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絡主播專業性的要求進一步提高。

6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共同聯合發佈《網絡主播行爲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明確,對於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並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覈及備案。

微信、抖音已開啓相關審覈

《規範》下發後,多平臺已開始對主播資質進行管理。

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規範》下發之前,抖音內部已對類似的執業資質進行篩查,對於涉及醫療、財經、法律、教育等領域的專業直播,均已要求對方出示相關資質,例如法律直播需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

“《規範》出臺可能對大型平臺造成明顯影響,許多相關領域主播此前並未取得資質,此後或許不再能從事直播。”該人士表示。

騰訊旗下微信視頻號團隊向澎湃新聞記者回複稱,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微信視頻號運營規範》《微信視頻號直播行爲規範》《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微信公衆平臺運營規範》等相關規定,平臺對於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等類型)的賬號完成認證並提供相關資質證明,如果沒有相關資質,平臺將根據違規程度給與封號、掐斷直播、限制推薦、扣除信用分等處置。

“微信一直積極維護平臺內容生態健康,對違法違規行爲和內容持零容忍態度。爲保障用戶安全,規範相關行業直播以及短視頻發佈等行爲。”視頻號團隊表示。

視頻號團隊還表示,平臺有嚴格的資質管理,除通過認證體系來加強資質管理外,還會結合用戶舉報、平臺巡查、機器發現等方式加強直播與短視頻開播和發佈內容管理,同時平臺將會通過定時發佈平臺公告等方式,加強創作者教育,強化合規認知。

另一位遊戲直播平臺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平臺上以遊戲直播內容爲主,高專業水平直播內容較少。而《網絡主播行爲規範》剛發佈,日常對於平臺工作影響比較多的應該是審覈、合規運營方面的內容。“估計內部也是要有一段時間來消化和制定具體的調整規範。”

截至發稿,抖音、快手B站均未回應此事。

專家:有資質主播或成各大平臺爭奪方向

一位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平臺對相關資質的認定,應該和國家對相關行業的規定一樣,比如醫療機構必須有醫療從業資質,教育行業必須有教師資格證等,各平臺要求基本類似。

“在《規範》下發後,平臺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分爲三類。”長期關注直播行業研究的艾媒諮詢CEO張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首先是嚴格執行,對於不符合規範的主播,需要及時整改。第二,要進行平臺生態的整治,對現有主播加強培訓、組織學習,做好對主播相關資質的篩查工作。第三,對於受到影響的領域,需要進行持續進行相關主播的招募。” 

在張毅看來,此次《規範》的下發,意味着有從業資質的主播將成爲各大平臺爭奪的方向。“相關整治或許在短期內對平臺造成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將對行業生態起到明顯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爲,《規範》的出臺對平臺來說,降低了相關審覈風險,更利於內容的高質量發展。“通過這樣的資質要求,原先主播行業學歷偏低、專業素質不夠、魚龍混雜的狀況有望得到改變,具有資質、真才實學的專業人士更容易脫穎而出,對平臺和觀衆而言,也是雙贏。”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旻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於專業水平較高的直播內容,應該設定一定準入門檻,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可以直接列入“黑名單”。

他認爲,針對直播電商領域而言,將主播帶貨行爲與主播的執業資質和後續發展掛鉤,可以一定程序上解決直播電商領域的假冒僞劣、侵犯知識產權、虛假宣傳、偷稅漏稅等問題,讓帶貨主播在選品時履行充分的審覈義務,在推薦後按規納稅,能夠有效規範直播帶貨野蠻生長的亂象,促進主播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相關文章