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新社等報道,當地時間6月21日,意大利外長迪馬約宣佈,因對烏政策分歧,辭去五星運動黨內的職務。退黨後,迪馬約將另立門戶,組建新黨。

自2018年以來,五星運動就是意大利議會第一大黨,也是意大利現任總理、無黨派的德拉吉的主要支持者。

迪馬約曾在2017年至2020年前領導五星運動,是五星運動崛起的主要帶頭人。隨着迪馬約和其盟友的離開,五星運動一夜之間就分裂了,並失去了意大利議會第一大黨團的地位。

五星運動已分裂成兩大陣營

迪馬約與五星運動鬧翻,主要在是否應該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的問題上,與五星運動現任領導人、前總理孔特產生了嚴重分歧。

迪馬約是堅決的挺烏派。他擔心如果意大利在俄烏問題上與歐盟其他主要國家、G7不一致,意大利有可能陷入孤立。這個立場,與總理德拉吉不謀而合。

德拉吉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期間,因爲採取無限刺激政策緩解了2011年歐債危機而名聲大噪,被稱作“拯救了歐元的人”“超級馬里奧”。這段輝煌職業經歷,決定了德拉吉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就是與歐盟始終站在一起。

事實上,意大利也的確是最早宣佈對烏克蘭軍援的歐洲國家之一。

而五星運動現任領導人孔特最近呼籲,靠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不行,應該轉而尋求外交手段解決問題。迪馬約和孔特這兩位五星運動的大將及其支持者,就此分爲了兩大陣營。

不過,因爲對烏外交政策不足以讓兩人分裂,背後還有更深層原因。

總統選舉引發黨內權力爭鬥

五星運動雖是意大利第一大黨,但是近年來在地方選舉中屢遭挫敗,給孔特帶來了很大壓力。

最重大的挫折是今年1月底的總統選舉。

孔特支持五星運動提名的候選人、意大利信息安全部部長伊麗莎白·貝洛尼,但競選失敗,現任總統馬塔雷拉成功贏得連任。

迪馬約支持馬塔雷拉,並對孔特在總統選舉中採取的策略深表不滿。而這次總統選舉也確實削弱了孔特在黨內的聲望。此前,孔特的黨內支持率超過了50%,選舉後降到了36%。

迪馬約在辭去五星運動黨首後,在黨內擔任指導委員會主席一職。這個委員會由3人組成,有權對黨首提出不信任案。

但是,孔特在五星運動內部仍有不少支持者,因此迪馬約即便反對也有心無力。在宣佈辭去五星運動黨內職務時,迪馬約也坦承,他之所以選擇辭職是因“在黨內無法充分發表意見。”

或在歐洲煽起又一種“蝴蝶效應”

據報道,離開五星運動後,迪馬約將另立新黨“Insieme per il future”(攜手共創未來)。據悉,目前已有60名五星運動議員接受了迪馬約的邀請參加新黨。

2019年意大利議會做了一次改革,將參衆兩院議席從945個削減到了600個。即使有60名議員支持,目前迪馬約的新黨在議會暫時還稱不上是大勢力,但很可能足以幫助他保住外長職位。

五星運動的分裂對於德拉吉政府來說是一次考驗。德拉吉因無黨派身份,其政府主要靠議會各政黨支持。好在,因2011年歐債危機時的“德拉吉效應”,德拉吉攢下了足夠的人品,意大利議會除極右翼政黨外的多數政黨對他都很支持。

迪馬約與德拉吉算是盟友,迪馬約即使成立新黨,在2023年意大利大選前也難以壯大,因此繼續支持德拉吉是理性選擇。

而對孔特來說,在五星運動被削弱後如何凝聚民意是當下最重要的任務——孔特呼籲不要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其實就有此意。

6月中旬,總部設在德國的“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在歐洲10國做了一份民調,結果顯示有35%的民衆支持烏克蘭“以土地換和平”。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主要國家的民衆支持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的比例都在四成以上,其中意大利最高,達到了52%。

因俄烏軍事衝突導致意大利政局出現重大變化,這算是在通脹高企之外,在歐洲煽起的又一種“蝴蝶效應”。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