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拜登政府到底會不會削減對華關稅?

三位熟悉相關事務人士21日向路透社放出新消息稱,這事兒正在被考慮,但是在下週七國集團(G7)峯會前是不會做出任何決定的。消息人士透露,拜登的主要助手在關稅問題上進行了數週的激烈辯論,現在他傾向於在關稅問題上迅速採取行動,希望在11月8日國會中期選舉之前利用一切手段來降低不斷飆升的通脹。

目前,拜登支持率屢創新低,就美國各州近日舉行的初選結果來看,民主黨情況不妙,很有可能在11月中期選舉失利。

當地時間週一(6月20日),前美國駐新加坡大使大衛·阿德爾曼(David Adelman)接受CNBC節目採訪時表示,削減對華關稅一段時間之後,將使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1%,並恢復人們對經濟的信心,這樣做有助於拜登中期選舉投票。

“通脹將是美國11月中期選舉的頭號議題,”阿德爾曼說,雖然拜登控制通脹的能力有限,但是他的“工具箱”裏還有一件工具,就是削減對華關稅,降低這些關稅對美國經濟和民衆造成的壓力。

阿德爾曼認爲,特朗普當年對華加徵的關稅在經濟上是徒勞的,沒有創造“有意義的”貿易利益。“(這些關稅)非但沒有對中國經濟沒有負面影響,還打擊了美國經濟,對美國經濟起到了反作用。”

他說:“拜登開始意識到,隨着選舉的進行,對選民來說最重要的將是經濟。如果總統能做些什麼來緩解壓力,他應該做。最終,好的經濟應該造就好的政治。”

就在前一天,6月19日,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NBC的節目中,薩默斯表示“削減關稅顯然是個好主意,這將抑制物價”。和阿德爾曼一樣,他也說:“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使CPI(消費者價格指數)下降一個百分點或更多。削減關稅是正確的事情,我希望政府能找到方法來做到這一點。”

薩默斯接受NBC採訪

不過,目前美國政界對削減對華關稅的看法不一。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官員、現遊說公司“國會顧問”(Capitol Counsel)負責人瑪格麗特·塞庫塔(Margaret Cekuta)認爲,削減對華稅對美國現行通脹的作用很有限,而且可能需要八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生效。

“從經濟上講,這是不合理的,但它可以幫助對抗高通脹帶來的心理影響,”塞庫塔說,政府正在嘗試分析哪些關稅細目可能對價格產生最大的影響。

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長戴利(Robert Daly)也對此持懷疑態度。他稱,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度的政治壓力將超過拜登照顧消費者、減輕他們生活成本上升負擔的願望。

戴利說:“如果他只是單方面取消這些關稅,而沒有從中國得到任何東西,他將從共和黨人,特別是參議院的共和黨人那裏得到很多壓力,他們會說他對中國太軟弱。”

拜登:我正在做決定

至於拜登本人,他多次表示正在考慮此事。

“我正在做決定。”18日,拜登特拉華州其海灘住宅附近騎完自行車後這樣告訴記者。

拜登騎車摔倒,起身後在原地回答了記者關於“是否決定放寬對華關稅”的問題

此前5月10日,拜登曾公開表態“考慮削減對華關稅”,並直言“應對通脹是國內首要任務”。

5月23日,拜登在訪日期間的發佈會上對記者重申,他正在“考慮”取消其中一些關稅。

美媒Axios在6月14日的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表示,拜登上週在橢圓形辦公室與內閣主要成員會面時表示,他傾向於將一些產品從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對華關稅清單中移除。

據路透社報道,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商品徵收的數千億美元的關稅,其中很多都缺乏戰略價值。一位白宮發言人表示,(調整)的目標是使關稅與美國的經濟和戰略重點保持一致,維護工人和關鍵行業的利益,而不是“不必要地增加美國人的成本”。

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說:“有關這個問題的對話正在進行,而且正在加強討論”。但這名官員也強調,“這不是取消或不取消所有關稅的二元選擇,它必須具有戰略意義。”

路透社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稱,拜登政府的其中一項提案是,呼籲取消除“301調查”涉及的500億美元外特朗普政府對華徵收的大部分懲罰性關稅,“301調查”針對的重點是電路板、半導體和其他“戰略”商品。

上述提案排除了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鋼鐵和所加徵的關稅,但它可能取消大量在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過程中受到關稅打擊的商品關稅,涉及關稅總額約爲3200億美元,互聯網路由器、藍牙設備、真空吸塵器、行李箱和乙烯基地板等商品都與之相關。

針對美國對華關稅問題,5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美方單邊加徵關稅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也不利於世界。

他說:“我還可以引用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最近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提到的一組數據,貿易戰到目前爲止,並沒有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相反貿易戰讓美國公司和美國消費者增加了開支。自關稅生效以來,已經使美國公司損失超過1.7萬億美元,每年還使美國家庭開支增加1300美元。”

趙立堅指出,在貿易戰啓動以來的前三年,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這三年裏美國每年對中國的出口都低於貿易戰前即2017年的水平。這期間美國丟失了超過24萬個工作崗位,這些數字可以充分說明貿易戰對誰都沒有好處。美國政府是時候重新考慮並儘早取消這些加徵的關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