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宋江雲 通訊員 吳蓓 劉子飛

6月22日凌晨,江西鄱陽縣畲灣聯圩上依舊燈火通明,洪水在樂安河翻滾一路向西去,堤壩上搶險幹羣冒着暴雨,搶運沙袋加固堤身,一刻不停……

鄱陽縣幹羣冒雨搶險 本文圖片均由鄱陽縣委宣傳部提供

受近日強降雨影響,樂安河、信江支流發生有記錄以來最高洪水,樂安河虎山站21日8時20分洪峯水位32.28米,超歷史最高水位(31.18米,2011年6月16日)1.1米。

畲灣聯圩位於鄱陽縣、樂平市境內樂安河下游北岸。圩堤全長23.85千米。畲灣聯圩爲鄱陽湖區重點圩堤之一。

6月21日下午5時許,畲灣聯圩畲塘村畲塘九甲提灌站接頭髮生滲漏,出水量在不斷加大,極有可能發生穿洞險情。根據水利部門的預警,當晚8時超歷史的特大洪峯將通過畲灣聯圩鄱陽縣饒埠鎮段,險情與水情的雙重疊加,嚴重威脅着該段堤內保護的6.4萬畝耕地和6萬名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鄱陽縣委副書記、畲灣聯圩防汛指揮部指揮長艾暉聞訊後,立即帶着3名水利專家趕赴現場勘查,指揮搶險。

現場勘查險情

“內坡的集中滲漏,數量多、出水量大,而且還帶着泥沙,堤壩內部險情極可能更嚴重……”險情出得急、發展得快,水利專家一邊勘查,一邊指揮人員在內坡設置反濾圍井爲堤身減壓的過程中,堤身發生了穿洞。

堤身有穿洞,內坡出水孔裏湧出的洪水也越來越急、越來越渾濁,搶險人員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手上搬運沙袋的動作也越來越快:再不查明堤身穿洞的具體位置,分分鐘內可能就會發生潰決!

“艾書記!我個子小,我可以鑽進涵管裏勘查穿洞情況……”形勢危急之際,村民徐根才向艾暉主動請纓,隨即繫好安全繩,奮力跳進涵管內。

要進入涵管勘查險情,至少要深入管內七八米,存在窒息的風險。

“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徐根才進入涵管時,艾暉叮囑道。隨後,大批機械設備和附近的數支搶險突擊隊趕到了現場,加緊反濾圍井和封堵作業。

十幾分鍾後,徐根才帶着手機拍攝的視頻順利爬出涵管。艾暉和水利專家根據視頻資料迅速作出研判,指揮車輛運送黏土進行封堵作業。經過數小時緊張作業,險情終於被有效控制。

就在大家剛鬆一口氣的時候,21日晚上10點,堤身突然出現一個直徑兩米的跌窩,參與搶險的老黨員、老幹部憑經驗都認爲圩堤保不住。緊要關頭,畲塘村村支部書記胡立明,自告奮勇抱着棉被跳進外坡的洪水中,用腳探出了一個漩渦,並迅速踩住棉被爲堤身抵擋旋渦的侵襲。

“水壓太大了,一個人根本壓不住……”旋渦直徑大約有30釐米,但在堤身內形成的空洞無法考量,旋渦的吸力越來越強,眼看胡立明馬上就要被洪水沖走,村民黃桂香、胡江寶等也立即跳進洪水裏,和胡立明一起用棉被堵旋渦。

咆哮的洪流中,胡立明等幾人拼死堅持,爲外圍堵截爭取了畲灣聯圩搶險“生死”十分鐘。

雨夜中,搶險人員個個渾身溼透,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河水,連續數小時高強度作業,大家早已筋疲力盡,但是沒有一個喊累,也沒有一個喊停,更沒有一個喊撤……圩堤上的黨旗高高飄揚,後勤人員一邊忙着爲搶險人員送補給,一邊高喊“爲人民服務”“保衛家園”,畲灣聯圩上始終羣情激昂……

6月22日凌晨2點,這場與洪峯賽跑的搶險戰鬥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險情終於被有效控制。

“這真是一場生死賽跑!如果不是幹羣齊心搶險,這圩堤不可能保住……”剛剛打完一場抗洪搶險硬戰的畲塘村村支部書記胡立明,站在圩堤上回憶起數小時前發生的一幕幕,仍心潮澎湃。

畲灣聯圩險情被成功處置

爲了迎戰這場超歷史洪峯,畲灣聯圩防汛指揮部共投入使用編織袋10萬條、彩條布5萬平方米、塊石(砂卵石)8萬方、搶險機械160臺。

“圩堤能夠成功保下來,一靠縣委縣政府科學統籌,二靠現場科學預判、三靠組織搶險有力、四靠搶險幹羣齊心,有了這幾樣‘法寶’,今後再出險,我們也一定能‘打’贏……”事後,在總結搶險經驗時,參加搶險的幹羣由衷感嘆。而此刻,畲灣聯圩上幹羣巡堤的腳步依舊匆匆……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