2013年12月20日,德豪潤達與蚌埠市人民政府分別簽署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和《關於在蚌埠投資LED項目的補充協議》(以下合稱“LED項目合作協議”),公司同意在蚌埠市投資建設LED產業基地,蚌埠市人民政府同意根據固定資產投資按比例給予項目公司財政補貼。

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高新”)根據原實控人王冬雷的安排,於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間向原控股股東蕪湖德豪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蕪湖德豪”)全資子公司蚌埠德豪轉入財政補貼資金共計3.75億元,用於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蚌埠三頤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頤半導體”)項目建設。

其後,蚌埠德豪向蚌埠高新退回1.35億元,由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通過財政補貼形式直接向三頤半導體支付,剩餘2.4億元產業扶持資金涉嫌被蚌埠德豪侵佔。

德豪潤達解釋稱,蚌埠德豪於2014 年2月11日至2016年9月7日期間爲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蕪湖德豪全資子公司。此外,公司獲悉實名舉報人報案已經獲得公安機關受理並取得《受案回執》。

對於上述舉報,德豪潤達初步查證情況爲,爲履行與蚌埠市人民政府簽署的LED項目合作協議,公司擬成立合資公司三頤半導體。

2014 年4月21日,德豪潤達與蚌埠高新、蚌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投資”)共同設立項目公司三頤半導體。截至目前,三頤半導體收到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撥付的LED倒裝芯片項目產業資金合計1.35億元。

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間,蚌埠高新向蚌埠德豪累計轉入3.75億元,資金用途爲產業扶持資金。

關於蚌埠市人民政府對於上市公司及三頤半導體是否還存在其他財政補貼資金等事項,則尚待進一步查證。

基於上述情況,德豪潤達認爲,原實控人王冬雷涉嫌利用其上市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實際控制人的身份便利,侵佔上市公司資產,背信上市公司利益,已經就原實際控制人涉嫌違法犯罪行爲向公安機關報案。

上市公司已報警,稱原實控人涉嫌違法

實際上,王冬雷已非首次被舉報。

6月16日晚,公司公告稱,於6月15日收到蚌埠仲裁委送達的《應裁和舉證通知書》。蚌埠高新就與公司簽訂的《<蚌埠三頤半導體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之補充協議》所引起的爭議向蚌埠仲裁委遞交了仲裁申請。

據蚌埠高新方面描述,2014年,其與德豪潤達及案外人蚌埠投資共同發起設立三頤半導體,並簽訂了《蚌埠三頤半導體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該協議主要約定:三方共同出資註冊成立蚌埠三頤半導體;德豪潤達承諾在2017年6月底前收購蚌埠高新和蚌埠投資所持有的三頤半導體股權。

2017年10月,德豪潤達與蚌埠高新及蚌埠投資簽訂《<蚌埠三頤半導體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之補充協議》,約定德豪潤達指定蚌埠華辰節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華辰”)以3億元收購蚌埠高新和蚌埠投資持有的三頤半導體2億元股權(各一億元);剩餘2億元股權(蚌埠高新和蚌埠投資各一億元)的退出,溢價率不低於本次溢價率,由德豪潤達在2020年底前收購。

2017年12月29日,蚌埠華辰按照協議約定收購蚌埠高新持有的三頤半導體1億元股權。截至目前,德豪潤達並沒有按照約定收購申請人持有的三頤半導體剩餘1億元股權。

對此,蚌埠高新申請依法裁定德豪潤達支付蚌埠高新投資本金一億元及投資固定收益1.43億元。(該投資固定收益以1億元爲基數,按照年收益率21.126%計算至2017年12月29日爲5000萬元;以1億元爲基數,按照年收益率21.126%,從2017年12月30日計算至2022年5月26日共1607天爲9301.2279萬元;以後的收益,按照上述方法計算至實際支付日止)

然而,德豪潤達認爲,本案所涉協議未經公司董事會審議、未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公司未在內部檔案中找到關於本案所涉協議的任何記載,包括協議原件及複印件、公司管理層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和記錄、股東大會會議決議和記錄。

而且,本案所涉協議無授權代表簽字,未經公司內部用章流程,公司內部檔案中不存在相關協議的合同評審記錄以及合同用印流程記錄。

另外,經查閱公告,德豪潤達從未披露過本案所涉及的所有協議。

德豪潤達稱,公司認爲該等協議涉嫌私用公章,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對協議效力不予認可。公司就原實控人王冬雷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爲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公司還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和法律手段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積極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上市公司目前無實際控制人

從經營上來看,2019年~2021年,德豪潤達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9.80億元、22.16億元和20.78億元,呈下降趨勢,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2.64億元、虧損5.96億元和虧損5.29億元,連續兩年陷入虧損。今年一季度,德豪潤達營業收入爲3.53億元,同比下降32.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095萬元。

王冬雷本人也出現債務問題,2021年2月,德豪潤達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蕪湖德豪的通知,2017年公司啓動定向增發項目,增發認購方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國際”)要求蕪湖德豪以及實控人王冬雷爲信託本金及收益提供擔保。

爲保證上市公司持續發展及定向增發的順利實施,蕪湖德豪及王冬雷與華鑫國際簽署了相關協議。現蕪湖德豪及王冬雷因對該次定向增發股票的認購方華鑫國際給予增信擔保而引起的債務糾紛,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2021年4月,公司發佈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稱2021年3月26日至2021年3月28日,根據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結果,蕪湖德豪持有的德豪潤達2.21億股股票(佔公司股份總數的12.52%)已完成拍賣。本次權益變動後,蕪湖德豪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9.67%。

2021年5月,公司公告稱,德豪潤達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王冬雷提交的《關於辭去公司董事以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職務的申請》,因部分投資者對其是否具有董事任職資格存在異議,經其慎重考慮,申請辭去公司董事以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職務。

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介紹,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大股東發生了變更,第一大股東由王冬雷控制的蕪湖德豪變更爲浙江乘澤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因原控股股東蕪湖德豪所持股份被司法拍賣,公司報告期內變更爲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